香港取消口罩令,走出全面復常的最後一步,往後就全力拼旅遊、拼經濟。就在這個時候,新加坡《聯合早報》就有一篇文章,題為《香港旅遊業鬧笑話的背後》,主要點出香港欠缺人手的問題。
文章指香港特區政府推出了「你好,香港!」大型宣傳活動,斥巨資向全球旅客免費派發50萬張機票,希望吸引到150萬遊客訪港。但是,本地旅遊業界的承接力嚴重不足,其中一單炒作得比較大的事件,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大陸企業,為了獎勵員工和回饋投資者,安排了3000人到香港參加分享會,順道招呼他們觀光旅遊。但由於香港旅遊巴士數量不足,最後只好取消觀光行程,變成即日來回。
旅遊業界說,這樣大規模的旅行團,在香港停留三天,每人花費1萬港元,就可以為香港帶來3000萬元的收入,而香港白白錯過了這個機會。
作者指香港和內地全面通關,但香港社會對復常的準備確實不足,以至人手高度緊張,未能夠把握復常之後的旅遊商機。
平情而論,這篇文章的標題雖然激了一點,但講述的情況屬實。現時只是復常之初,內地過關來港每天只有15萬人次,只是正常時候的一半,已經暴露了本地各行各業人手嚴重不足。開放之初人手不夠,尚可理解,若再過兩個月,就是內地「五一」小長假,相信會有大量旅客湧至,如果到時仍然大量缺乏人手,就真是「好事變成壞事」。旅客來到香港,體驗不出優質的服務,將對香港留下不好的印象。
三年多的疫情,令到香港勞動市場劇變,造成幾個方面的影響:
第一,旅遊從業員為謀生計,轉職到其他行業。疫情令到本地遊完全停擺,從旅遊巴司機到導遊都要轉行求生。其中相當部分去了政府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工作。一些人轉行做了的士司機,的士加價,加上經濟改善,據聞司機每天淨收入超過1000元,一個月有3萬。轉了職的從業員不會一下子回流,甚至永遠都不會回流。
第二,退休或者是離開香港。疫情時,旅遊業相關公司要停工,令到那些有積蓄的、年紀較大的從業員興起退休的念頭,所在多有。
第三,本地打散工的熱潮興起。很多人話近期有很多人移民,影響了香港的勞動力。移民潮令到香港有十多萬的勞動人口流失。其實,移民當中有不少是中等以上收入的中產人士,而服務業前線員工較少。
我認為,近年流行追求輕鬆工作的影響更大。現時有不少年青人覺得一星期上班兩、三天已經足夠,因為他們食和住都是父母的。就索性打散工,工作可以輕輕鬆鬆。之前香港經濟不好,一工難求,令這種心態更快速散播。如今要想要走回頭路,比較困難。
因此,分析人手不足的狀況,不可以簡單地視為週期性的影響,之後會慢慢回復正常。小心是出現結構性的轉變,業界流失了的人手,即使生意重回,也不會回流。政府要快速部署,對於業界人手短缺,最幫得上忙的是政府減少招聘。隨著疫情防控的政策改變,政府應該快速減少各類型相關中心的人手,將勞動力放回私人市場。
另外,也要積極考慮輸入勞工。可以預見,工會的阻力會很大,但人手短缺已去到嚴重影響經濟的地步,不輸入勞工,基本上解決不了問題。
盧永雄
在一個充斥著雙重標準的世界,遇到不公平的事情,要敢於發聲,否則其他人就會覺得他完全對,你完全錯。
英國新任外相林德偉早前訪華,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及外長王毅會面,回到英國之後,就在議會被在野保守黨大力質詢。前保守黨黨魁施志安質問林德偉訪華期間,有否就多個議題包括黎智英案向中方譴責及施壓。林德偉受逼迫之下,就表示黎智英案、新疆維吾爾族人權及台海局勢都是英國高度關注的議題。
其後在11月11日,黎智英的幼子黎崇恩在社交平台上,貼出他和英國外相林德偉會面,叫英國政府盡力促使港府釋放黎智英。林德偉亦相當配合,在帖文留言強調,黎智英案是英國政府的優先事項,「會繼續要求港府立即䆁放黎智英」。
黎智英是涉嫌勾結外國勢力,觸犯《香港國安法》的重犯。但正正是「外國勢力」在案件仍在審訊期間高調施壓,這完全是破壞香港法治的行為。
黎智英兒子黎崇恩及其所謂「黎智英國際律師團隊」(黎智英的香港律師曾否認委任過這個團隊),一直在英國等地進行各種游說活動。他們打算在11月20日黎智英出庭作供之日,美國華盛頓全國新聞會所召開記者會,所謂「黎智英國際律師團隊」的英國御用大律師加拉格爾(Caoilfhionn Gallagher)和黎崇恩將會出席,再在美國發動逼迫香港釋放黎智英的政治行動。
按道理他們應該要求黎智英獲得公平審訊,而香港現在正正在做這件事情,在公平審訊黎智英。但他們要不經審訊釋放黎智英的訴求卻完全是政治性的,就是向外國政府施壓,逼迫他們採取行動,催逼中國䆁放黎。
第一,這種行動首先不符合對方的邏輯,既違反法治,亦違反香港的「高度自治」。黎智英案仍在審訊中,黎崇恩無提出任何證據,證明香港法庭對其父有任何不公正的審訊。
再者,這些美西方人士一直大聲疾呼,要捍衛香港「高度自治」,他們為何會逼英國政府表態要求中國中央政府干預香港,逼令香港法庭釋放黎智英呢?中央如果干預香港的司法審訊,叫停香港的法庭,強行要釋放黎智英,這才真正是喪失高度自治。這班人的行為和他們口頭聲稱的原則,完全自相矛盾。
第二,英國自己嚴打煽動罪犯,又有何資格叫香港釋放黎智英呢?遠的不說,就說近的,今年8月英國全國爆發反移民暴動,至少拘捕了1100人,將大量參與或煽動暴亂者快審快判,投入監牢,其中一個是35歲的奧羅克。他涉嫌在暴動期間煽動種族仇恨。
觸發英國騷亂的紹斯波特斬人案,網上謠言指肇事者為新移民的穆斯林,奧羅克就呼籲民眾上街。奧羅克的社交平台X帳號內有十萬名跟隨者,他被控散播煽動種族仇恨,結果被判監3年。
英國「鍵盤戰士」奧羅克被判監3年。
奧羅克在他的帳號內自我介紹是「我愛我的國家、右翼、停止(運送難民)船隻、脫歐、約翰遜、特朗普、天佑聯合王國、投票支持改革」。他是一個典型的右派人士,如果出生在美國,他可能已加入新一屆政府入閣成為部長,可惜他不幸是生在英國,結果就要坐牢。
英國表示要尋求香港䆁放黎智英,香港亦都可以尋求英國釋放奧羅克,讓像奧羅克這種人,多些在網上散播煽動騷亂的訊息。奧羅克相比黎智英這個傳媒大亨,只是一個影響力極少的小小小人物,他能對英國動亂造成的影響亦是相當皮毛,也要被判入獄3年,為何香港又不能審訊黎智英呢?
英國新一屆工黨政府試圖改變和中國關係,爭取做更加多的生意,但實際上又畏首畏尾,遇到批評時,又在這些所謂人權問題上「整色整水」。看來英國工黨政府,都不是一個能辦大事的政府。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