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大膽雀鳥「佛頭著糞」崔群趁機考住持

史空穿梭

大膽雀鳥「佛頭著糞」崔群趁機考住持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大膽雀鳥「佛頭著糞」崔群趁機考住持

2023年04月27日 20:00

「佛頭著糞」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宋代釋道原所寫的《景德傳燈錄》,在《卷七》有提及:「崔相公入寺,見鳥雀於佛頭上放糞,乃問師曰:『鳥雀還有佛性也無。』師曰:『有。』崔曰:『為什麽向佛頭上放糞。』師曰:『是伊為什麽不向鷂子頭上放。』」

唐穆宗時,有一個叫崔群的人。當他成為湖南觀察使時,他到了一趟東寺遊覽。沒想到,他前腳剛踏進寺院,後腳就看到有隻鳥在佛像頭頂留下了鳥糞。他想:這隻鳥可真是罪大惡極!不過他轉個頭就想,說不定可以趁著這次可以考一下佛寺住持的佛學修養和言談機鋒。

崔群出身清河崔氏小房,雖是房支,但清河崔氏一族在北魏以來就極盡煊赫,所以唐代有不少宰相都出自於清河小房。(網上圖片)

崔群出身清河崔氏小房,雖是房支,但清河崔氏一族在北魏以來就極盡煊赫,所以唐代有不少宰相都出自於清河小房。(網上圖片)

因此,他帶著玩味的笑容,走向了住持,問道:「住持!你看到那隻鳥了嗎?真是沒有佛性啊!」住持知其用意,便笑著搖搖頭說:「正好相反,它們佛性高。」崔群見住持回答了,便馬上追問道:「它們既有佛性,為何對佛這樣不敬?真是罪過啊!」面對他的追問,住持也不急,微微一笑反問道:「施主,您說它們沒有佛性,那您猜為甚麼它們不挑釁老鷹,反而對佛像如此放肆呢?」

崔群一時語噎,絞盡腦汁才想到一個比較像樣的解釋:「這還不是因為老鷹嗜血,鳥雀對它們惟恐不及,哪敢到它們頭上撒野?」住持聽後點點頭說:「正是如此。佛性慈善,容忍眾生。它既能容忍鳥雀的嬉耍,也能容下鳥雀在它頭上的無禮之舉,而鳥雀也因一點才如此的大膽妄為。這難道不是它深明佛理,很有佛性嗎?」住持對答機智,不得不令崔群心感折服。

後人據此提煉出「佛頭著糞」這個成語,意指佛性慈善,在他頭上放糞也不計較;現今多比喻不好的東西放在好東西上面,即玷污了好東西之意。

往下看更多文章

王獻之被嘲笑「管中窺豹」 嘲笑者又何嘗不是?

2024年09月06日 20:00

管中窺豹意思是從竹管的小孔裡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見不全面或略有所得。該成語最早出自《世說新語·方正》:「門生輩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後由此總結出成語「管中窺豹」。

王羲之是我國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他的幾個兒子從小就跟隨他學習書法。其中,王獻之天資極高。曾有一次,他和兩個哥哥一同前往拜訪謝安,在拜訪期間,兩個哥哥滔滔不絕,唯獨他只說了寥寥幾句。他們走後,謝安評價王獻之最為出色,因為「優秀的人往往言簡意賅」。

王羲之。網上圖片

王羲之。網上圖片

王羲之的書法名動天下,又任右軍將軍,家中門生眾多。王獻之自小性情豪放不羈,常和門生們在一起玩耍。有一次,門生們在玩樗蒲(古代的一種游戲),而王獻之站在一旁,指著其中一位門客說:「這局要輸了。 」門客不以為然,嘲諷地說:「這個小孩管中看豹子, 只看到一個斑點。」(管中窺豹,時見一斑。)意思是:這個小孩子根本就不懂游戲的玩法,我們不需要理會他。王獻之非常生氣,便回應道:「我和古人相比,遠的,我自認為只比不上荀奉倩;近的,我只愧於劉真長。」於是拂衣而去。

王獻之造像。網上圖片

王獻之造像。網上圖片

荀奉倩是三國時魏國人,才學出眾。劉真長則是晉國的名士。王獻之的言外之意是說,我在才華上僅次於這兩位,其他人根本不能與我相提並論。事實上,後來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盡管他的成就不僅僅局限於荀奉倩和劉真長,但王獻之書法眾體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敏於創新,為魏晉以來書法大家,在書法史上被譽為「小聖」,與其父並稱為「二王」。

王獻之廿九日帖。網上圖片

王獻之廿九日帖。網上圖片

該成語提醒人們在觀察事物時不應局限於片面和狹隘的視角,而應注重事物的整體和全局。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也可以總結出一些成功的要素,如戒除浮躁、樹立自信心等。在生活中,也存在許多類似於「管中窺豹」的情況,只要我們仔細觀察,找到事物中的關鍵因素,就能像王獻之一樣「未卜先知」。

有時候,通過觀察事物的一部分,我們能夠大致推測出整體的情況,就像從管中看到豹子的花紋,能夠猜測豹子的全貌一樣。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在學術研究或調查事物時,只需要了解事物的某個方面就足夠了,而可以忽略整體或全局。這是不正確的觀念。在學術研究和調查事物時,我們仍然應盡量做到全面,因為只有全面的了解才是客觀和科學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