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唐太宗為何說「以銅為鏡」?背後竟與中國銅鏡興衰有關

歷史長河

唐太宗為何說「以銅為鏡」?背後竟與中國銅鏡興衰有關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唐太宗為何說「以銅為鏡」?背後竟與中國銅鏡興衰有關

2024年05月27日 10:00

《舊唐書•魏徵傳》記了一段唐太宗的千古名言:「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後世把焦點都放到名臣魏徵身上。但唐太宗為何特別提到「以銅為鏡」呢?這又與中國銅鏡發展史有關。銅鏡在中國歷史悠久,從新石器時代齊家文化一直延續至清代,而在初唐達到巔峰。

在顧愷之的《女史箴圖》中,有使用銅鏡梳妝的情景。(網上圖片)

在顧愷之的《女史箴圖》中,有使用銅鏡梳妝的情景。(網上圖片)

中國傳統銅鏡一般為無柄、有鈕的款制,其使用方式與西方的有柄銅鏡有所不同。中國銅鏡的使用,大體有兩種方式︰1. 在鈕上系以綬帶,用手持帶;2. 將銅鏡放置在金屬、木質等材質的支架上。相傳為東晉時期顧愷之所繪圖的《女史箴圖》中,就有當時人們使用銅鏡梳妝的情景,集中表現了中國古代銅鏡最主要的兩種使用方式。

更多相片
在顧愷之的《女史箴圖》中,有使用銅鏡梳妝的情景。(網上圖片)

在顧愷之的《女史箴圖》中,有使用銅鏡梳妝的情景。(網上圖片)

戰國銅鏡多反映先民對自然界的敬畏和岸拜。圖為戰國「四獸紋銅鏡」。直徑18.9cm、鏡緣厚0.8cm。主紋是四個怪獸,地紋由細密繁縟的羽狀紋構成。(資料圖片)

戰國銅鏡多反映先民對自然界的敬畏和岸拜。圖為戰國「四獸紋銅鏡」。直徑18.9cm、鏡緣厚0.8cm。主紋是四個怪獸,地紋由細密繁縟的羽狀紋構成。(資料圖片)

漢人用鏡除了修容外,更多的是吉祥意義。圖為漢「尚方博局紋鏡」。鏡背中央圓紐,四周飾以規矩、乳釘、四靈、仙人等圖像,並一圈吉祥文。(網上圖片)

漢人用鏡除了修容外,更多的是吉祥意義。圖為漢「尚方博局紋鏡」。鏡背中央圓紐,四周飾以規矩、乳釘、四靈、仙人等圖像,並一圈吉祥文。(網上圖片)

唐代銅鏡鑄造精美,紋飾常帶域外文化色彩,圖中「海獸葡萄紋鏡」正是重要代表。(網上圖片)

唐代銅鏡鑄造精美,紋飾常帶域外文化色彩,圖中「海獸葡萄紋鏡」正是重要代表。(網上圖片)

宋代銅鏡受到了當時繪畫藝術的影響。圖為「李太公府」雙鳳紋銅鏡。直徑30.4cm、鏡緣厚0.7cm。(資料圖片)

宋代銅鏡受到了當時繪畫藝術的影響。圖為「李太公府」雙鳳紋銅鏡。直徑30.4cm、鏡緣厚0.7cm。(資料圖片)

在蘇州元末張士誠父母合葬墓出土的「元代銀鏡架」 (蘇州博物館藏)

在蘇州元末張士誠父母合葬墓出土的「元代銀鏡架」 (蘇州博物館藏)

在漫長身的歷史歲月中,銅鏡紋飾的風格、內涵發生了多次變化。朝代的更迭、時局的變遷、社會風氣與思想的轉變,深深地影響著銅鏡紋飾。銅鏡紋飾所蘊含的文化內涵,也從對自然、神靈的敬畏,逐漸轉向對世人生活的關注。

戰國銅鏡多反映先民對自然界的敬畏和岸拜。圖為戰國「四獸紋銅鏡」。直徑18.9cm、鏡緣厚0.8cm。主紋是四個怪獸,地紋由細密繁縟的羽狀紋構成。(資料圖片)

戰國銅鏡多反映先民對自然界的敬畏和岸拜。圖為戰國「四獸紋銅鏡」。直徑18.9cm、鏡緣厚0.8cm。主紋是四個怪獸,地紋由細密繁縟的羽狀紋構成。(資料圖片)

戰國銅鏡的紋飾,呈現出一種繁縟複雜,神秘詭譎的風格,反映了先民對自然界的敬畏和岸拜。戰國銅鏡有兩類主紋最為常見。一類是動物紋,如龍紋、鳳紋和一些未知名的怪獸,面目猙獰、身軀蟠繞,是現實中動物被神化的體現;一類是幾何紋,如三字紋、菱形紋等,可能是先民對自然界的抽象認知。除主紋外,戰國銅鏡還有雲雷紋、羽狀紋等地紋,其細密繁複的排列方式,更加烘托出了主紋的神秘氣息。

漢人用鏡除了修容外,更多的是吉祥意義。圖為漢「尚方博局紋鏡」。鏡背中央圓紐,四周飾以規矩、乳釘、四靈、仙人等圖像,並一圈吉祥文。(網上圖片)

漢人用鏡除了修容外,更多的是吉祥意義。圖為漢「尚方博局紋鏡」。鏡背中央圓紐,四周飾以規矩、乳釘、四靈、仙人等圖像,並一圈吉祥文。(網上圖片)

漢朝建立後,社會思想為之一變。隨著時局的推移,人們的心態、信仰等精神世界也隨之轉變,這種轉變也透射在銅鏡的紋飾之上。漢初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社會安定、生活富足,銅鏡紋飾充滿著對現實生活的關注。

西漢中晚期至東漢末年,社會多有動盪,為擺脫現實苦難,人們或信奉陰陽五行、讖緯等學說,或信仰佛教、原始道教等宗教,各種神人神獸是此時銅鏡紋飾的主流。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戰爭頻繁,各地的鑄鏡業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銅鏡質量明顯下降。

唐代銅鏡鑄造精美,紋飾常帶域外文化色彩,圖中「海獸葡萄紋鏡」正是重要代表。(網上圖片)

唐代銅鏡鑄造精美,紋飾常帶域外文化色彩,圖中「海獸葡萄紋鏡」正是重要代表。(網上圖片)

隋代與唐初的銅鏡,猶有漢晉餘韻,紋飾規整、構圖對稱,但也流露出新的時代氣息,多用辭藻華美的六朝駢文作為鏡銘,難怪唐太宗會對銅鏡愛不釋手,甚至「掛在嘴邊」,成為千古名言!

盛唐以來,社會的富足、文明的交流,思想的開放等盛世氣象,讓人們的精神世界從神鬼的桎梏中轉向世俗生活的美好,受此影響的銅鏡紋飾,形式自由豪放、格調清新活潑,散發出濃郁的生活氣息。至中晚唐,隨著時局的再一次動盪與唐王朝的衰落,銅鏡紋飾趨於簡單、粗拙,失去了盛唐銅鏡富麗堂皇之風。

宋代銅鏡受到了當時繪畫藝術的影響。圖為「李太公府」雙鳳紋銅鏡。直徑30.4cm、鏡緣厚0.7cm。(資料圖片)

宋代銅鏡受到了當時繪畫藝術的影響。圖為「李太公府」雙鳳紋銅鏡。直徑30.4cm、鏡緣厚0.7cm。(資料圖片)

宋代及以後的銅鏡,更加趨向於實用化,裝飾意味不再濃厚,民俗化、商業化的特徵日漸明顯。隨著晚唐五代以來亂局的結束,宋代商業貿易逐漸繁盛,社會生活異常活躍,藝術形式百花齊放,銅鏡紋飾更多取自於現實生活題材,越於親切、真實、並富有人文氣息。另外,宋代為避趙匡胤祖父趙敬的名諱,將「鏡」字改為「照」或「鑒」,故銅鏡多稱「照子」或「銅鑒」。

到了明清,銅鏡紋飾更多反映了人們對現實生活的願景。隨著西洋玻璃鏡的傳入,中國傳統銅鏡數量劇減,最終退出歷史舞台。

在蘇州元末張士誠父母合葬墓出土的「元代銀鏡架」 (蘇州博物館藏)

在蘇州元末張士誠父母合葬墓出土的「元代銀鏡架」 (蘇州博物館藏)

在設計風格方面,戰國銅鏡流行「主紋 + 地紋」的風格。地紋看上去細密繁縟,却是由多個紋飾相同的獨立單元拼接而成,有些銅鏡上可以見到紋飾單元之間的拼接繨。這種製作方式,應該是源於同時期青銅器紋飾的製作。

漢代銅鏡沒有了地紋,紋飾布局規整。據研究,漢鏡紋飾體現了機械制圖的思想,是由規矩(即圓規、矩尺)等工具實現的等分布局。唐代以前,銅鏡紋飾均為中心對稱與軸對稱的構圖模式,直至唐代盤龍紋鏡的出現,才不再拘泥於紋飾的對稱構圖。宋金之後的銅鏡紋飾,如人物故事紋則受到了當時繪畫藝術的影響。

往下看更多文章

王獻之被嘲笑「管中窺豹」 嘲笑者又何嘗不是?

2024年09月06日 20:00

管中窺豹意思是從竹管的小孔裡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見不全面或略有所得。該成語最早出自《世說新語·方正》:「門生輩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後由此總結出成語「管中窺豹」。

王羲之是我國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他的幾個兒子從小就跟隨他學習書法。其中,王獻之天資極高。曾有一次,他和兩個哥哥一同前往拜訪謝安,在拜訪期間,兩個哥哥滔滔不絕,唯獨他只說了寥寥幾句。他們走後,謝安評價王獻之最為出色,因為「優秀的人往往言簡意賅」。

王羲之。網上圖片

王羲之。網上圖片

王羲之的書法名動天下,又任右軍將軍,家中門生眾多。王獻之自小性情豪放不羈,常和門生們在一起玩耍。有一次,門生們在玩樗蒲(古代的一種游戲),而王獻之站在一旁,指著其中一位門客說:「這局要輸了。 」門客不以為然,嘲諷地說:「這個小孩管中看豹子, 只看到一個斑點。」(管中窺豹,時見一斑。)意思是:這個小孩子根本就不懂游戲的玩法,我們不需要理會他。王獻之非常生氣,便回應道:「我和古人相比,遠的,我自認為只比不上荀奉倩;近的,我只愧於劉真長。」於是拂衣而去。

王獻之造像。網上圖片

王獻之造像。網上圖片

荀奉倩是三國時魏國人,才學出眾。劉真長則是晉國的名士。王獻之的言外之意是說,我在才華上僅次於這兩位,其他人根本不能與我相提並論。事實上,後來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盡管他的成就不僅僅局限於荀奉倩和劉真長,但王獻之書法眾體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敏於創新,為魏晉以來書法大家,在書法史上被譽為「小聖」,與其父並稱為「二王」。

王獻之廿九日帖。網上圖片

王獻之廿九日帖。網上圖片

該成語提醒人們在觀察事物時不應局限於片面和狹隘的視角,而應注重事物的整體和全局。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也可以總結出一些成功的要素,如戒除浮躁、樹立自信心等。在生活中,也存在許多類似於「管中窺豹」的情況,只要我們仔細觀察,找到事物中的關鍵因素,就能像王獻之一樣「未卜先知」。

有時候,通過觀察事物的一部分,我們能夠大致推測出整體的情況,就像從管中看到豹子的花紋,能夠猜測豹子的全貌一樣。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在學術研究或調查事物時,只需要了解事物的某個方面就足夠了,而可以忽略整體或全局。這是不正確的觀念。在學術研究和調查事物時,我們仍然應盡量做到全面,因為只有全面的了解才是客觀和科學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