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疑不決」這個成語是出自於南朝劉宋范曄所寫的《後漢書》,在《劉表傳》中有提及:「表狐疑不斷,乃遣嵩詣操,觀望虛實。」
冬天雪花紛飛,以前萬里奔騰、浩浩蕩蕩的黃河也在不知不覺間結了冰。雪花落在潔凈的冰面,陽光灑落在光滑透明的冰面上,折射出一條條美麗的紋理。雖然冬天萬里雪飄迷人而神秘,但對於百姓來說,冬天出行可謂十分的不便,尤其在深秋時分,河水冰層厚度更是難以估計。冰層要是太薄,一不小心就會河面破裂、墜入冰河。就算人能馬上撈上來,免不了要冷出一身病。
黃河位於我國北方,緯度比較高。若果氣候寒冷持續的時間比較長,黃河冬季就會結冰。河流、湖泊等水體從結冰開始到結束的過程稱為結冰期,但黃河就算處於結冰期也不是整條河流完全封凍,因為黃河流域大部地區位於暖溫帶、中溫帶。(網上圖片)
可是,總不能因此而不出門,特別黃河兩岸貿易頻繁。要是渡河受阻,將對經濟和民生活動造成嚴重影響。人們為了從冰上通過,便想了一個辦法:先讓狐貍從冰上走過,如果狐貍能通過,則人馬皆可大膽放行。
現今黃河渡河。(網上圖片)
然而,為什麼是要狐貍呢?不是因為狐貍身姿輕巧靈活,是因為狐貍多疑善聽,每次它從冰上走過時都會非常的小心。它一邊前進一邊傾聽,步步謹慎。一旦聽不清水流聲,就會立刻懷疑冰層太薄而不再前行。因此,人們利用狐貍這一特性來判斷冰層是否堅固。
因為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聽且渡,所以人們又稱「多疑」為「狐疑」。(網上圖片)
「狐疑不決」這個成語便是由此典故演化而來,用來形容一個人心中充滿疑慮,難以立即做出決定的情境,就像狐貍在冰面上猶豫不決一樣。這個成語告訴我們,在面對重要的選擇和決策時,我們有時需要像狐貍一樣慎重思考,不急於下定決心。
「刮骨療毒」這個成語出自於《三國志・蜀書》,當中《關羽傳》有言:「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
東漢末年,政局風譎雲詭。到了三國時期,世間更是惡戰連場、烽煙四起。那時魏、蜀、吳三國各據一方,從而形成了三國鼎立之勢。
三國鼎立的局勢(網上圖片)
有次蜀國武將關羽正揮軍攻打曹兵之時,右臂不幸被流箭所傷。眼見及此,其他將領便提議他回荊州調治傷口,不宜戀戰。不過關羽聽後卻不為所動,大手一揮的拒絕道:「我豈能讓這小小的創傷耽誤了軍國大事呢?」
關羽表面看似雲淡風輕,但事實上右臂的傷口比他想像中嚴重得多。哪怕後來傷口痊癒了,但關羽的骨頭一到梅雨天就會隱隱作痛。不明所以的關羽只好請朗中來為自己診治。在等待的過程中,關羽的右臂已經痛得十分厲害,不過因為害怕自己痛苦的表情會擾亂軍心,只能和馬良下棋來分散注意。
網上圖片
不久,醫生就趕到軍營去。他低頭看了一下關羽的箭傷,明白箇中原因後便徐徐道來:「將軍,雖然您治好了表面上的皮肉之傷,卻不曾想到箭頭有毒。因此在毒素深入骨髓的情況下,您不把骨頭上的毒都刮去是難以根治傷口的。」關羽聽過後,便追問道:「可是現在傷口已埋合,該怎樣除去留在骨上的毒素呢?」關羽語音剛落,大夫便仰天大笑道:「那很簡單!若想根治毒素,那就得用刀割開皮肉至白骨。等把骨頭上的毒素都刮去後,再以線縫合。不過⋯⋯我怕將軍會懼怕呢!」
關公聽後笑言自己不是「世間俗子」,更是讓醫生馬上動刀,他讓下人送上些酒食後便馬上伸出了右臂說。醫生見關羽如此爽快,也不多說,馬上從身側包袱中取出一把尖刀。在他看準了位置後,便手起刀落把關公的皮肉割開。
雖然《三國志》有「刮骨去毒」一事,卻沒有點明醫者身份。待《三國演義》出版問世後,醫者就變成了華佗了。(網上圖片)
眾人屏息以待,很快醫生的聲音便再次響起:「將軍,我現在就用刀把骨上的毒給刮走!」話剛說完,醫生便以嫻熟手法用刀子在關羽手臂的骨頭上來回刮。軍營內時不時傳來的「悉悉」聲,以及一盤盤端出來的血盆子都讓那些在戰場上大殺四方的將士們嚇得掩面失色,唯獨關羽本人眉頭都不皺一下,依舊面不改容地喝酒下棋。不久,醫生就把毒給刮盡,並且麻利的替傷口敷上藥後把傷口縫合。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關羽作為大丈夫的豪邁和勇敢,所以後人從這典故中提煉出「刮骨療毒」這個成語,意思是指徹底治療,並從根源上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