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南京大屠殺日軍失去人性的原因

歷史長河

南京大屠殺日軍失去人性的原因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南京大屠殺日軍失去人性的原因

2024年10月21日 10:00

1937年11月中旬,國民革命軍淞滬會戰失利,其後南京失守。在南京保衛戰期間,日軍在戰場上俘虜了數萬中國官兵,最終在日軍高層授意下被集體屠殺。中國軍隊全面敗逃,為了逃脫換上平民衣服混進民間,日軍再徹底搜捕這堆潰兵,一有嫌疑就捉,最終逃避不了屠殺命運。

日本歷史學家洞富雄《南京大虐殺》指出,日軍由12月13日攻佔南京開始之時,日軍搜捕潰兵,數萬中國平民受牽連一同被屠殺,在此後的大約六個星期,日軍在城內外隨意殺害平民,被日軍強姦、搶劫的受害人也往往被日軍殺死滅口。據專家指,當時被日軍屠殺的中國官兵和平民在20萬至30萬人以上。

1938年國民黨發表的《日寇暴行實錄》其中一張相片,展示日軍活埋民眾 (網上圖片)

1938年國民黨發表的《日寇暴行實錄》其中一張相片,展示日軍活埋民眾 (網上圖片)

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究竟日本士兵為什麼會完全脫離人類基本的行為規範?為什麼日本軍官允許甚至鼓勵這種失控行為?可試從日本的歷史,來了解日軍的所作所為的根本原因。

日本報章當時報道兩名軍官在南京時「殺人比賽」(網上圖片)

日本報章當時報道兩名軍官在南京時「殺人比賽」(網上圖片)

在侵華期間的日本人,民族特質已經由千年社會制度鍛造出來。制度下,社會等級的確立和維持會通過軍事鬥爭實現。千百年來,日本列島上強大諸侯都僱用私人軍隊,互相征戰;到了中世紀,這些軍隊逐漸演變為日本社會獨特的武士階層,他們的行為規範被稱為「武士道」,為主人效忠而死是武士一生中至高無上的榮譽。

除了對其統治者應盡「為國捐軀,無上光榮」的「義務」,日本武士行為規範嚴苛,在道義上,如果沒能光榮完成軍事任務,就要在眾人面前,施展剖腹儀式,大無畏地自殺。這種武士道精神到了18世紀時的現代化戰爭發揮到極致,逐漸滲透到日本文化,獲很多年輕男子尊崇及遵循。從二戰日本面對美國的太平洋戰爭當中,神風突擊隊執行自殺式任務,戰機直衝美艦,日本青年這種誓死效忠天皇、隨時準備獻身的行為,為西方留下深刻印象。

神風突擊隊成員平均年齡17歲 (網上圖片)

神風突擊隊成員平均年齡17歲 (網上圖片)

另一種塑造日本民族這「特殊行為」來自於它的孤立以及西方衝擊。15世紀末16世紀初,日本在德川家族統治下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原意保護日本免受外部侵擾,結果事與願違,造成日本社會與正在發生工業革命的歐洲完全隔絕,新技術無從傳入,威脅國家安全。在長達250年的時間裡,日本的軍事技術一直停留冷兵器及火槍水平。到了19世紀列強全球擴張,當時美國大規模以武力展示震懾日本,逼其開放通商口岸。德川貴族階級匆忙藏好細軟準備想應戰時,最終不得不承認美國軍事技術優勢,接受美國要求。美國再為英、俄、法及德等國,打開了與日本通商之門。

據了解,此次蒙羞在日本民族心中留下強烈怨恨,日本當權精英中,部分人敦促領導階層安撫入侵者,師夷長技,徐圖復仇大計:與外國保持交流,學習他們的軍事訓練方法與戰術,等我們(日本)各藩屬國團結如一時,就可以走出去,將外國的土地分封給戰功卓越的將士;這樣士兵們將會勇猛果敢,那時我們再宣戰也不遲。這觀點雖然未公開流行,卻頗有預見性:不僅預示日本將要奉行的戰略,還描述了日本人長期以來認為生命屬於國家而非個人的理念。

現世存有大量「南京大屠殺」的相片 (網上圖片)

現世存有大量「南京大屠殺」的相片 (網上圖片)

日本近代史學家指出,日軍對士兵實施的「非人性教育」,認為只有在「私下制裁」名義下通過暴力以及精神侮辱的手段才能打造出堅強的部隊。本已否定了個人人格的軍隊,壓抑人性,士兵累積在心中的抑鬱,在戰爭中轉化為對弱者的欺凌,殺戮中國手無寸鐵的民眾。

往下看更多文章

韓娥歌聲「繞梁三日」 齊國人民陷於其中不能自拔

2024年10月18日 20:00

「繞梁三日」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列子.湯問》。

當中有言:「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在戰國時期,有一名叫韓娥的女子來到齊國。因為一路趕路,盤纏耗盡,已經斷糧已好幾日了。饑腸轆轆的情況下,韓娥決定在齊國臨淄城西南門賣唱求食。那歌聲圓潤婉轉,那神態淒美動人,凡是聽過的人都不由得被她濃郁的感情感動。人們把她圍得水泄不通,幹活的停了手,行路的歇了腳,吵架的住了嘴,哭叫的失了聲,開店的甚至連生意都不做了!韓娥唱罷,人們紛紛解囊資助,而韓娥也終於能把賣唱的錢飽足一頓了。

梁是指屋梁,古代屋樑上常常畫滿各種形狀各種顏色的花紋。(網上圖片)

梁是指屋梁,古代屋樑上常常畫滿各種形狀各種顏色的花紋。(網上圖片)

韓娥歌聲中強烈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動了聽眾的心弦,哪怕她離開了齊國三天,人們似乎還能感受到她歌聲的余音仍在梁間繚繞。 因此,人們都說韓娥之歌「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不過後來韓娥的錢再次用盡,投宿一家旅店時還被旅店主人狠狠的侮辱一番。韓娥傷心透了,不禁哀哭淒唱而去。她的聲音是多麽悲涼,所有傾聽她歌聲的人都感受到了她內心深處的哀傷,陷入了悲痛。人們愁眉不展,只能垂淚相對,甚至有的人三日不食。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為了挽回這一局面,旅店主人只好請韓娥回來,讓她唱一首歡樂愉快的歌曲。韓娥在眾人苦苦哀求下,唯有再唱一曲。眾人一聽,開心得隨歌而舞。氣氛頓時歡悅起來,之前的悲愁像風一樣消失得一幹二凈。天長日久,臨淄的人也越來越喜歡唱歌了,幾乎每天都要練習韓娥唱的歌。

孔子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韓娥善唱余音竟能繞梁三日,音樂的力量實在是令人無法想象的。(網上圖片)

孔子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韓娥善唱余音竟能繞梁三日,音樂的力量實在是令人無法想象的。(網上圖片)

後人據此提煉出「餘音繞梁」這個成語,其原意是音樂停止後,餘音好像還在繞著屋梁回旋;後形容歌聲或音樂優美,餘音回旋不絕。也比喻詩文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