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醫院一名實習醫生,在協助一名危殆病人轉院後,發現違失一張病房病人清單,清單上載有34名病人的姓名、身份證號碼、年齡、性別、所屬專科等資料,但不涉及其他臨床資料。
醫管局。資料圖片
醫管局說,初步調查顯示,該名實習醫生3月8日早上列印載有病人資料的病房病人清單,並隨身攜帶以方便日常工作。他當日曾協助護送一名危殆病人到威爾斯親王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並自行乘搭的士返回北區醫院工作,其後懷疑遺失有關清單。
威爾斯親王醫院。資料圖片
局方又說,這名實習醫生其後通知威爾斯親王醫院的人員協助尋找,直至12日仍未能在醫院範圍尋獲有關清單,懷疑該清單於乘搭的士期間遺失。北區醫院接獲報告後,再次搜查有關醫院範圍,未能尋獲該份病人名單,已就事件報警,並呈報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
北區醫院。資料圖片
北區醫院則表示,已陸續聯絡受影響的病人和家屬致歉及解釋事件,事件不會影響臨床服務,院方已再次提醒所有員工,需要妥善存放及處理病人資料,不應將載有病人個人資料的病人清單帶離醫院。
東區醫院公布早前一宗涉及置放鼻胃喉程序事件的根源分析報告,事件中一名76歲男病人於10月9日入住東區醫院接受大腸鏡檢查。病人入院當日被安排置放鼻胃喉用以餵藥。醫護人員其後發現,鼻胃喉位置不當,以致藥物進入病人肺部。醫護人員為病人移除鼻胃喉及提供治療後,病人情況持續好轉,已於10月23日康復出院。
資料圖片
醫院事後成立根源分析委員會調查成因,委員會已完成報告呈交醫管局。委員會認為,負責檢視X光片的實習醫生因臨床經驗不足,未能正確解讀檢查結果,亦沒有向上級尋求協助,故未能適時判斷鼻胃喉位置不當。
東區醫院(巴士的報記者攝)
委員會提出改善建議,包括針對高風險程序,加強個案模擬訓練,以增進實習醫生的知識和臨床風險意識;加強對實習醫生以X光片確認鼻胃喉位置的能力評估;及加強實習醫生指導計劃,在臨床工作及判斷上提供支援,鼓勵初級員工敢於提出疑問。
醫院管理局。巴士的報記者攝
醫管局已於今年10月底讓所有實習醫生,完成確認鼻胃管位置X光檢查結果的培訓及能力評估,並會繼續安排不同在職培訓,加強實習醫生的臨床水平。東區醫院接納委員會報告,會跟進及執行有關建議。
東區醫院再次就事件向病人及其家屬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