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最新研究:恐龍滅絕或與6600萬年前小行星撞地球有關 恐來自外太陽系

大視野

最新研究:恐龍滅絕或與6600萬年前小行星撞地球有關   恐來自外太陽系
大視野

大視野

最新研究:恐龍滅絕或與6600萬年前小行星撞地球有關 恐來自外太陽系

2024年08月20日 10:20 最後更新:11:33

最新研究表明,約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最新研究分析這些碎片,推測這些小行星可能來自比木星更遠的外太陽系。

地球化學家:來自太陽系邊緣的射體決定了恐龍的命運

據路透社報導,德國科隆大學的地球化學家費希爾-戈德(Mario Fischer-Gödde)是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他直言:「來自太陽系邊緣的射體決定了恐龍的命運。」

撞擊地球的或高碳含量的C型小行星

科學家分析了碎片的成分,推測撞擊地球的可能是高碳含量的碳質小行星,也就是C型小行星。值得注意的是,這項新研究排除了撞擊體是彗星或者含有碎片的黏土層是由火山活動形成的假設。

在白堊紀末期,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在今天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撞出了直徑約180公里、深約20公里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Chicxulub Crater)。這些黏土層中含有豐富的銥、釕、鋨、銠、鉑、鈀等金屬物質,這些物質在地球上非常罕見,但在小行星中很常見。

科學家集中研究金屬物質「釕」

科學家專注於研究金屬物質「釕」,他們將注意力放在了黏土層中「釕」的同位素比值上,這種比值與其他已知的碳質小行星相符。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地質科學家戈德里斯(Steven Goderis)是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他解釋說,「釕」之所以特別有用,是因為黏土層的同位素特徵幾乎完全由撞擊體的「釕」組成,而「釕」的同位素組成可以用來區分內外太陽系的物質。

繁體改寫

導致撞擊可能原因:小行星在外太陽系形成後可能向內遷移

費希爾-戈德表示,小行星在外太陽系形成後可能向內遷移,成為火星與木星之間主要小行星帶的一部分,直到不知何故向地球衝來,這可能是導致撞擊的原因。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他指出,所有落在地球上的隕石都來自小行星帶,是C型和S型小行星的碎片,因此結束白堊紀的小行星「似乎最有可能來自小行星帶」。然而,在比海王星更遙遠的地區,如古柏帶和歐特雲,也存在許多天體,但對這些天體的組成情況人們「基本上還不太清楚」。

往下看更多文章

體長15米重逾10噸有獨特尾巴 西班牙發現新種蜥腳類恐龍

2024年09月09日 16:20 最後更新:16:24

西班牙古生物學家發現一種新的巨型蜥腳類恐龍 ( Qunkasaura pintiquiniestra ) ,估計生活在約 7500 萬年前白堊紀,體長 15 米重逾 10 噸。

建高鐵意外發現化石遺址

據外媒報道,新物種恐龍化石是在西班牙中部山區小鎮昆卡 ( Cuenca ),附近的洛韋科 ( Lo Hueco ) 化石遺址發現的。里斯本大學理學院古生物學家莫喬(Pedro Mocho)表示,該地點正在挖掘,用於建造馬德里和巴倫西亞之間的高速列車,當時工作人員開始挖掘大量恐龍、鱷魚和海龜的古代骨骼。

推斷恐龍尚未成年

Qunkasaura的特徵是具有獨特的尾巴形態,由於化石的椎骨「完全縫合」,這意味著牠死亡時尚未達到成年尺寸。牠屬於後凹椎龍類薩爾塔龍類(opisthocoelicaudine saltasaurids)的群體,這一群體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所有蜥腳類恐龍都是草食性動物,因此這個新物種相信以植物性飲食為生。

圖片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Biology

圖片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Biology

命名靈感來自地理文化

新物種恐龍命名靈感來自於多個地理和文化參考,包括該地區的古老地名、拉丁語中的蜥蜴(saurus),以及西班牙畫家安東尼奧·索拉(Antonio Saura)的名字,還有《唐吉訶德》中一個角色的名字——「平蒂基尼埃斯特拉女王」(Queen Pintiquiniestra)。

圖片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Biology

圖片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Biology

未來 3 個月會出現更多物種

莫喬補充說,研究人員在接下來的 3 個月會提取幾具恐龍骨骼,其中大部分是蜥腳類恐龍,特徵是脖子很長,尾巴很長,身體很大,頭部很小,相信會再出現新的物雒。部分 Qunkasaura 的骨骼已在當地的古生物博物館展出。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