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約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最新研究分析這些碎片,推測這些小行星可能來自比木星更遠的外太陽系。
地球化學家:來自太陽系邊緣的射體決定了恐龍的命運
據路透社報導,德國科隆大學的地球化學家費希爾-戈德(Mario Fischer-Gödde)是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他直言:「來自太陽系邊緣的射體決定了恐龍的命運。」
"Dinosaur-killing Chicxulub asteroid formed in Solar System’s outer reaches"
— Art Kilner (@RamblingAK) August 18, 2024
[https://t.co/jnwjLiEjrJ]
"Rock samples hold clues to origin of impactor that sparked a mass extinction 66 million years ago."
撞擊地球的或高碳含量的C型小行星
科學家分析了碎片的成分,推測撞擊地球的可能是高碳含量的碳質小行星,也就是C型小行星。值得注意的是,這項新研究排除了撞擊體是彗星或者含有碎片的黏土層是由火山活動形成的假設。
The Chicxulub impactor—also known as the asteroid that smacked into Earth 66 million years ago and killed off the dinosaurs—appears to be a carbonaceous chondrite, a rare and ancient type of meteorite that formed beyond the orbit of Jupiter. https://t.co/LgNWbVNfTj
— News from Science (@NewsfromScience) August 15, 2024
在白堊紀末期,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在今天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撞出了直徑約180公里、深約20公里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Chicxulub Crater)。這些黏土層中含有豐富的銥、釕、鋨、銠、鉑、鈀等金屬物質,這些物質在地球上非常罕見,但在小行星中很常見。
科學家集中研究金屬物質「釕」
科學家專注於研究金屬物質「釕」,他們將注意力放在了黏土層中「釕」的同位素比值上,這種比值與其他已知的碳質小行星相符。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地質科學家戈德里斯(Steven Goderis)是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他解釋說,「釕」之所以特別有用,是因為黏土層的同位素特徵幾乎完全由撞擊體的「釕」組成,而「釕」的同位素組成可以用來區分內外太陽系的物質。
導致撞擊可能原因:小行星在外太陽系形成後可能向內遷移
費希爾-戈德表示,小行星在外太陽系形成後可能向內遷移,成為火星與木星之間主要小行星帶的一部分,直到不知何故向地球衝來,這可能是導致撞擊的原因。
他指出,所有落在地球上的隕石都來自小行星帶,是C型和S型小行星的碎片,因此結束白堊紀的小行星「似乎最有可能來自小行星帶」。然而,在比海王星更遙遠的地區,如古柏帶和歐特雲,也存在許多天體,但對這些天體的組成情況人們「基本上還不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