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一具大約100年前在埃及沙漠出土的恐龍化石一直被歸類錯誤,直到最近科學家才辨識出,這具化石屬於新品種恐龍。
已知陸生恐龍中體型最龐大的一種
據外媒報導,這個新品種恐龍被命名為「塔梅里盜龍(Tameryraptor markgrafi)」,體型接近暴龍,據信逾9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期間,生活在現今的埃及,體長可達10米,是已知的陸生恐龍中體型最龐大的一種。
Its fossil remains were previously attributed to Carcharodontosaurus saharicus, but a taxonomic review l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genus. (2/2)
— Luís mondkatze (@Luismondkatze01) January 21, 2025
some plausible variations of the crest pic.twitter.com/yaAT9XQJ9p
100年前在埃及沙漠出土
然而,這具化石早在1914年在埃及的拜哈里亞綠洲地層被挖掘出土,之後由德國古生物學家史特洛梅爾(Ernst Stromer)進行鑑定,並存放在慕尼黑的巴伐利亞州立古生物與地質學收藏館(SNSB-BSPG)。
Egyptian dinosaur identified from images of fossil destroyed in World War IIhttps://t.co/7ndFYeYNz5
— Cosmos (@CosmosMagazine) January 19, 2025
二戰期間,一場大火摧毀了該館收藏的所有恐龍化石。多年來,專家一直認為那場大火後僅存史特洛梅爾的筆記、手繪圖和少數幾張化石照片。然而,德國慕尼黑大學古生物學家凱勒曼(Maximilian Kellermann)領導的研究團隊找到了這些未曾見過的化石照片,使得重新鑑定成為可能。這些照片展示了這種恐龍的原始骨骼結構,包括一部分頭骨、脊椎以及後肢。
重新進行歸屬 確認為新品種
史特洛梅爾當年將這具化石歸類為他建立的新屬種,名為鯊齒龍屬「撒哈拉鯊齒龍(Carcharodontosaurus saharicus)」。然而凱勒曼的新研究則認為這是一個新品種,定名為「塔梅里盜龍屬塔梅里盜龍種」。
Egyptian dinosaurs are still attracting the world’s attention!
— Hesham Sallam (@heshamsallam) January 14, 2025
After about a century, the name of the famous Egyptian dinosaur “Carcharodontosaurus,” discovered in the Bahariya Oasis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has been changed to “#Tameryraptor” or “Beloved Earth Predator” pic.twitter.com/ujQR1LzXiy
凱勒曼表示,「在歷史照片中看到的令我們感到驚訝」,這具埃及恐龍化石展現了許多特徵,與後來在摩洛哥發現的更完整的鯊齒龍屬明顯不同,「因此,史特洛梅爾原先的分類是不正確的,我們辨識出一個完全不同、以前未知的掠食性恐龍屬種,稱為塔梅里盜龍」。

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期刊圖片
報告的主要作者、慕尼黑大學古生物學教授勞胡特(Oliver Rauhut)表示,這種恐龍具有雙側對稱的鋒利牙齒,鼻端有一角,是北非和南美鯊齒龍的近親,也與亞洲的中棘龍科有親緣關係。
遠古時期生活在北非的恐龍比原先認為的更多樣
研究團隊對這一新發現感到非常興奮,這表明在遠古時期生活在北非的恐龍比原先認為的更加多樣。勞胡特指出,「這項研究意味著考古學家不僅要在土裡挖掘,還要在古老的檔案中挖掘,這將會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