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界東北水域的赤洲去年發現恐龍化石,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網誌說,香港文物探知館其後設置「恐龍會客室」,短短兩個月經已吸引超過4萬人次參觀。

恐龍會客室。甯漢豪網誌
甯漢豪說,發展局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去年10月簽署的框架協議,以開展古生物、古人類及舊石器遺址的科學研究、樣本整理和鑑定、培訓、交流等多方面的合作。恐龍化石的發掘及研究,是框架協議下首個合作項目。古蹟辦聯同古脊椎所及漁護署在赤洲發掘了約30塊含恐龍骨骼化石的岩石,最大的長約70公分。她指出,香港發現恐龍化石的地層和廣東省一些發現恐龍化石的地層相似,而廣東省也曾出土白堊紀年代的恐龍化石。赤洲恐龍化石的研究,將有助探索香港遠古時期的恐龍和古生態面貌。

恐龍會客室。甯漢豪網誌
甯漢豪表示,古蹟辦與漁護署會聯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以及香港、內地和其他地方的專家及研究機構合作,推展恐龍化石清修工作和研究,以鑑定赤洲恐龍的種類和習性,探索香港遠古時期的古生態面貌。相關研究發現將進行專家論證,最終的研究成果會在學術期刊上發表。

恐龍會客室。甯漢豪網誌

恐龍會客室。甯漢豪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