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00388)今日起實施「打風不停市」安排,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在社交媒體發文,指有關措施是重要改革。
圖片來源:港交所官網影片截圖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在社交媒體發文引述局長許正宇表示,制度改革需要決心,惡劣天氣不停巿的安排是金融巿場一項重要改革,經過周詳部署,確保平穩有序。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必須持續優化不同的交易機制,提升巿場活力和競爭力,將聯通內地及海外資本的角色發揮得更好。
財庫局指出,今日開始,證券及衍生產品市場的運作不會再受突發的天氣情況影響,毋須停巿或延遲開巿,交易、結算、交收及上巿等活動如常進行。過去數月,業界已完成測試及巿場演習環節,未來即使遇到惡劣天氣,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中小券商亦獲得支援,確保運作暢順。
當局又稱,這項改革措施自2023年《施政報告》公布以來,不足一年就落實,標誌著香港進一步與國際巿場接軌,期望在共同努力下,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金字招牌」繼續擦亮。
港交所(00388)計劃今年優化交易所買賣產品(ETP)業務。
圖片來源:港交所官網
有關計畫包括將ETP的實物申購及贖回機制數碼化及自動化,使用數碼平台取代部分人手和紙本作業,降低主要ETP參與者的營運負擔,提高ETP市場效率。
證券產品發展主管羅博仁表示,亞洲首批個股槓桿及反向產品上星期在香港上市,預期同類產品陸續有來,又認為虛擬資產及備兌認購期權ETF有很大增長潛力。他指,2022年底推出虛擬貨幣ETF後,市場流動性大大提高,吸引很多不同類型投資者。備兌認購期權ETF可透過期權金產生定期的潛在收入流,有一定的下行保障,在市況波動時具吸引力,因此越來越受歡迎。
他又指,將ETF納入滬深港通方面仍大有擴容空間,去年拓寬發行人資格標準,增加了合資格ETF種類,為投資者提供更多跨境投資機會,發行人亦能夠構思更多種類的ETF產品。隨著ETP生態圈不斷壯大,將持續提升香港作為亞洲領先ETP中心的影響力。
交易所數據顯示,去年香港ETP生態圈成交額連續4年創新高。ETP日均成交額189億元,按年升35%。ETP數量亦由2020年底的146隻,增至去年底的194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