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大摩羅奇對香港的金融中心指數排名“無聲出”

博客文章

大摩羅奇對香港的金融中心指數排名“無聲出”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大摩羅奇對香港的金融中心指數排名“無聲出”

2024年09月27日 17:13 最後更新:17:22

作者:彭仕敦 香港政府前總新聞主任

當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經濟師史提芬·羅奇和他的「末日預言家」看到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中排名第三,僅次於紐約和倫敦時,恐怕會在早餐時噎住。香港在亞太地區同樣名列前茅,以兩分之差重新奪回了領先地位。

年初,羅奇在《金融時報》上發表文章,聲稱「香港已死」,並表示在2019-20年的「大型民主示威」期間,「局勢崩潰」。然而,這場「運動」其實是造成死亡、嚴重受傷和縱火破壞的嚴重騷亂。羅奇的言論遭到了嚴厲批評,他對批評感到非常憤慨,並在香港外國記者會發表演講,重申了自己的觀點。這場演講旨在鞏固他的立場,顯然,他再次錯了。

羅奇等人生活在一個只看數字的世界中,而忽略了「人力資源與韌性」這兩個重要因素。他們只看股市走勢和其他財務指標,而不考慮香港的人力資源因素。

香港政府指出,香港在多個競爭力領域的評分均名列前茅,包括「營商環境」、「人力資本」、「基礎設施」和「聲譽」等。在多個金融業中,香港的排名也顯著上升,包括「投資管理」、「保險」、「銀行」和「專業服務」,其中「投資管理」的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一。此外,報告還對金融中心的金融科技產品進行了評估,香港的排名上升了五位,躍居第九,躋身全球十大金融科技中心之列。

這的確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儘管香港面臨諸多挑戰,而這些挑戰正是以美國為首的悲觀者所利用的。2019-20年的血腥騷亂在美國國務院國家民主基金會的推動下爆發,隨後又遭遇了2019冠狀病毒病和緩慢的經濟復甦。香港可能會面臨困難,但絕對不會出局。

如今,香港的資產和財富管理業務蓬勃發展,管理的資產規模較前一年增長約2%,到2023年底超過31兆港元(約4兆美元)。淨資金流入達3,900億港元(約500億美元),年增超過3.4倍。家族辦公室業務在香港的發展動能持續強勁。自三月推出的新資本投資入境計畫反應熱烈,至今已收到超過550份申請,預計將為香港帶來超過165億港元(約21.1億美元)的投資。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基於29,000多項線上問卷評估和世界銀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經濟學人智庫等機構提供的100多個指數對金融中心進行排名。該指數於2007年3月首次發布,自2015年以來,每年兩次由倫敦智庫Z/Yen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聯合發布,已成為金融中心排名的主要參考來源。

在最新的半年度報告中,GFCI顯示紐約以763分位居第一,倫敦750分緊隨其後,香港以749分排名第三,新加坡第四,上海第八,深圳第九。深圳在取代首爾和法蘭克福進入前十名後,倫敦成為唯一進入前十名的歐洲金融中心。在前十名中,亞洲佔據了四席,與美國持平。

在各個分項排名中,新加坡在金融科技業領先香港1分。然而,隨著香港將北部都會區發展為主要科技中心,並與深圳的相關活動形成協同效應,未來幾年這一情況可能會改變。金融科技(FinTech)是一個涵蓋廣泛的術語,指為企業和消費者改善和自動化傳統金融形式而創建的軟體、行動應用程式及其他技術。 PayPal和Uber Money等都是優秀的例子,前者在業界遙遙領先,後者則是一款包含Uber錢包、金融卡和信用卡等功能的金融科技應用。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指出,該報告「明確肯定了香港作為全球領先金融中心的地位和優勢……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匯聚了世界頂尖的金融機構和人才,提供專業的金融服務,並擁有深厚而廣泛的資本市場。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香港獨特的地位使其在得到祖國強力支持的同時,能與世界緊密相連,這使香港有能力充分發揮作為「超級聯絡人」和「超級增值者」的角色。

對於香港的懷疑論者來說,僅憑幾句老生常談和簡短口號是無法輕易擊垮香港的。香港一次又一次證明,我們將堅定不移地繼續前進。




彭仕敦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股市上海

往下看更多文章

打造香港成為全球學子匯聚之地

2024年10月21日 13:27 最後更新:13:33

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了將香港打造成國際大學生中心的計劃,今年他兌現了承諾。

在《2024年施政報告》中,李家超表示,政府致力於將香港發展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他指出,這將通過一系列措施,完成一個全面計劃,吸引更多人才來港。

李家超發表此言論之際,正值《泰晤士高等教育》發佈最新的世界大學排名,香港城市大學被評為全球最國際化的大學。香港大學排名全球第六,香港科技大學第九,香港理工大學第十。這些排名無疑又一次反駁了所謂的「香港末日論」。

其他香港大學還包括香港中文大學(第十三)、香港浸會大學、嶺南大學和香港教育大學,這些院校均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此外,香港還有三所自資大學:香港樹仁大學、香港恆生大學和聖方濟各大學。

為保持這一發展勢頭,政府斥資3,000萬美元推出了「留學香港」品牌,供本地大學用於吸引外國學生來港。該網站

(https://www.studyinhongkong.edu.hk/en/hong-kong-education)涵蓋了有關香港和大學生活的所有信息,包括資金、住宿以及各大學的詳細介紹。

網站甚至邀請國際學生畢業後留在香港工作,並提供了鏈接和建議,幫助他們找到各大獵頭公司發佈的頂尖人才職位。

這與香港作為科技中心的快速發展相契合。北部都會區的開發以教育和科技為重點,必將大幅增加對學生人才的需求。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指出:「政府已在北部都會區預留超過80公頃土地,用於建設北部都會大學城,並將鼓勵本地專上院校與內地及海外知名院校靈活創新地推出更多品牌課程、研究合作及交流項目。我們將在規劃過程中保持彈性,促進學生宿舍的發展。我們計劃在2026年上半年公佈《北都大學教育城概念發展綱要》。」

根據教資會的數據,2023/24學年,約有100,786名學生就讀於教資會資助的課程,其中約23,097名為非本地學生;其中17,822名來自內地,4,410名來自亞洲其他地區,823名來自其他國家。最受非本地學生歡迎的學科是理科(6,368人)以及工程及科技(5,802人)。

李家超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表示,作為吸引專業人才和鼓勵更多人才留港的措施之一,政府將取消對非本地學生的兼職限制。他還宣佈了與內地跨境大學合作的幾個長期項目,其中包括成立一個研究第三代半導體的微電子學院,以及推動香港與鄰近深圳的研究項目。

目前,香港大學的海外畢業生中只有1%選擇留下,而香港正與其他亞洲國家競爭吸引頂尖畢業生。取消兼職工作限制的措施將試行兩年,預計將惠及超過35,000名學生。

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特首李家超進一步闡述了這一計劃。他表示,政府在打造「留學香港」品牌的過程中,將努力舉辦國際教育會議和展覽,並鼓勵本地專上院校加強與全球院校的合作與交流,提升「港學」品牌在全球的知名度。通過提供獎學金和其他獎勵措施,政府將吸引更多海外學生,特別是來自東盟和「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來港就讀。

畢業生住宿問題一直是政府和大學關注的重點。房地產中介聲稱,目前私人學生公寓市場僅能容納0.4%的在校生。他們預計,在未來四年內,香港專上院校的學生宿舍不足,將導致額外22,300個床位需求轉移至私人住宿市場。

李家超在報告中提到,政府將推出一項試點計劃,簡化規劃、土地和建築申請的審批流程,鼓勵市場以自資形式將酒店或其他商業建築改造為學生宿舍,從而增加宿舍供應。他補充道:「政府亦將根據市場需求,提供合適地塊,供私人機構興建新宿舍。發展局下設的項目發展促進辦公室將為這些項目提供一站式咨詢和協調服務。」

總的來說,李家超的施政報告充滿信心,提出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計劃,以配合香港向世界領先的高科技中心轉型。外國學生從香港大學畢業後,不僅能在香港、粵港澳大灣區及內地獲得工作經驗,還可在返回原籍國前積累寶貴的職業履歷。擁有世界知名大學的學歷以及在全球最快速發展的經濟體之一的工作經驗,香港畢業生前途光明。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