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大摩羅奇對香港的金融中心指數排名“無聲出”

博客文章

大摩羅奇對香港的金融中心指數排名“無聲出”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大摩羅奇對香港的金融中心指數排名“無聲出”

2024年09月27日 17:13 最後更新:17:22

作者:彭仕敦 香港政府前總新聞主任

當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經濟師史提芬·羅奇和他的「末日預言家」看到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中排名第三,僅次於紐約和倫敦時,恐怕會在早餐時噎住。香港在亞太地區同樣名列前茅,以兩分之差重新奪回了領先地位。

年初,羅奇在《金融時報》上發表文章,聲稱「香港已死」,並表示在2019-20年的「大型民主示威」期間,「局勢崩潰」。然而,這場「運動」其實是造成死亡、嚴重受傷和縱火破壞的嚴重騷亂。羅奇的言論遭到了嚴厲批評,他對批評感到非常憤慨,並在香港外國記者會發表演講,重申了自己的觀點。這場演講旨在鞏固他的立場,顯然,他再次錯了。

羅奇等人生活在一個只看數字的世界中,而忽略了「人力資源與韌性」這兩個重要因素。他們只看股市走勢和其他財務指標,而不考慮香港的人力資源因素。

香港政府指出,香港在多個競爭力領域的評分均名列前茅,包括「營商環境」、「人力資本」、「基礎設施」和「聲譽」等。在多個金融業中,香港的排名也顯著上升,包括「投資管理」、「保險」、「銀行」和「專業服務」,其中「投資管理」的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一。此外,報告還對金融中心的金融科技產品進行了評估,香港的排名上升了五位,躍居第九,躋身全球十大金融科技中心之列。

這的確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儘管香港面臨諸多挑戰,而這些挑戰正是以美國為首的悲觀者所利用的。2019-20年的血腥騷亂在美國國務院國家民主基金會的推動下爆發,隨後又遭遇了2019冠狀病毒病和緩慢的經濟復甦。香港可能會面臨困難,但絕對不會出局。

如今,香港的資產和財富管理業務蓬勃發展,管理的資產規模較前一年增長約2%,到2023年底超過31兆港元(約4兆美元)。淨資金流入達3,900億港元(約500億美元),年增超過3.4倍。家族辦公室業務在香港的發展動能持續強勁。自三月推出的新資本投資入境計畫反應熱烈,至今已收到超過550份申請,預計將為香港帶來超過165億港元(約21.1億美元)的投資。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基於29,000多項線上問卷評估和世界銀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經濟學人智庫等機構提供的100多個指數對金融中心進行排名。該指數於2007年3月首次發布,自2015年以來,每年兩次由倫敦智庫Z/Yen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聯合發布,已成為金融中心排名的主要參考來源。

在最新的半年度報告中,GFCI顯示紐約以763分位居第一,倫敦750分緊隨其後,香港以749分排名第三,新加坡第四,上海第八,深圳第九。深圳在取代首爾和法蘭克福進入前十名後,倫敦成為唯一進入前十名的歐洲金融中心。在前十名中,亞洲佔據了四席,與美國持平。

在各個分項排名中,新加坡在金融科技業領先香港1分。然而,隨著香港將北部都會區發展為主要科技中心,並與深圳的相關活動形成協同效應,未來幾年這一情況可能會改變。金融科技(FinTech)是一個涵蓋廣泛的術語,指為企業和消費者改善和自動化傳統金融形式而創建的軟體、行動應用程式及其他技術。 PayPal和Uber Money等都是優秀的例子,前者在業界遙遙領先,後者則是一款包含Uber錢包、金融卡和信用卡等功能的金融科技應用。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指出,該報告「明確肯定了香港作為全球領先金融中心的地位和優勢……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匯聚了世界頂尖的金融機構和人才,提供專業的金融服務,並擁有深厚而廣泛的資本市場。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香港獨特的地位使其在得到祖國強力支持的同時,能與世界緊密相連,這使香港有能力充分發揮作為「超級聯絡人」和「超級增值者」的角色。

對於香港的懷疑論者來說,僅憑幾句老生常談和簡短口號是無法輕易擊垮香港的。香港一次又一次證明,我們將堅定不移地繼續前進。




彭仕敦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美國國會批准16億美元反華宣傳基金


2024年09月15日 09:56 最後更新:10:01

作者:彭仕敦 香港政府前總新聞主任

美國對我們步步緊逼,似乎沒有明天。美國眾議院近日宣佈過去幾周為“對華周”,致力於在國際舞台上盡可能抹黑香港和中國,表現出明顯的恐慌跡象。

僅在上周,其國會通過了一項為期五年的基金,總金額高達16億美元,專門用於反華宣傳。早些時候,美國政府啟動機制,準備關閉設在美國的所有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而再早一周,美國政府發佈了兩項警告:一則勸阻美國遊客前往香港旅遊,另一則勸阻企業在香港設立業務。

這些反制措施的理由毫無根據。香港究竟做了什麼,竟遭如此對待?答案是:什麼也沒有!香港不過是中國的一小部分,安分守己,從未打破任何貿易規則。

唯一合理的解釋是,美國因感受到香港和中國對其霸權的潛在威脅而陷入恐慌,然而這並非中國的本意。美國通過戰爭威脅主宰世界,而中國則以“一帶一路”倡議為平台,通過和平手段幫助各國脫貧致富。美國追求全球霸權,而中國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二者立場截然不同。

美國巨額投資於反華宣傳的事實,未出現在由國務院控制的美國主流媒體(MSM)上,而只會在諸如《負責任的治國方略》等小型專業刊物中有所提及。《HR1157號法案:打擊中華人民共和國惡意影響基金》可以在互聯網上輕鬆找到。該法案授權國務院及國際開發署(USAID)在未來五年內撥款超過16億美元,資助全球媒體和民間社會組織,反擊所謂中國的“惡意影響”。換言之,美國國務院正通過付款給媒體為其發聲。
國務院的全球參與中心(Global Engagement Centre)已投入巨資資助媒體和非政府組織(NGO),以抹黑香港和中國。這筆新資金的注入必將加劇這一行動。
 
然而,在宣傳戰中,美國政客實際上是他們自己最大的敵人。例如,眾議院中國共產黨特別委員會主席約翰·莫倫納爾(John Moolenaar)在《擺脫對外國敵對電池依賴法案》的辯論中宣稱,有“無可爭辯的證據”表明,兩家與中國共產黨有關聯的電池製造商與中國的強迫勞動和種族滅絕存在緊密聯繫。而所謂的“無可爭辯的證據”來自備受質疑的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該研究所已成為美國主導的“五眼聯盟”情報組織的澳大利亞代言人。ASPI聲稱,澳大利亞的電池項目是通過中國維吾爾族和其他突厥民族的強迫勞動完成的。
 
他們依然喋喋不休地提及新疆的維吾爾族強迫勞動問題,這是西方根深蒂固的謊言,聯合國難民署(UNHCR)也未能證實這一說法。這種論調已變得相當乏味,但對美國人而言,謊言重復得足夠多,便會相信是事實。

不久前,國會投票決定關閉設在紐約、華盛頓和舊金山的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ETO)。與此同時,美國政府警告投資者不要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開展業務,理由是香港的國家安全法過於嚴格。然而,香港的法律並不比美國的法律更為嚴苛。事實上,美國正在對在香港運營的美國企業施加其自身的法律,提醒它們在遵守美國制裁時可能面臨司法管轄的衝突和責任。國務院聲明稱:“如果不遵守美國制裁,可能會面臨美國法律規定的民事和刑事處罰。”

此外,美國政府還發佈了另一份警告,稱根據香港的國家安全法,遊客可能因輕微罪行而被判入獄。但旅遊數據表明,這純屬無稽之談。今年上半年,香港接待了50萬美國遊客,同比增加86.2%。

這場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宣傳拉鋸戰由美國發起,而中國僅處於防守姿態,反駁美國的指責;保持沈默只會被視為默許。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