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美國對香港的商業警示只會引發反效果

博客文章

美國對香港的商業警示只會引發反效果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美國對香港的商業警示只會引發反效果

2024年09月09日 20:10 最後更新:09月15日 09:58

作者:彭仕敦 香港政府前總新聞主任

美國一心想削弱香港,甚至建議其商界不要在香港開展業務。緊接著,美國剛剛發布了一則警示,聲稱遊客前往香港可能會因為一些小事被判入獄。

9月6日,美國國務院、農業部、商務部、國土安全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了一份關於香港的商業警示,聲稱「懸賞(指懸紅追捕緝拿疑犯)可能會對企業的員工、財務、法律責任、聲譽和營運產生負面影響」。

這簡直是一派胡言!

住在香港的大約七萬名美國人可以證明這些警示毫無根據,否則他們早就不會留在這裡了。自1997年香港回歸以來,在港居住的美國人數已超過英國人。在香港成立的美國公司約有 1,100 家,僱用了約佔本地勞動力10%的人口。

這份聯合聲明是在無腦的美國國務院的庇護下發布的,該部門除了乾涉他國內政,別無他用。其亞太政策的核心目標就是盡可能遏製香港與中國,並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來實現目標,包括發布毫無意義的警示,和向個人、公司和商品實施制裁。雖然香港作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享有獨立的貿易地位,美國仍強行規定出口到美國的商品不能標註「香港製造」。

報告還警告稱,在香港運營的企業可能面臨法律、監管、營運、財務和聲譽風險,可能會因違反《國家安全法》而受到更嚴格的審查,甚至面臨經濟處罰或法律訴訟。

天吶!這些警告毫無根據。居住在香港的美國人也必然對國務院傳播的虛假言論感到難堪。香港的美國人是本地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備受尊重,並為香港的繁榮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們擁有自己的學校和俱樂部,民主黨和共和黨在香港都有分支機構,活躍的香港美國商會也是美國境外規模最大的商會之一。許多著名的美國品牌已經在香港紮根,例如咖啡連鎖店星巴克在香港有164家門市,漢堡巨頭麥當勞擁有245家門市,僱用了約1.5萬名當地員工。

這些企業都在沒有地方政府幹預的情況下順利運作。因此,與美國國務院的言論相反,香港始終堅持積極不干預政策。唯一可能的政府乾預反而會來自美國自身。該警告稱,任何在香港運營的企業在遵守美國制裁方面,可能面臨相互衝突的司法管轄問題和法律責任。聲明中寫道:「不遵守美國的製裁可能會根據美國法律遭受民事或刑事處罰。」 所以,是的,美國人要小心了:山姆大叔正密切注視著你們。

美國實施的製裁確實對美港貿易產生了一定影響。 2023年,美港貿易額較前一年下降了約6%。但這仍然是一樁大生意,總額約603億美元(合4722億港元)。事實上,美國是香港第六大外資來源國。

相信商業界的精英人士一定比善於「奉承主子」的美國國務院和美國總領事館更清楚香港的實際情況。領事館顯然知道香港的真實狀況,卻選擇「做鴕鳥」來掩蓋真相,以避免提出與美國政策相反的建議。

母公司位於美國本土的美國企業在香港已經設立了214個地區總部、419個地區辦事處和640個本地辦事處。此外,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廣為認可,擁有151家持牌銀行,其中10家來自美國。香港歡迎海外投資,並提供資本自由流動的環境,不受外匯管制。

鑑於美國企業在香港的活躍程度如此之高,美國國務院發布的商業警示不過是危言聳聽,是對潛在投資者的恫嚇之詞。這類建議毫無意義,甚至不齒成文。




彭仕敦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美國國會批准16億美元反華宣傳基金


2024年09月15日 09:56 最後更新:10:01

作者:彭仕敦 香港政府前總新聞主任

美國對我們步步緊逼,似乎沒有明天。美國眾議院近日宣佈過去幾周為“對華周”,致力於在國際舞台上盡可能抹黑香港和中國,表現出明顯的恐慌跡象。

僅在上周,其國會通過了一項為期五年的基金,總金額高達16億美元,專門用於反華宣傳。早些時候,美國政府啟動機制,準備關閉設在美國的所有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而再早一周,美國政府發佈了兩項警告:一則勸阻美國遊客前往香港旅遊,另一則勸阻企業在香港設立業務。

這些反制措施的理由毫無根據。香港究竟做了什麼,竟遭如此對待?答案是:什麼也沒有!香港不過是中國的一小部分,安分守己,從未打破任何貿易規則。

唯一合理的解釋是,美國因感受到香港和中國對其霸權的潛在威脅而陷入恐慌,然而這並非中國的本意。美國通過戰爭威脅主宰世界,而中國則以“一帶一路”倡議為平台,通過和平手段幫助各國脫貧致富。美國追求全球霸權,而中國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二者立場截然不同。

美國巨額投資於反華宣傳的事實,未出現在由國務院控制的美國主流媒體(MSM)上,而只會在諸如《負責任的治國方略》等小型專業刊物中有所提及。《HR1157號法案:打擊中華人民共和國惡意影響基金》可以在互聯網上輕鬆找到。該法案授權國務院及國際開發署(USAID)在未來五年內撥款超過16億美元,資助全球媒體和民間社會組織,反擊所謂中國的“惡意影響”。換言之,美國國務院正通過付款給媒體為其發聲。
國務院的全球參與中心(Global Engagement Centre)已投入巨資資助媒體和非政府組織(NGO),以抹黑香港和中國。這筆新資金的注入必將加劇這一行動。
 
然而,在宣傳戰中,美國政客實際上是他們自己最大的敵人。例如,眾議院中國共產黨特別委員會主席約翰·莫倫納爾(John Moolenaar)在《擺脫對外國敵對電池依賴法案》的辯論中宣稱,有“無可爭辯的證據”表明,兩家與中國共產黨有關聯的電池製造商與中國的強迫勞動和種族滅絕存在緊密聯繫。而所謂的“無可爭辯的證據”來自備受質疑的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該研究所已成為美國主導的“五眼聯盟”情報組織的澳大利亞代言人。ASPI聲稱,澳大利亞的電池項目是通過中國維吾爾族和其他突厥民族的強迫勞動完成的。
 
他們依然喋喋不休地提及新疆的維吾爾族強迫勞動問題,這是西方根深蒂固的謊言,聯合國難民署(UNHCR)也未能證實這一說法。這種論調已變得相當乏味,但對美國人而言,謊言重復得足夠多,便會相信是事實。

不久前,國會投票決定關閉設在紐約、華盛頓和舊金山的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ETO)。與此同時,美國政府警告投資者不要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開展業務,理由是香港的國家安全法過於嚴格。然而,香港的法律並不比美國的法律更為嚴苛。事實上,美國正在對在香港運營的美國企業施加其自身的法律,提醒它們在遵守美國制裁時可能面臨司法管轄的衝突和責任。國務院聲明稱:“如果不遵守美國制裁,可能會面臨美國法律規定的民事和刑事處罰。”

此外,美國政府還發佈了另一份警告,稱根據香港的國家安全法,遊客可能因輕微罪行而被判入獄。但旅遊數據表明,這純屬無稽之談。今年上半年,香港接待了50萬美國遊客,同比增加86.2%。

這場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宣傳拉鋸戰由美國發起,而中國僅處於防守姿態,反駁美國的指責;保持沈默只會被視為默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