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打造香港成為全球學子匯聚之地

博客文章

打造香港成為全球學子匯聚之地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打造香港成為全球學子匯聚之地

2024年10月21日 13:27 最後更新:13:33

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了將香港打造成國際大學生中心的計劃,今年他兌現了承諾。

在《2024年施政報告》中,李家超表示,政府致力於將香港發展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他指出,這將通過一系列措施,完成一個全面計劃,吸引更多人才來港。

李家超發表此言論之際,正值《泰晤士高等教育》發佈最新的世界大學排名,香港城市大學被評為全球最國際化的大學。香港大學排名全球第六,香港科技大學第九,香港理工大學第十。這些排名無疑又一次反駁了所謂的「香港末日論」。

其他香港大學還包括香港中文大學(第十三)、香港浸會大學、嶺南大學和香港教育大學,這些院校均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此外,香港還有三所自資大學:香港樹仁大學、香港恆生大學和聖方濟各大學。

為保持這一發展勢頭,政府斥資3,000萬美元推出了「留學香港」品牌,供本地大學用於吸引外國學生來港。該網站

(https://www.studyinhongkong.edu.hk/en/hong-kong-education)涵蓋了有關香港和大學生活的所有信息,包括資金、住宿以及各大學的詳細介紹。

網站甚至邀請國際學生畢業後留在香港工作,並提供了鏈接和建議,幫助他們找到各大獵頭公司發佈的頂尖人才職位。

這與香港作為科技中心的快速發展相契合。北部都會區的開發以教育和科技為重點,必將大幅增加對學生人才的需求。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指出:「政府已在北部都會區預留超過80公頃土地,用於建設北部都會大學城,並將鼓勵本地專上院校與內地及海外知名院校靈活創新地推出更多品牌課程、研究合作及交流項目。我們將在規劃過程中保持彈性,促進學生宿舍的發展。我們計劃在2026年上半年公佈《北都大學教育城概念發展綱要》。」

根據教資會的數據,2023/24學年,約有100,786名學生就讀於教資會資助的課程,其中約23,097名為非本地學生;其中17,822名來自內地,4,410名來自亞洲其他地區,823名來自其他國家。最受非本地學生歡迎的學科是理科(6,368人)以及工程及科技(5,802人)。

李家超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表示,作為吸引專業人才和鼓勵更多人才留港的措施之一,政府將取消對非本地學生的兼職限制。他還宣佈了與內地跨境大學合作的幾個長期項目,其中包括成立一個研究第三代半導體的微電子學院,以及推動香港與鄰近深圳的研究項目。

目前,香港大學的海外畢業生中只有1%選擇留下,而香港正與其他亞洲國家競爭吸引頂尖畢業生。取消兼職工作限制的措施將試行兩年,預計將惠及超過35,000名學生。

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特首李家超進一步闡述了這一計劃。他表示,政府在打造「留學香港」品牌的過程中,將努力舉辦國際教育會議和展覽,並鼓勵本地專上院校加強與全球院校的合作與交流,提升「港學」品牌在全球的知名度。通過提供獎學金和其他獎勵措施,政府將吸引更多海外學生,特別是來自東盟和「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來港就讀。

畢業生住宿問題一直是政府和大學關注的重點。房地產中介聲稱,目前私人學生公寓市場僅能容納0.4%的在校生。他們預計,在未來四年內,香港專上院校的學生宿舍不足,將導致額外22,300個床位需求轉移至私人住宿市場。

李家超在報告中提到,政府將推出一項試點計劃,簡化規劃、土地和建築申請的審批流程,鼓勵市場以自資形式將酒店或其他商業建築改造為學生宿舍,從而增加宿舍供應。他補充道:「政府亦將根據市場需求,提供合適地塊,供私人機構興建新宿舍。發展局下設的項目發展促進辦公室將為這些項目提供一站式咨詢和協調服務。」

總的來說,李家超的施政報告充滿信心,提出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計劃,以配合香港向世界領先的高科技中心轉型。外國學生從香港大學畢業後,不僅能在香港、粵港澳大灣區及內地獲得工作經驗,還可在返回原籍國前積累寶貴的職業履歷。擁有世界知名大學的學歷以及在全球最快速發展的經濟體之一的工作經驗,香港畢業生前途光明。




彭仕敦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彭仕敦/香港政府新聞處前總新聞主任

美國高層簡直是種族歧視!副總統萬斯(JD Vance)竟以如此貶義的語氣稱呼中國人為「鄉下佬」。

萬斯的傲慢在去年九月開始顯露,當時他指控海地難民偷竊並食用寵物,這一說法被廣泛質疑。今年3月1日,他更在白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當著全球媒體爆發言語衝突,要求對方「應更明確表達對美方援助的感謝」,遭澤連斯基反駁指已多次公開致謝。

引發此次風波的言論,源自萬斯在霍士新聞節目《Fox & Friends》中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辯護時稱:「我們從中國鄉下佬那裡借錢來購買這些中國鄉下佬製造的東西。」

他對美國最大貿易夥伴是多麼粗魯和不尊重。值得關註的是,儘管萬斯妻子為印度裔,其言論仍反映潛藏的種族主義思維。萬斯和他在白宮的同夥們是政客,而非官僚。他們追求聲音片段和媒體曝光來提升自己的形象。

他讓美國公眾感到尷尬,幾乎所有主流媒體都譴責他的言論。畢竟,他是美利堅合眾國的副總統,這個職位應該受到尊重。

美國流行新聞網站BuzzFeed標題「萬斯「中國鄉下佬論」突破下限 網民怒斥令國家蒙羞」。報道指出相關影片在網絡瘋傳後,已升級為外交層面爭議。報導評論道:「萬斯副總統若說有何『建樹』,便是成功令美國國際形象蒙羞。」

霍士新聞報導,當週二被問及萬斯的評論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這位副總統說出這樣無知又缺乏禮貌的話,令人詫異,也讓人感到悲哀。」

林劍說,萬斯的言論引起了中國公眾的反應,他們對萬斯的行為感到憤怒,並補充說萬斯的言論顯然帶有一定程度的仇恨和傲慢。南非《金融世界》引述調查指,近八成中國受訪者支持禁止萬斯入境,多國輿論亦對其言行表示失望。「在這樣的言論之後,可以肯定的是,美國副總統在中國民眾中是一個不受歡迎的人物。他是否會收回這樣的言論或解釋他的意思,還有待觀察。」

中國人民以勤勉著稱,提供優質商品及服務的能力廣獲國際認可,且定價極具競爭力。植根於傳統與創新融合的中國職場文化,往往令西方社會難以充分理解——盡管工作與生活平衡模式因行業而異,但敬業精神始終貫穿各領域。 

在企業運作層面,團隊協作與和諧共處備受重視,而尊重層級的文化亦根深柢固。值得注意的是,構建人脈網絡被視為商業成功的關鍵要素,勤勉作風更被公認為中國勞動者的顯著特質。

這是萬斯和他的同夥們未能理解的。他們不是鄉下佬!

萬斯的爆炸性言論是在徒勞地解釋特朗普的全球關稅懲罰時發表的。這些關稅對中國輸美商品可高達104%。

中國去年的總出口達到3.575萬億美元。其中14.7%(5,249億美元)出口到美國,8.1%(2,914億美元)出口到香港(排名第二)。去年中國從美國的進口已降至1,435.4億美元。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