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了將香港打造成國際大學生中心的計劃,今年他兌現了承諾。
在《2024年施政報告》中,李家超表示,政府致力於將香港發展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他指出,這將通過一系列措施,完成一個全面計劃,吸引更多人才來港。
李家超發表此言論之際,正值《泰晤士高等教育》發佈最新的世界大學排名,香港城市大學被評為全球最國際化的大學。香港大學排名全球第六,香港科技大學第九,香港理工大學第十。這些排名無疑又一次反駁了所謂的「香港末日論」。
其他香港大學還包括香港中文大學(第十三)、香港浸會大學、嶺南大學和香港教育大學,這些院校均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此外,香港還有三所自資大學:香港樹仁大學、香港恆生大學和聖方濟各大學。
為保持這一發展勢頭,政府斥資3,000萬美元推出了「留學香港」品牌,供本地大學用於吸引外國學生來港。該網站
(https://www.studyinhongkong.edu.hk/en/hong-kong-education)涵蓋了有關香港和大學生活的所有信息,包括資金、住宿以及各大學的詳細介紹。
網站甚至邀請國際學生畢業後留在香港工作,並提供了鏈接和建議,幫助他們找到各大獵頭公司發佈的頂尖人才職位。
這與香港作為科技中心的快速發展相契合。北部都會區的開發以教育和科技為重點,必將大幅增加對學生人才的需求。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指出:「政府已在北部都會區預留超過80公頃土地,用於建設北部都會大學城,並將鼓勵本地專上院校與內地及海外知名院校靈活創新地推出更多品牌課程、研究合作及交流項目。我們將在規劃過程中保持彈性,促進學生宿舍的發展。我們計劃在2026年上半年公佈《北都大學教育城概念發展綱要》。」
根據教資會的數據,2023/24學年,約有100,786名學生就讀於教資會資助的課程,其中約23,097名為非本地學生;其中17,822名來自內地,4,410名來自亞洲其他地區,823名來自其他國家。最受非本地學生歡迎的學科是理科(6,368人)以及工程及科技(5,802人)。
李家超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表示,作為吸引專業人才和鼓勵更多人才留港的措施之一,政府將取消對非本地學生的兼職限制。他還宣佈了與內地跨境大學合作的幾個長期項目,其中包括成立一個研究第三代半導體的微電子學院,以及推動香港與鄰近深圳的研究項目。
目前,香港大學的海外畢業生中只有1%選擇留下,而香港正與其他亞洲國家競爭吸引頂尖畢業生。取消兼職工作限制的措施將試行兩年,預計將惠及超過35,000名學生。
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特首李家超進一步闡述了這一計劃。他表示,政府在打造「留學香港」品牌的過程中,將努力舉辦國際教育會議和展覽,並鼓勵本地專上院校加強與全球院校的合作與交流,提升「港學」品牌在全球的知名度。通過提供獎學金和其他獎勵措施,政府將吸引更多海外學生,特別是來自東盟和「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來港就讀。
畢業生住宿問題一直是政府和大學關注的重點。房地產中介聲稱,目前私人學生公寓市場僅能容納0.4%的在校生。他們預計,在未來四年內,香港專上院校的學生宿舍不足,將導致額外22,300個床位需求轉移至私人住宿市場。
李家超在報告中提到,政府將推出一項試點計劃,簡化規劃、土地和建築申請的審批流程,鼓勵市場以自資形式將酒店或其他商業建築改造為學生宿舍,從而增加宿舍供應。他補充道:「政府亦將根據市場需求,提供合適地塊,供私人機構興建新宿舍。發展局下設的項目發展促進辦公室將為這些項目提供一站式咨詢和協調服務。」
總的來說,李家超的施政報告充滿信心,提出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計劃,以配合香港向世界領先的高科技中心轉型。外國學生從香港大學畢業後,不僅能在香港、粵港澳大灣區及內地獲得工作經驗,還可在返回原籍國前積累寶貴的職業履歷。擁有世界知名大學的學歷以及在全球最快速發展的經濟體之一的工作經驗,香港畢業生前途光明。
彭仕敦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