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將盡,大家都對明年投資策略感猶豫,特朗普將在1月20日出任美國總統,事先張揚會對中國產品再加徵10%關稅,中港股市反應不大,但未知中美貿易戰將來點玩,所以市場忐忑不安。
傳統而言年尾雖有粉飾窗櫥,但由於基金經理已放假,所以波動不會太大。到新年開始,基金開展新一年帳目,會較積極買貨,在差的年頭會升幾天,好的年頭會升幾個月,完成上半年的升幅。但今年有特朗普2.0的因素,股市後續方向相當難測,我就覺得,在一年剛開始時不要太看好,但特朗普關稅殺到時也不要太看淡,等特朗普跌市。
阿爺對特朗普回朝早有準備,估計中美貿易戰打得愈厲害,中港股市大幅下滑時,阿爺必定回出硬招放水救市,到時股市又會回升。說到底,股市主要睇錢,不是睇經濟基本因素 ; 甚至若阿爺放水多,經濟基本因素也將因而改善。 所以未來一定是危機與機遇並存,不要看得太淡,待跌候低吸納,可能是較佳策略。
睇返今年恒生指數在10月國慶後一度炒上近23000點,之後急速回吐,最近這兩三個月,恒指在19000至21000之間徘徊,未來若大市插低至19000左右,可以考慮吸納,搏不單反覆回升,還有機會向上突破。
這種市道有兩大類型股份,一種是穩陣股,阿爺一直大力推動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甚至有內地股民指阿爺是挾著大股向上,令A股指數不要跌得太厲害,之前如巨型石油股如中海油(0883)升了一浸,其後隨油價回落,之後電訊股如中移動(0941)又接力向上,今年下半年開始四大內銀股發威,即使指數唔得,但四大內銀股無論H股還是A股,都見近年高位,其中特別是體積最大的建設銀行(0939)及工商銀行(1398)表現最理想,建行已創逾3年高位,見6.5元,看來有機會反覆上衝7元水平。工行也創5.19元的逾2年高位,未來將上試5.5元高。
建行一年圖。
工行一年圖。
工行、建行這類穩陣大股,阿爺要撐指數,也會反覆向上,所以是穩陣派首選,特別是兩行派息豐厚,現在更派中期息 ; 建行現價息率有6.8厘,工行有6.5厘,即是大市回調,持股收息也有防守性。
第二類是增長股,中國的電動車及電話市場都相當理想,本來買電動車股首選電動車股王比亞迪(1211),但比亞迪受制於股神仍持有大手貨源,高位不斷套現,往往升至320至330元高位就下插,難以大幅突破。反而身兼造車和電話的小米(1810),就表現強橫,沒有股神沽貨壓力,現價34.15元已創逾3年新高,來年相信會上衝2021年1月的35.9的高位,上試40元的目標。
小米一年圖。
小米旗下尚有金山軟件(3888)和金山雲(3896),當中以金山雲近期升勢最誇張,今日一度飆逾44%,見6.7元歷史高位,收6.38元,單日大升38%。主要炒同系小米會大幅擴大使用金山雲的服務。
金山雲一年圖。
金山雲食正同系小米汽車及小米手機等的生態概念,預計集團內部的雲需求服務將大幅增加,因而反覆炒上,預計來年小米系仍是熱炒板塊。當然炒得勁風險高,買入要定止蝕位。未來一年是風高浪急的一年,但投資者最怕無波動,有波動就有搵食機會。
(陸羽仁《金融High Tea》專欄,逢周一至五,在「石榴台」獨家發布,歡迎您訂閲石榴台收睇)
陸羽仁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中美貿易戰開打後,港股表現回暖,恒指不跌反升,返上21000點水平,不過若不緊跟股市,只看指數,就會覺得大市還未到去到10月的高位23000點,認為這種市況仍然乏味。但密切留意股市,就會發覺部份紅色股份升幅相當厲害,我稱之為「反貿易戰式升市」,上升集中在紅色股份,特別在中國領先世界或大力追趕外國高技術類公司。
過去10年美股升港股不升,大家都覺得中港股市唔得,但其實美股上升主要因為美國政府放水,先是聯儲局印錢,然後是政府加大財政開支派錢,巨量資金投入市場,水漲船高,股票大升,科技股炒個不亦樂乎。 反觀中國信自己一套,不想大水漫灌,主要把資源投放在發展關鍵行業,最後「新三樣」- 電動車、鋰電池及太陽能做出極佳成績,但股市表現麻麻,搞到股民怨聲載道。
但如今變局來了,特朗普再次上台,擺明要大幅增加中國關稅,中美開打貿易戰,若按以往狀況,股市跌完可以再跌,可以無底下跌,1997年金融風暴就係咁。這樣不但影響人民齊心打貿易戰的信心,還會造成香港和內地的金融危機。所以阿爺去年9月底開始變招,推出一系列支撐經濟行動,包括放水支持股市,內地和香港股市就這樣慢慢升起來了,特別紅色股最有表現。
如果說過去兩年阿爺主要支持國企大股,如中移動(0941)或巨型內銀股如建行(0939)或工行(1398)的話,今趟上升就擴散到中國想大力支持的行業。去年年中我推介的小米(1810),年底推介的中芯(0981)、聯想(0992)、吉利(0175),都是這些重點行業。
這次升市有相當大的政策市味道,也超越了傳統的市場邏輯,以中芯為例,有中環茶友聽完陸羽仁講去年底在25元入市,今年去到35元,按正常邏輯已可收割,但中環茶友沽出一半後,發覺中芯仍狂升不止,沽完想等回吐再回補都來不及,另一半就揸住不敢再沽。中芯周五上衝至49.15元的8年高位,收市回吐至46.65元跌2.6%,但仍然處於大漲小回格局。
中芯一年圖。
中美貿易戰其中一個核心是中國需要芯片自足,從2018年到現在,中國一定程度上已發展出自己的芯片製造實力,特別在28納米或以上的成熟芯片方面。這類別的芯片,中芯在全球的市佔率已達20%,未來中國大力鼓動國產替代,鼓勵國內的手機、汽車、及其他的製造商,多用國產芯片,所以中芯進一步發展既是國策,亦希望培養出另一隻台積電。
當然,在電動車領域就百花齊放,無論比亞迪(1211)、吉利或小米,只要做得好,阿爺都會大力支持,不一定是國企。另一波、由深度求索(Deepseek)大模型掀起的炒中國人工智能熱浪,更是蜂擁而來,主角深度求索並無上市,國內就大炒相關概念股,香港的人工智能和機械人股也炒得不亦樂乎,半新股地平線(9660)近日開車,周五再升10%收6.04元。
地平線半年圖。
即使之前像死了的阿里巴巴(9988),最近推出打入世界前列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股價如突然睡醒,從80元一直抽上,周五升1.5%到100元。按傳統智慧,阿里巴巴股東見股價升番不少,應馬上沽清,但現在的市場不一定跟傳統智慧,所以很多朋友問我,揸了這隻或那隻股票沽不沽好,我的建議都是想沽只沽一部份,無須太急全數沽清。
阿里巴巴一年圖。
總的而言,在這個貿易戰升市中,阿爺有大水支撐股市,我覺得單是港股,特別是紅色股復甦時,股價仍然不貴。股市就是這樣,跌時個個話你無得救,到股價升就有人信,當港股升至一定程度時,無論美國政府如何唱衰,外國投資者都會返來炒港股,因為唔炒就笨了。
(陸羽仁《金融High Tea》專欄,逢周一至五,在「石榴台」獨家發布,歡迎您訂閲石榴台收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