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在矛盾中創新前進

博客文章

在矛盾中創新前進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在矛盾中創新前進

2025年01月10日 18:30

全國港澳研究會昨日就國家主席習近平上月的澳門講話,舉辦專題研討會。中央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會上呼籲港澳要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勇於打破條條框框」。夏主任強調的「打破條條框框」,值得細味。

習主席在澳門回歸25周年訪澳的時候,提到港澳回歸以來的經驗告訴我們,繼續推進「一國兩制」實踐要好好把握4條規律。

第一,要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力,始終堅持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高於一切,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任何時候不能動搖;堅持兩制差異,鑒定不易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的高度方針,確保不走樣不變形,不動搖。

有人認為,一國主權和兩制差異本身就有矛盾,堅持一國就搞不好兩制。但中央顯然不同意這種觀點。

習主席提到的第二點,是要維護高水平安全,維護高質量發展。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維護安全、推動發展都要堅定不移。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安全祥和局面,集中精力拼經濟、謀發展、搞建設,塑造新動力、新優勢。

有人不能掌握安全和發展的關係,認為現在由治及興了,不要再講那麼多國家安全,因為愈講得多國家安全,美西方就愈不接受我們,就沒有辦法搞經濟了,這種觀念在香港相當流行,中央自然絕不同意。或許在中美關係仍然和諧的時候,靠美國謀發展無大問題,但在如今中美嚴重角力的形勢下,還想單靠美國搞發展就有相當大的難度了。

習主席說的第三點是,要發揮獨特優勢,強化內聯外通,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提升全球影響力,讓港澳國際大都市的品牌更加靚麗,深度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更好扮演橋樑角色。

有人認為內聯和外通是有矛盾的,認為如果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就等於放棄了香港的國際格局。中央當然亦不同意這種思想。

四,習主席說要弘揚核心價值,促進包容和諧,傳承愛國愛港、愛國愛澳核心價值,凝聚一切積極力量,劃出海內外支持一國兩制事業的最大同心圓。

亦有人認為,要弘揚愛國愛港的核心價值,就難免要注重國家安全,那就不能和反對派大和解,就不能和反政府的年青人搞和諧。中央亦不同意這些思想,認為愛國愛港和包容和諧是可以齊頭並進。

看完習主席說的四個「一國兩制」核心要義,有些人生吞活剝、瞎子摸象、口講支持,內心卻充滿矛盾,主要原因是對國家的思維沒有深入的了解。其實早在改革開放之初,中央都經常說「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例如1982年4月10日,鄧小平就曾經說過「我們要有兩手,一手是堅持對外開放和對內搞活經濟的政策,一手就是堅決打擊經濟犯罪活動」。

有人認為從表面看,對外開放、改革經濟自然就會有很多違規行為,正所謂水清無魚,要堅持打擊經濟犯罪,就很難搞活經濟。

這就是夏主任講的「條條框框」。中國的發展經驗告訴我們,她經常會提出表面看似矛盾的要求,但是最後要兩個目標都同時達到。我們要打破慣性思維。

或許可以回歸到哲學的層面,中國式的社會主義源自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則源自黑格爾哲學。黑格爾哲學提出的辯證法主要有三個階段,「正」、「反」和「合」。先有一個正的概念,亦同時有一個相矛盾的反的概念,最後兩個概念的調和到第三個概念,即合的階段。辯證法指出,這個世界的一個特徵,就是矛盾永遠存在。而馬克思就將辯證法加入唯物主義,認為要在實踐當中透過科學的方法,將矛盾統一起來。這個矛盾統一的過程並不是純粹主觀唯心認定,而是透過實踐優化發展出來。

將這套哲學引伸到現實的國家發展當中,其中一個應用場景,兩個看似矛盾的目標,但是要同時達成。中央對香港既有軟的一套,亦有硬的一套,一手硬、一手軟,但是抓下去的時候兩隻手都同樣硬。香港既要堅定維護國家安全,維護國安只有進行式,沒有完成式。但你不要告訴中央,要維護香港的國家安全,香港的經濟就不能繼續發展,中央不信這一套。

另外,中央亦要求香港內聯外通,一方面要和內地融合,配合國家發展大局,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另一方面亦要對外聯通,令香港成為一個更加重要的國際城市,成為國家聯通世界的窗口。你亦都不要告訴中央知道,這兩件事互相矛盾,不能同時做到。國家搞的一帶一路倡議,就是在美西方打壓聲中,做出巨大的成果。

夏主任提到「大灣區一體化」概念,將北部都會區、河套與前海、南沙及橫琴並列,視為推進大灣區一體化的合作平台。你也不要說搞「大灣區一體化」不能同時對外聯通。

如何統一矛盾,如何實現這個統合的過程,是要在實踐中慢慢探索,既無經典亦無成規。中央不相信這個世界有難事,再難的事情,只要團結一心努力拼搏,就有機會做得到,我們國家過去40年亦是從一窮二白中走出來,香港坐擁巨大資源,有非常優越的地理位置,有國家的海量支持,縱使前路崎嶇困難,但只要咬一咬牙,最後目標一定能夠達到。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國「見頂論」的鼓吹者應該感到羞恥

2025年01月09日 18:29 最後更新:23:48

新年到來後,去年的經濟數據陸續出籠,中國經濟的整體表現令唱衰者大跌眼鏡。

其中一個提出這個問題的,是英國經濟學家、前英國倫敦經濟與商業政策署署長羅思義。他說,中國2024年前3季度GDP同比增長4.8%。唯一的疑問是第4季數字出爐後,中國全年GDP增速是會達到5%還是略低於5%。不過不管結果如何,中國2024年GDP增速將遠遠高於美國。美國第3季GDP年增2.7%,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按前3季數據預測,美國全年GDP增速將為2.8%。

羅思義說,那樣問題就來了,在2024年報道「中國見頂論」的西方記者,到底是有意或無意的騙子,還是純粹為了宣傳而淪為「標題黨」?不管如何,他們都應該為自己感到羞愧。

中國經濟穩定增長和低通脹有關,剛公布的2024年中國全國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上漲0.2%,和對上一年的漲幅持平。另外觀察企業所有工業產品出廠價格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2024年下降2.2%,降幅較對上一年收窄0.8個百分點。內地可以說是處於通縮的邊緣,CPI不高一方面顯示消費市場仍然疲軟,但另一方面,低CPI亦顯示居民生活的壓力不大。

相對地看美國的通脹,美國仍未公布全年數字,但是11月的CPI同比上升2.7%。不要忘記美國在2021和2022年經歷超高的通脹浪潮,在2022年7月美國的通脹升上9.1%的高峰,現在通脹雖然回落,但上升了的物價仍在高位沒有回落。去年11月美國大選期間,香港媒體到當地採訪的時候,美國人就抱怨過去4年一包糖的價錢變了3倍,他們的生活艱難。雖然美國的高通脹令經濟熱度持續,看似經濟韌性很強,但是人民生活的痛感亦同樣地強。中國的低通脹對經濟有壓抑作用,但是以生活成本而言,中國人顯然享受低物價的好處。

特朗普行將上台,外界關心他會和中國大打貿易戰,最近很多朋友都和我談起一個問題,問中國是否能「頂得順」。我說以中國的經濟實力,不會頂不順。特朗普的貿易戰打得愈響,中國回應的力度就愈大。其中一個手段就是放鬆銀根支撐經濟。人民銀行早已說過,會擇機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和降低利息。要擇的時機當然是特朗普上台之後、向中國進攻之時。其實人民銀行工具箱裏還有大量工具可用,當然最強勁的工具就是量化寬鬆,大量印鈔放水支撐經濟。

美國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後,已經完全示範了天量的量化寬鬆,這亦令美國國債從2008年10萬億美元,升至現在36萬億美元的關鍵原因。很多人說美國創新能力很強,美國自己印錢買回自己發的國債,美國在印錢放水的創新能力,的確是非常之強。

有美國這個樣板在前,中國在有必要時亦可以大量量寬。天量放水的最大的敵人是通脹,因為如果大放水的時候遇上高通脹,通脹會全面失控。為了控制通脹,只能停止放水,這是一個兩難題。但如今中國只有0.2%的通脹,擔心的是通縮,必要時有巨大的放水空間。

結論是不要受美國的宣傳干擾,覺得國家的經濟很弱,覺得中國面對美國貿易戰撐不下去,覺得香港經濟亦會崩潰。阿爺正在全方位部署,拉好架式,全面迎戰特朗普上台帶來的衝擊。阿爺過去不放水,是「非不能也,實不為也」。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