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來中國過大年!春節文化「圈粉」老外

博客文章

來中國過大年!春節文化「圈粉」老外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來中國過大年!春節文化「圈粉」老外

2025年01月31日 10:41 最後更新:10:55

現在「過大年」已經不只是中國人的事,不僅海外興起「春節熱」,還有越來越多外國友人來到中國過春節。

《新華每日電訊》報道,不少人到上海的「打卡」首選是外灘。最近,來自南韓、日本、巴西、意大利等許多國家的遊客到外灘遊覽,還在網絡上分享他們的旅遊心得。年初一,法國遊客琳達特地到外灘「打卡」,她說:「選擇春節來這裡看看,是因為許多朋友說這裡最有節日氣氛。果然,看到很多人都穿著紅色的衣服,還有人佩戴傳統飾品,非常喜慶!」

春節申遺成功,大家更加願意了解和參與這個盛大的節日。贊比亞小伙傑夫說:「我很喜歡過中國春節,在我的老家很多人也會穿中國新年的衣服,代表著辭舊迎新,是一件非常積極向上的事情。」

從144小時到240小時,中國不斷優化免簽政策、提高入境效率,並完善移動支付等服務舉措,不僅絕大多數景點免預約,出行、購物也讓人感到賓至如歸。

在充滿江南韻味的豫園商城地區,漫步在回廊與亭台之間,可品味江南文化的靈秀與雅致,難怪令外國友人流連忘返。春節申遺成功後,外國遊客對春節民俗更感興趣了,春節納福、張燈結彩、紅紅火火,有的遊客還學會了幾句吉祥話。

來自德國的卡拉說:「在豫園買了很多年俗創意產品,可以給朋友帶去中國春節的祝福。」談到免簽政策,她表示這對外國遊客了解中國是件好事,可能不少遊客是因為便利而來,但來了之後就越發喜愛這裡了。

豫園股份副總裁胡俊傑介紹,豫園商城地區年客流量一般是4000萬到4500萬人次,初步估算今年春節期間,外國遊客的比例將增長近20%。一個突出的變化是,過去外國遊客多是走馬觀花,現在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消費力。他們對豫園燈會、漢服妝造、特色餐飲、文創產品非常感興趣,背後是對中國文化的喜愛。

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結合,讓外國友人感歎「時空穿越」「不可思議」,「魔都」的魅力引人入勝,也讓更多外國遊客從上海出發開啟中國深度遊。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樓嘉軍說,這一波入境遊的突出特徵是年輕化,他們觀察中國的視角更加多元化,傳播渠道則呈現國際化,我們的城市風貌、街區風情、居民生活方式以及國家的建設成就等都是最直接、最生動的展示,吸引外國遊客去發現中國美。

在上海虹橋火車站,來自意大利威尼斯的亞歷山德羅正準備乘坐高鐵前往濟南過年。今年春節,他想到外母家學會包餃子。

阿根廷遊客瑪麗亞表示,中國高鐵實在太方便了,她已經坐了一百多次,這裡的服務和組織都很完善,去哪裡都很快捷。

一些外國遊客對中國風景名勝、地域風情的了解令人驚歎。去蘇州看園林、到重慶吃火鍋、去普洱採茶……這些遊覽線路已經列入暢遊中國的攻略裡。

春秋旅遊副總經理周衛紅說,現在入境旅遊團來中國的時間在拉長,以前10天左右,現在大都在12天至15天。一方面中國可看的地方太多,另一方面他們也願意沉下心來,對中國的文化、風光進行深度了解。

細細品味外國人的「文化中國行」,有中國獨特的歷史人文,更有國際相通的共同價值。來自俄羅斯的颯紗了解春節申遺成功後,十分興奮,她說喜歡「中國年」中的「美好寓意」,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吉祥如意的祝福與自己的家鄉是一樣的,這種美好應該傳遞給世界。

在中國過大年,這些外國友人愛上了中國傳統文化,愛上了中國的現代化城市,亦喜愛熱情真誠的中國人。通過春節這個窗口,傳統文化與開放包容相融合,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的精彩。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在中美因關稅問題關係持續緊張之際,75歲的共和黨人珀杜(David Perdue)正式獲美國參議院以67票贊成、29票反對,確認為新任美國駐華大使。

美媒報道,珀杜在本月初的確認聽證會上將中美關係稱為「21世紀最關鍵的外交挑戰」,承諾以「細致、跨黨派且具戰略性」的方式應對。然而,作為特朗普的長期盟友,珀杜強調對特朗普的「忠誠」,並採取強硬對華立場,無端指責中國對世界秩序構成威脅,聲稱中國在與美國進行「新型戰爭」。他還重覆特朗普政府在芬太尼問題上的甩鍋說法,稱限制中國前體化學品出口是他上任後的首要任務之一。盡管言辭強硬,珀杜也表示希望尋找中美「利益契合點」,構建「更良好、更安全的合作關係」。

珀杜。AP圖片

珀杜。AP圖片

珀杜擁有40年國際商業經驗,曾在香港和新加坡生活多年。2024年12月5日,特朗普宣布提名珀杜擔任新一屆美國政府的駐華大使,稱其亞洲經驗將有助於「維護地區和平」並與中國建立「富有成效的關係」。

與前任職業外交官伯恩斯不同,珀杜的職業生涯主要在商界,曾在莎莉集團、銳步和達樂等企業擔任高管。2014年,他首次進入政界,當選佐治亞州參議員,2015年至2021年任職,2022年競選州長失敗。珀杜長期支持特朗普,甚至推廣所謂2020年選舉舞弊的說法。據美聯社,他曾因將工作外包至中國而受批評,但如今他積極擁護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強調保護美國安全與經濟利益。

珀杜的立場轉變引人注目。《政客新聞網》分析,他早年作為參議員時支持改善對華貿易關係,曾被視為「親華派」,但近期轉為鷹派,與特朗普的強硬路線一致。《國會山報》指出,在特朗普首個總統任期內,珀杜還對中國處理香港事務表示理解,同時呼籲更精準的關稅措施。

分析人士對珀杜緩和中美關係的前景表示懷疑。清華大學國際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周波對《政客新聞網》表示,在當前激烈對抗下,珀杜的任務「極為艱難」。奧巴馬時期的駐華大使鮑卡斯建議,珀杜需展現對中國的尊重,同時堅定表明美國不會被「欺負」。路透社援引分析稱,特朗普政府的對華外交事務主要由他本人及財長、商務部長等高層主導,珀杜的影響力可能有限。

然而,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孫韻則認為,在關稅戰背景下,珀杜上任剛好有利於建立「可靠的溝通渠道」。

結論就是珀杜需要在特朗普政府的強硬政策框架下,平衡對華鷹派立場與尋求合作的可能性,因此難度不小,而且他能否在緩和中美關係中扮演重要角色亦很成疑問。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