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高山道的社區客廳星期二(4月1日)起開放,為期3年,為九龍城區劏房戶提供服務,開放時間為每日早上11時至晚上10時。

陳國基(中)和孫玉菡(右)參觀社區客廳的閱讀角。政府新聞處圖片
項目分為兩層,面積共4000多平方呎,設有共享生活空間,涵蓋社交空間、煮食和用膳區域、洗衣乾衣設備等;另外亦會提供社區支援和「積分銀行」服務,讓居民透過義工服務轉化為積分,達到指定分數換取生活用品和食物。

陳國基(右一)在兒童遊樂區與受惠人士交流。政府新聞處圖片
項目由社區關愛協會、九龍婦女聯會和九龍社團聯會社會服務基金3個地區團體合作營運,新鴻基慈善基金提供場地。

陳國基(右四)、孫玉菡(右三)、郭基泓(左四)、潘伯傑(左三)、劉焱(左二)、杜永恒(左一)、楊永杰(右二)和九龍婦女聯會會長陸海(右一)在開幕儀式後合照。政府新聞處圖片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致辭說,項目預計可為至少500個劏房戶、每年8萬人次提供服務,又指九龍城區內有較多劏房家庭,相信連同之前已投入運作的紅磡和土瓜灣項目,可發揮協同效應,共服務23萬人次。

陳國基在典禮上致辭。政府新聞處圖片
陳國基又指,社區客廳的設施可成為劏房戶住所的延伸,加上留意到項目有較多的少數族裔使用者,項目有助推動共融社會。他說,仍然有其他社區客廳項目在商討當中,有3個位於太子、深水埗及馬頭角的社區客廳,預計今年內推出,今年底全港社區客廳數目將增至9個,服務容量較去年上升逾125%,共服務4千個劏房户,全年服務61萬人次。

陳國基(中)和孫玉菡(右)參觀社區客廳的閱讀角。政府新聞處圖片

陳國基(前排右四)、孫玉菡(前排左三)、郭基泓(前排左四)、潘伯傑(前排右三)、劉焱(前排右二)、杜永恒(前排右一)、楊永杰(前排左二)、九龍婦女聯會會長陸海(前排左一)與其他嘉賓及參加者合照。政府新聞處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