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為了打擊匈奴,除了直接出兵外,亦派出使者出使西域,籠絡其他外族,希望可以共同出兵牽制匈奴。
張騫出使西域的壁畫 (網上圖片)
這個外交重任便交予張騫,他找來一名匈奴人甘父做嚮導。一行百多人,浩浩蕩蕩出發。很不幸,張騫的隊伍在祁連山附近遭匈奴的騎兵俘虜,並軟禁了。
點擊看圖輯
張騫出使西域之行,促進中原與外面世界的交流,意義重大。(網上圖片)
張騫從西域引入不少美味的水果來到中國。(設計圖片)
張騫的使命感很重,沒有忘記要完成自己的使命,無時無刻都想辦法逃出匈奴國。經過了十年的光陰,終於等到了這一天。他和一眾隨從,趁匈奴的守衛不留意,成功逃脫了。
張騫兩度出使西域示意圖 (網上圖片)
攀山越嶺,經過酷熱沙漠,歷盡艱辛,終於到了西域的大宛王國。得到大宛國王的幫助,張騫走訪了很多西域國家包括康居、大月氏等,很可惜,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願意與匈奴作戰。回程時雖然已繞路而行,但仍遭匈奴人逮住。囚禁一年後逃脫,但回國時,已只剩下他和甘父兩個人了。
張騫出使西域之行,促進中原與外面世界的交流,意義重大。(網上圖片)
雖然完成不到主要的任務,但此行獲益不少。首先,張騫令到漢朝的影響力偏及西域各國,建立起密切的關係,其次就是他在旅程中,做了很多實地調查研究工作,留下了很多珍貴的古地理和歷史資料。
張騫從西域引入不少美味的水果來到中國。(設計圖片)
到了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時,由於掌握到更多資訊,旅程變得順利很多。雖然這次仍未和西域各國聯盟打擊匈奴,但張騫的出使,在民族交流史上開闢了新紀元。中原人士開始認識到西域諸國,東西方的商人們紛紛沿著張騫探出的道路往來貿易,引進了汗血馬、黃瓜、葡萄、石榴、西瓜、胡桃等,成就了著名的「絲綢之路」。
「不堪回首」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唐朝戴叔倫所寫的《哭朱放》,當中有言:「最是不堪回首處,九泉煙冷樹蒼蒼。」不過我想大家對這個成語的認識還是出自於南唐後主李煜所創作的《虞美人》,當中一句「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可以說是隱含着數不盡的愁思啊!
李煜,世人又稱之為李後主。雖然他詩詞歌賦無一不精,可是他卻沒有一丁點的政治才能。在金陵登基後,平庸無能的他自然也就無心政事。在疏於理政之餘,李煜還喜歡流連後宮。他時不時便要與妃子們載歌載舞、飲酒作樂,臉上絲毫不顯活在亂世中的窘態。
喜歡流連後宮的李煜。(網上圖片)
李煜奢靡的生活終於在宋太祖趙匡胤成功纖滅南漢之時破滅了。當時趙匡胤舉兵南下,屯兵漢陽之舉都使李煜憂心似焚。他不僅先一步去除國號,改稱為「江南國主」,為的就是趙匡胤可以手下留情。只是趙匡胤並不領情,更是暗示李煜趕快入京降宋。不過李煜實在太害怕會命喪宋地,所以稱病不從。趙匡胤自然不會就此罷休,馬上以此為藉口征伐南唐。不消一年,宋軍就抵達長江北岸,直迫南唐都城金陵。
網上圖片
李煜本來以為宋軍懼水,難以渡過長江,所以就施施然地在宮中和道士們講經說法。沒想到一天李煜偶爾外出登城時,卻發現入目之處均是宋軍的旗幟。正當他急匆匆地想要召集援軍時,早就為時已晚。最後金陵城破,李煜也被迫投降,並押到宋代都城開封去。
一身白衣紗帽的李煜在朝廷上戰戰兢兢地接受趙匡胤的召見。儘管趙匡胤沒有痛下殺,卻有意侮辱他。他把李煜封為「違命侯」,以諷當初李煜托病不從一事。因此,哪怕李煜身居侯位,實際上卻是過着如囚犯一樣的生活。
在一個初春的晚上,李煜因難以緩解的愁思而難以入睡。正當他抬頭望月之時,當年在金陵時那紙醉金迷的美好回憶便湧上心頭。一想到自己從一國之君變成了階下囚,他便抑鬱不已。在這種心境下,他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虞美人》來表達對故國及宮廷生活的懷念。
後來這首詞傳到宋太宗的手上,但因為詞中那不加掩飾的故國之思激怒了太宗,所以太宗最後下令以「言論有罪」為由,毒死了李煜。(網上圖片)
後人從此提煉取「不堪回首」這個成語,指的是過去的事情想起來就很痛苦,因而不忍再去回憶;多數形容境遇或思想發生巨大變化後對往昔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