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護齒有道 剝智慧牙無有怕

生活事

護齒有道 剝智慧牙無有怕
生活事

生活事

護齒有道 剝智慧牙無有怕

2014年08月23日 05:25 最後更新:05:25

剝智慧牙的經驗雖非人人有,但那種「傳聞中的劇痛」實令人聞之色變。早前更有美國青年,因剝智慧牙而感染食肉菌致命。牙科醫生強調,若施術過程做足消毒及清潔,感染細菌的死亡率極低,只要認識智慧齒的正確護理方法,自可減少恐慌。

  

牙科醫生趙創波表示,因剝智慧齒而感染食肉菌死亡乃十分罕見的個案,「剝智慧齒受細菌感染的風險分直接和間接性兩種,前者主要是儀器不潔所致;後者是指手術後傷口受感染,例如進食了不潔食物,令傷口受細菌感染,又或病人本身口腔生狀況差,好像有牙周病,因而較易受感染。」趙醫生強調,香港持牌牙醫使用的儀器均應經過高溫、高壓消毒,同時手術時間一般於兩小時內完成,若超過兩小時,便要將個案轉介專科跟進,因手術時間愈長,感染細菌機會愈高。

  

智慧牙一般會在十六至二十五歲期間萌生,但實際萌生年齡因人而異。趙醫生指出,長智慧牙一般毋須特別護理,但日常護理必須正確及注意清潔。「智慧牙長得較入,一般較難清潔,建議可用牙,或專為清潔智慧牙而設、刷頭較細的牙刷來清潔。」不過,如果出現阻生問題,例如智慧牙橫向生長,又或只長出一半,造成牙齦發炎,引致牙冠周炎則須另外處理。「若果出現阻生,會增加蛀牙風險和牙齦發炎的機會,故有需要剝掉智慧齒。」趙醫生解釋。

  

剝智慧齒手術除可能令傷口受感染,還有以下其他風險,但趙醫生強調,手術出現以下情況並不常見,大家毋須過分擔心,有需要時應諮詢牙醫專業意見:

  1.影響神經線:由於下顎智慧齒很接近下顎神經線,有機會在動手術時觸及神經線,導致面部或唇部麻痹。若果觸及了舌側神經線,則有機會影響舌頭活動和味覺。

  2.下顎斷裂:若病人本身顎骨脆弱,例如長者,有機會導致下顎斷裂,但趙醫生強調此情況十分少見。

  3.鼻竇炎:上顎智慧齒位置鄰近鼻竇,進行手術時有機會將智慧齒推入鼻竇內,引致鼻竇炎。若發生此情況,醫生需要動手術從鼻竇拿出智慧齒。

香港牙醫學會表示,根據衞生署最新口腔健康數據,本港35至44 歲人口,患嚴重牙周病比率高達14.8%,近九成有3.1隻牙齒脫落,由此推算該年齡組別日後或增近49000宗認知障礙症個案。

健齒週2025

健齒週2025

為幫助港人及早處理牙齦及口腔問題,減低認知障礙症風險,學會本月底舉行「健齒週」活動,參與的牙醫將免費為全港市民提供口腔檢查、諮詢,以及按臨床診斷提供X光檢查服務,凡持有效香港身份證明文件的市民即可參與活動,所有的註冊牙醫以自願性質參與,診所外貼有活動的標貼。

健齒週2025

健齒週2025

在「健齒週」活動後,學會推出惠及長者的「牙科增值服務計劃」,由下月1日開始的6個月內,於同一位參與計劃的牙醫,接受包括牙齒檢查、洗牙、脫牙
及補牙等基層服務,自費或使用醫療券金額累計1000元或以上,牙醫即向該長者提供額外500元等額的牙科增值服務。

長者可於明年4月30日或之前,於同牙科診所接受任何牙科服務時使用,由牙醫發放的500元牙科增值服務只會記錄及適用於該牙科診所,而不會顯示在醫健通系統內。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