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五四運動百年 弱勢下強外交 顧維鈞辯詞精彩更向列強說不

歷史長河

五四運動百年 弱勢下強外交 顧維鈞辯詞精彩更向列強說不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五四運動百年 弱勢下強外交 顧維鈞辯詞精彩更向列強說不

2019年05月06日 10:00

顧維鈞沒有直接參與「五四運動」,但與「五四運動」密切相關。當時他是駐美公使、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團成員,在巴黎為「山東問題」與日本代表團激烈交鋒。1919年4月下旬,中國在山東問題上外交失敗,消息傳回國內,引爆了五四學生愛國運動。

1919年5月4日,北京十三所學校的三千多名學生,集會於北京天安門。 (網上圖片)

1919年5月4日,北京十三所學校的三千多名學生,集會於北京天安門。 (網上圖片)

五四運動以「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為主要要求,結果讓經手山東問題的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下台,更直接促成中國在巴黎和會拒絕簽署對德《凡爾賽和約》。「五四運動」可以說與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密切相關,顧維鈞在和會參與山東問題辯論,也對拒籤和約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更多相片
1919年5月4日,北京十三所學校的三千多名學生,集會於北京天安門。 (網上圖片)

1919年5月4日,北京十三所學校的三千多名學生,集會於北京天安門。 (網上圖片)

早年的顧維鈞 (網上圖片)

早年的顧維鈞 (網上圖片)

左起為駐英公使顧維鈞、駐美公使施肇基及大理院長王寵惠 (網上圖片)

左起為駐英公使顧維鈞、駐美公使施肇基及大理院長王寵惠 (網上圖片)

巴黎和會會場 (網上圖片)

巴黎和會會場 (網上圖片)

巴黎和會代表合影。二排右四為顧維鈞、右六為威爾遜,前排左一、左二為日本代表日本駐英大使珍田捨己、牧野伸顯 (網上圖片)

巴黎和會代表合影。二排右四為顧維鈞、右六為威爾遜,前排左一、左二為日本代表日本駐英大使珍田捨己、牧野伸顯 (網上圖片)

顧維鈞 (網上圖片)

顧維鈞 (網上圖片)

顧維鈞是為「五四運動」期間內政與外交互動的關鍵,他晚年時被問及搞了一輩子外交,最得意之舉是甚麼?他毫不遲疑地答道:巴黎和會。在他回憶錄中亦披露自己,如何使中國這個當時的弱國也有外交。

早年的顧維鈞 (網上圖片)

早年的顧維鈞 (網上圖片)

1918年12月4日,年僅31歲的顧維鈞上了開赴巴黎的航船,將作為戰勝國中國的全權代表,出席巴黎和會,商談對德國及其盟國停戰的和平條件。回憶錄中,他這樣描述期望:「和會是一次非同尋常的機會,中國可以藉此謀求某種程度的公平待遇,並對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所遭到的慘痛後果加以改正。」這其中,主要包括收回戰敗國德國在中國山東佔有的權益。

然而,和會尚未開始,中國代表團就接到通知,原定給予中國的五個席位被減至兩席。中國代表團再三努力,和會減至的兩個席位可派代表輪流參加。結果,中國外交總長兼代表團團長陸徵祥排第一,顧維鈞排在第二。

左起為駐英公使顧維鈞、駐美公使施肇基及大理院長王寵惠 (網上圖片)

左起為駐英公使顧維鈞、駐美公使施肇基及大理院長王寵惠 (網上圖片)

1919年1月27日,美國代表團顧問突然通報顧維鈞,邀請中國代表團出席「十人會」,是為操縱會議的英、法、美、日、意五大國的最高會議。之前,日本已提出由它繼承德國在山東的權益,當時中國代表團並未對此做專門準備,只好將時間推遲到28日,重擔即刻落在最年輕的顧維鈞身上。翌日,「十人會」會議上,山東問題是議事日程上的唯一問題。主席叫顧維鈞發言,他在沒用講稿情況下,談了半個多​​小時,雖然急切,但顧維鈞在回憶錄上表示他在思想上早有準備。

巴黎和會會場 (網上圖片)

巴黎和會會場 (網上圖片)

會上,顧維鈞承認中國的確在1915年和1918年簽訂協議,許諾日本將得到德國在山東的權益,但中國當時是被迫的,因此不應該履行。無論如何,任何有關德國所有權的問題都必須由和會解決。中國有權要求收回山東權益。

顧維鈞發言結束後,會場上掌聲連連。美國總統威爾遜、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英國外相貝爾福紛紛過來祝賀,法國總理克里孟梭稱讚他對付日本,有如「貓之弄鼠,盡其擒縱」之技能。不久後,顧維鈞的辯詞「中國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穌,中國不能失去山東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出現在多家重要報紙上,轟動整個歐洲。然而,他在回憶錄裡也說,聲明受稱讚是一回事,最終的結果又完全是另一回事。山東問題並未因顧維鈞的精彩演說,在和會上得到公平合理解決。

巴黎和會代表合影。二排右四為顧維鈞、右六為威爾遜,前排左一、左二為日本代表日本駐英大使珍田捨己、牧野伸顯 (網上圖片)

巴黎和會代表合影。二排右四為顧維鈞、右六為威爾遜,前排左一、左二為日本代表日本駐英大使珍田捨己、牧野伸顯 (網上圖片)

4月中旬,美國提出新方案,將山東暫交英、法、日、意、美五國共管,表示中國問題與世界有關,美國原無單獨處置之意,亦不能任他國獨為處置。該方案勉強通過不久後,意大利即退出和會,日本態度強硬起來。為避免和會最終破裂,威爾遜宣布如果日本能放棄它在山東的軍事權利,只保留經濟權利,他可以同意由日本得到山東權利。中國的主權,就這樣在威爾遜挽救國際聯盟下犧牲了。

顧維鈞 (網上圖片)

顧維鈞 (網上圖片)

談及顧維鈞在巴黎和會上的表現,著名民國史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汪朝光認為,顧維鈞能把握大勢,積極進取,在巴黎和會期間的外交交涉中,一方面有理有利有節,盡量爭取列強內部不同國家不同力量的支持,另一方面,適當向外透露交涉進展以及中國的態度,爭取輿論的支持,將中國在秘密外交中的不利,轉變為公開外交中的有利,從而成功地為中國贏得了有利的形象,最後勇敢對列強說「不」,這不僅沒有造成特別不利的結果,反而為中國爭取了時機,緩和了局面,並通過以後持續不斷的努力,最後收回了中國的權利。可謂是近代以來,中國在弱勢和不利地位下,通過外交努力挽回局面的經典一役。

往下看更多文章

猴子冥頑不靈 唯「殺雞嚇猴」警告之

2024年09月09日 20:00

「殺雞嚇猴」這個成語常見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姚雪垠所寫的長篇小說《李自成》,在第二卷第二十一章中有提及:「猜到皇上有殺雞嚇猴之意,心中七上八下,半天沒有做聲。」

在很久以前,有個耍猴戲的買了一只猴子,為下次表演在準備。新買的這猴子可機靈,一看就知道是受過訓練的。買牠的時候,明明一聽鼓聲就跳舞,一聽鑼聲就翻斤鬥,可到家後不管新主人如何使勁的敲鑼打鼓,猴子只會眨眨眼睛,紋絲不動地楞在原地,氣得那新主人暴跳如雷。

猴戲,又名猴子戲,泛指猴子或其他靈長類動物參與演出的表演藝術。(網上圖片)

猴戲,又名猴子戲,泛指猴子或其他靈長類動物參與演出的表演藝術。(網上圖片)

耍猴戲的自是不甘心,買牠回來就要用來表演,怎麼可以不聽指揮呢?他歪了歪頭,突然想起猴子是最怕見血的,只要見血就會嚇得全身軟化,想必到時教化牠就容易多了。於是,耍猴戲的連忙趕到市場抓了一只公雞,然後如法泡制的對著公雞敲打鑼鼓。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可是,公雞怎麽會演戲呢?它早就因著這震耳欲聾的鼓鑼聲嚇呆了,只見它蹲在地上動也不敢動,唯有從它一搧一搧的羽毛可窺見它的恐懼。耍猴戲的知道猴子在一旁看著,便直接抄起一把刀,一刀把公雞給宰了。溫熱的鮮血從公雞的脖子噴灑而出,還有幾點血沫子濺到猴子身上去。這一下可把猴子嚇壞了!由此之後,猴子就變得老老實實,一打鼓就跳舞,一敲鑼就翻斤鬥,一點兒也不敢含糊。

猴戲除了指真正由猿猴表演外,還用來比喻人們一些裝模作樣、流於表面的行為,有極大的負面含意。(網上圖片)

猴戲除了指真正由猿猴表演外,還用來比喻人們一些裝模作樣、流於表面的行為,有極大的負面含意。(網上圖片)

後人據此典故概括出「殺雞嚇猴」這個成語,其原義是殺雞給猴子看;比喻懲罰一個不相幹的人,來威脅另一個人。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