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夢四小花」合體!
TVB歌唱節目《聲夢傳奇》三料冠軍炎明熹(Gigi),近日與姚焯菲(Chantel)、鍾柔美(Yumi)和詹天文(Windy)密密接廣告、商演又拍劇,非常忙綠。日前拍竣主演劇《青春本我》後,四小花趁不用開工即相約到商場玩吓、輕鬆一吓。甫上到7樓空中花園,看到現場以炫目耀眼的聖誕裝置,打造出充滿浪漫氣息的「紫色空中花園」,平均年齡僅得15歲的她們即少女心大爆發,興奮到齊齊「嘩嘩」聲驚嘆!眾人率先跑到逾5米高的巨型聖誕扭蛋樹前打卡,童星出身的Yumi舞台經驗十足,面對鏡頭秒速「超模」上身,連環擺出多個靚Pose,之後又親自操刀幫大家影相,仲化身「小導師」教Windy擺出顯瘦及長腿Pose。
點擊看圖輯
左起:姚焯菲(Chantel)、炎明熹(Gigi)、鍾柔美(Yumi)、詹天文(Windy)
左起:姚焯菲(Chantel)、炎明熹(Gigi)、鍾柔美(Yumi)、詹天文(Windy)
Chantel表現雀躍,盡顯可愛少女味!
一向行型格路線的Gigi則表示,最愛掛滿紫色燈飾的20米長光影隧道,皆因充滿神祕感又帶點夢幻,戀愛零經驗的她說:「呢度最啱情侶打卡,雖然我仲未搵到男朋友,但好在有3個『聲夢』姊妹陪伴,仲幫我影咗好多靚相𠻹。」至於人稱「國民初戀」的Chantel,抱著「『紫』想同你過聖誕」霓虹燈牌,甜美笑容散發出陣陣「仙氣」;得悉現場設有DIY夢幻糖果吧,為食的她更即嚷着要夾糖,Chantel解釋:「我想整嚟聖誕送畀朋友啫,相信見到咁多色彩繽紛嘅糖果,加埋我設計嘅包裝,收到嘅人都會特別開心!」
Gigi 同Chantel不停打卡!
Gigi最愛掛滿紫色燈飾的長光影隧道。
由今個周末至2022年1月9日,慈雲山中心將呈獻「『紫』想同你過聖誕」主題活動,商場的7樓空中花園搖身一變成為紫色夢幻空中花園,逾5米高的巨型聖誕扭蛋樹及逾20米長的光影隧道,締造浪漫氛圍,配以充滿聖誕祝福語的霓虹燈牌,打卡一流!還有一連串「『紫』想同你過聖誕」主題活動,讓大家留下溫馨的心甜回憶!
Yumi同Windy即場DIY糖果!
Yumi面對鏡頭「超模」上身。
TVB處境劇《愛.回家之開心速遞》昨晚(4月29日)播出一集的《給我一口水》,劇情講述熊家所住大廈因爆食水喉暫停供水,眾人逼於無奈下到街喉取水;由於起初是由朱凌凌(吳偉豪飾)及艾頓莊(焦浩軒飾)負責取水,「坐享其成」的風少(陳浚霆飾)遂盡情「揮霍」食水,受到眾人指責的風少,及後更被爆出大堆浪費食水壞習慣!為挽聲譽,風少打賭在未恢復供應食水前,每天自己取水之餘更不會使用超過兩桶水,豈料方才下了戰書,大廈管理員便宣布延長停水供應多7天;人算不如天算的風少,最終經歷了超過七日的「限水期」,莫講話未能每天沖涼洗頭,就連口渴想飲啖水也變成奢侈,遂令他終極明白到珍惜食水的重要性…
《愛.回家》重現香港1963年制水苦況。
《愛.回家》重現香港1963年制水苦況。
《愛.回家》重現香港1963年制水苦況。
《愛.回家》重現香港1963年制水苦況。
《愛.回家》重現香港1963年制水苦況。
風少原本係「嘥水怪」。
但當經歷過制水嘅痛苦,佢即刻學識咗珍惜食水嘅真理。
但當經歷過制水嘅痛苦,佢即刻學識咗珍惜食水嘅真理。
但當經歷過制水嘅痛苦,佢即刻學識咗珍惜食水嘅真理。
為了突顯食水得來不易,劇集重現香港1963年的經典制水情況,四日供水一次之餘、每次更只供水四小時!劇中「回到1963」的呂慧儀、滕麗名、姚焯菲Chantel、古佩玲、莊思明等各出奇謀爭水,雖然只是短短的場口,但愛扮鬼扮馬的《愛.回家》演員仍認真地變裝上陣,呂慧儀的孭仔師奶Look、阿滕的馬姐Look抑或Chantel的旗袍學生Look均相當靚女又搶鏡,加上眾人的「懷舊演技」,為場口增添不少喜感。
每次《愛.回家》有「造型」場口都係話題十足。
每次《愛.回家》有「造型」場口都係話題十足。
每次《愛.回家》有「造型」場口都係話題十足。
每次《愛.回家》有「造型」場口都係話題十足。
Chantel年紀少少自然沒有經歷過1963的制水苦況,她接受TVB.COM訪問時,透露因自小父母已教她要惜水,所以她絕不隨便浪費:「無論我沖涼或者洗手都唔會開大個水喉,呢個世界有好多人需要用水。」
每次《愛.回家》有「造型」場口都係話題十足。
每次《愛.回家》有「造型」場口都係話題十足。
至於經歷過1963年旱災的劉丹及羅樂林,接受TVB.COM訪問時談到這段往事時異口同聲表示要「珍惜食水」,劉丹透露當時每家每戶都會放置兩個大桶裝水,並謂當時住得較高的街坊取水相對困難:「我當時住嘅樓層唔高,水嘅源頭就猛啲,所以一有水嗰日,一開水喉好快就可以裝滿水。但住唐樓嘅街坊,因為大家一齊開水(啲水)會唔夠力,令到住樓上嘅水壓升唔到上去, 所以好多時就會大叫『樓下閂水喉』, 因為要閂咗個水喉先可谷到個水壓,如果唔係4日都接唔到水,就好陰功。」
劉丹
劉丹對於當年到街喉排隊取水場面,至今仍歷歷在目,並謂經常出現插隊打架情況:「啲人一知道有水車嚟 ,就會擺晒啲桶喺度,但又要搵人睇住,有時就會搵啲小朋友睇;當大人返到嚟個小朋友就喺度喊,個桶又唔見咗,因為有啲衰人會蝦啲小朋友;又有人會踢開其他人嘅桶,所以好多時會打交收場,後尾要警方派人睇住先有改善。又有時啲男人返晒工,得番婦孺喺屋企,見到佢哋挽住兩桶水又要拖住啲細路,落樓下擔水再上番樓,嗰種痛苦真係好慘。」劉丹坦言當時用每滴水都「諗過度過」:「有時天氣熱,但邊有咁多水可以沖涼,所以就拎一盤水嚟抹身,嗰盤水抹完都變晒色。洗米亦唔會話洗幾次,嗰時只係洗一次就算,再留番啲水嚟抹嘢。」劉丹又謂自小已教導子女和孫女要節約用水:「就算依家有東江水,都係得來不易,唔係用之不盡。」
劉丹
羅樂林則最難忘當年排隊攞水及節約用水的日子:「每一殼水都會盡量用盡佢,例如諗吓洗完面或沖完涼嘅水可以用嚟淋邊度,會計清計楚,唔可以一用完就倒咗去。就算依家有東江水亦嚟得不易,都要經歷好多嘢先可以送到嚟香港。其實唔單止用水,大家要記得任何嘢都係唔容易, 要學識唔好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