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行山男登大帽山追雲逐霧 高瞻遠矚賞雲海

社會事

行山男登大帽山追雲逐霧 高瞻遠矚賞雲海
社會事

社會事

行山男登大帽山追雲逐霧 高瞻遠矚賞雲海

2023年01月16日 16:03 最後更新:18:17

冬城海霧重,映日似浮塵。行山男航拍攝影師Thomas Kwan日前(14日)於海霧湧來之時登高,望盡鋪天蓋地的迷茫。

大帽山觀雲海 × 海霧 × 維港。圖片授權:Thomas Kwan

大帽山觀雲海 × 海霧 × 維港。圖片授權:Thomas Kwan

根據經驗和分析天文台數據後,攝影師決定登大帽山追雲逐霧,於當日傍晚5時日落前後拍下這充滿層次的美景,並以「山上面空肚等咗成日,得咗。雲海×海霧×維港14-01-2023」為題,上載至facebook專頁「香港風景攝影會」。

更多相片
大帽山觀雲海 × 海霧 × 維港。圖片授權:Thomas Kwan

大帽山觀雲海 × 海霧 × 維港。圖片授權:Thomas Kwan

攝影師形容見到這美景好意外,「好似做夢咁」。網上截圖

攝影師形容見到這美景好意外,「好似做夢咁」。網上截圖

網民大讚樓主,指「兄弟擇時選景能力無人能及」。網上截圖

網民大讚樓主,指「兄弟擇時選景能力無人能及」。網上截圖

攝影師以紅圈示,指「咁啱D雲有少少透,睇到下面果區D樓,超好彩」。

攝影師以紅圈示,指「咁啱D雲有少少透,睇到下面果區D樓,超好彩」。

攝影師擅長航拍。圖片授權:Thomas Kwan

攝影師擅長航拍。圖片授權:Thomas Kwan

與暴龍同行:荃灣響石嶺。圖片授權:Thomas Kwan

與暴龍同行:荃灣響石嶺。圖片授權:Thomas Kwan

與暴龍同行:去年11月初在泥涌。圖片授權:Thomas Kwan

與暴龍同行:去年11月初在泥涌。圖片授權:Thomas Kwan

與暴龍同行:去年10月尾上大東山。圖片授權:Thomas Kwan

與暴龍同行:去年10月尾上大東山。圖片授權:Thomas Kwan

與暴龍同行:去年5月底去香港大峽谷。圖片授權:Thomas Kwan

與暴龍同行:去年5月底去香港大峽谷。圖片授權:Thomas Kwan

與暴龍同行:去年5月在萬柱海岸蒲頭。圖片授權:Thomas Kwan

與暴龍同行:去年5月在萬柱海岸蒲頭。圖片授權:Thomas Kwan

追雲逐霧,高瞻遠矚賞雲海 × 海霧 × 維港。圖片授權:Thomas Kwan

追雲逐霧,高瞻遠矚賞雲海 × 海霧 × 維港。圖片授權:Thomas Kwan

攝影師形容見到這美景好意外,「好似做夢咁」。網上截圖

攝影師形容見到這美景好意外,「好似做夢咁」。網上截圖

拍攝位置大帽山近妙高台

在回應網民「是大帽山嗎?要行幾耐才到」的提問時,Thomas Kwan指「是大帽山近妙高台。如果由大帽山牌坊蓮姐果邊上大約1小時多D能到,都是車路石屎路多。若怕體力不能應付,可以打車上,不過如果遇上對頭車或交通意外就會十分麻煩」。

網民大讚樓主,指「兄弟擇時選景能力無人能及」。網上截圖

網民大讚樓主,指「兄弟擇時選景能力無人能及」。網上截圖

靠堅持同幸運之神

Thomas Kwan向《星島頭條》表示,從扶輪公園營地行去近妙高台附近的拍攝位置,大約需時個多小時,「如果在川龍三生酒廠上去就再快D,不過環境潮濕大霧,我選擇咗扶輪公園上,比較安全」,他續指,「有D人如果怕體力應付唔嚟,可以坐的士上去,不過對於為求行山嘅人就無咗個意義;同埋如果公眾假期之類,遇上比較多車,出現對頭車龍,或發生交通意外之類就會相對麻煩好多。」

攝影師以紅圈示,指「咁啱D雲有少少透,睇到下面果區D樓,超好彩」。

攝影師以紅圈示,指「咁啱D雲有少少透,睇到下面果區D樓,超好彩」。

另有網友查詢「分析睇到啲咩data先估中」會出現這美景時,Thomas Kwan回應指「南風、風力低、濕度高、溫度回暖,加埋天文台App講明有霧。分析完就只有靠堅持同幸運之神」。

攝影師擅長航拍。圖片授權:Thomas Kwan

攝影師擅長航拍。圖片授權:Thomas Kwan

Thomas Kwan一人、一暴龍,踏遍香港天涯,見盡山高海深,不時在facebook上載與暴龍同行的沙龍。Thomas Kwan向《星島頭條》補充今次不與龍同行的原因——「雖然從氣象入面分析咗好多因素,但最後都好睇運氣,所以上去預咗有機會咩都睇唔到。所以早少少上去,一直等,預咗要等成日,今次實在無辦法帶埋恐龍。要輕裝上陣留返D體力」。他並提到相中的細節位,指中央位置「咁啱D雲有少少透,睇到下面果區D樓,超好彩」。

與暴龍同行:荃灣響石嶺。圖片授權:Thomas Kwan

與暴龍同行:荃灣響石嶺。圖片授權:Thomas Kwan

鏡頭下與Thomas Kwan合二為一的暴龍,其實是友人替他網購得來,內置風機的充氣暴龍,看似是騎,Thomas Kwan實質是站著,他指,「我本人著落去的,騎果對腳是充氣」。

與暴龍同行:去年11月初在泥涌。圖片授權:Thomas Kwan

與暴龍同行:去年11月初在泥涌。圖片授權:Thomas Kwan

天文台解釋「平流霧」與「混合霧」

海霧是氣象學上的「平流霧」。天文台曾解釋「平流霧」和「混合霧」。當寒潮或北方的冷空氣逐漸減弱,從東至東南方海洋吹來的氣流因較為和暖潮濕,遇上廣東沿岸較冷的海面或陸地時,近表面的空氣溫度便逐漸下降,當達至近乎飽和情況,潮濕的空氣凝結為直徑只有約萬分之一厘米的水珠,隨東至東南風移向香港及廣東沿岸地區,形成常稱為「海霧」的「平流霧」。

與暴龍同行:去年10月尾上大東山。圖片授權:Thomas Kwan

與暴龍同行:去年10月尾上大東山。圖片授權:Thomas Kwan

與暴龍同行:去年5月底去香港大峽谷。圖片授權:Thomas Kwan

與暴龍同行:去年5月底去香港大峽谷。圖片授權:Thomas Kwan

天文台又指,在春季,香港有時也許會同時受到來自不同方向的氣流影響,這些氣流的溫度略有不同,但空氣中的水份皆接近飽和。若風力不太強,不同方向的氣流互相爭持,潮濕空氣在交界區域混合和產生凝結, 形成另外一種常見的「混合霧」。

帖文來源:香港風景攝影會

與暴龍同行:去年5月在萬柱海岸蒲頭。圖片授權:Thomas Kwan

與暴龍同行:去年5月在萬柱海岸蒲頭。圖片授權:Thomas Kwan

追雲逐霧,高瞻遠矚賞雲海 × 海霧 × 維港。圖片授權:Thomas Kwan

追雲逐霧,高瞻遠矚賞雲海 × 海霧 × 維港。圖片授權:Thomas Kwan

往下看更多文章

時代的眼淚!西九龍「室內廢棄過山車」小紅書爆紅 網民大讚:廢墟感好強

2025年02月23日 12:30 最後更新:13:28

西九龍中心有著全港唯一的室內過山車,雖然「天龍過山車」早在2003年停運,但近日居然在小紅書爆紅,更成為龍友攝影的熱點!

廢棄過山車成龍友攝影熱點

西九龍中心於1994年開幕,而「天龍過山車」亦隨同商場開幕時一併啟用,直至2003年才宣布停運。不過圍繞商場高層的黃色過山車車軌卻沒有拆卸,而是保留下來,成為西九龍中心一大特點!

小紅書截圖

小紅書截圖

小紅書截圖

小紅書截圖

擁有一時輝煌

作為全港唯一的室內過山車,「天龍過山車」落成時十分受歡迎。對外開放9年間,錄得超過200萬乘客,當中還包括謝霆鋒、黎明、鄧麗欣等藝人。

小紅書截圖

小紅書截圖

同時,不少香港電視劇都選擇在天龍過山車取景拍攝,包括由羅嘉良、陳慧珊主演的《先生貴性》,以及亞視劇集《我和殭屍有個約會》

小紅書爆紅網民大讚「廢墟感好強」

有內地網民在小紅書上發文,分享自己拍攝的照片。可見,盤旋於商場高層的軌道已經佈滿灰塵,甚至出現褪色、鏽跡斑駁的情況。對此,網民反認為別有一番風味,紛紛感嘆,「廢墟感好強」、「這個場景有一種夢核(註:通過超現實主義的音樂或圖片來描述夢境和夢境的感受)的感覺」、「港詭實錄(註:遊戲)照進現實」;也有曾坐過過山車的網民留言,「滿滿回憶啊,開幕後幾年,跟初戀第一次拍拖就是去坐過山車去溜冰」、「20年前有幸坐過」。

小紅書截圖

小紅書截圖

停駛原因惹關注

有網民則關心過山車停駛原因。西九龍中心曾於2017年接受傳媒訪問時曾解畫,當年鑑於美國曾發生室內過山車意外,故因安全考量決定停駛過山車,並強調過山車運作9年來,從未發生過意外事故。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