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許智峯逃離香港時將秘密資金轉移海外

博客文章

許智峯逃離香港時將秘密資金轉移海外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許智峯逃離香港時將秘密資金轉移海外

2025年02月23日 13:22 最後更新:02月24日 09:16

彭仕敦(香港特區政府前總新聞主任)

香港通緝犯犯許智峯本週被香港高等法院下令沒收其香港資產,但據他接受外國媒體的採訪顯示,他在海外擁有一筆秘密資金。

2月17日(星期一),法院下令沒收許智峯價值約80萬元的資產,此前發現他在2020年12月逃離香港前後,已將250萬元的資產轉移給其母親和妻子。此外,一家香港律師事務所持有的資產也被沒收。

香港警方向本地媒體證實,許智峯涉嫌挪用其親屬賬戶中的眾籌資金,並正因涉嫌洗錢接受調查。

最近在接受《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採訪時,許智峯承認,在2020年其賬戶短暫解凍期間,他成功將大部分資金轉移出境,隨後賬戶再次被凍結。他在接受《衛報》採訪時也表達了類似的說法,稱自己成功將“大部分資金”轉移出香港。據悉,許智峯及其家人至少擁有五個賬戶,分別在匯豐銀行、恒生銀行和中國銀行(香港)。有消息指出,這些轉移的資金可能高達約1,200萬元。

法院裁決一出,許智峯立即在其Facebook上激烈抗議,稱該裁決荒謬,是對人權的侵犯。

香港特區政府隨後澄清表示:“香港是法治社會,秉持有法必依、違法必究的原則。提出沒收令申請做法行之有效,以防止犯罪者從其犯罪行為獲益。沒收犯罪得益的法律及機制也常見於世界各地,涵蓋任何嚴重罪行,包括危害國家安全罪行。”

聲明指出,許智峯犯下了多項嚴重罪行,目前已面臨多項刑事指控。他於2020年與外國政客合謀偽造文件,以虛假信息欺騙法院獲得離港許可,但隨後棄保潛逃海外。此後,他涉嫌在海外犯下危害國家安全的罪行。2021年8月12日和2023年6月21日,兩名裁判官分別簽發了針對許智峯的拘捕令,指控他涉嫌“煽動分裂國家”、“煽動顛覆國家政權”以及“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目前警方已對許智峯發布懸賞通告,他是通緝犯。

警方表示,許智峯曾通過社交媒體倡導台灣獨立、香港獨立以及推翻中國基本制度。

警方的一份拘捕令寫道:“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間,許智峯在社交媒體發布帖文,請求外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及香港特別行政區進行「制裁」及採取其他敵對行動。”

警方還指控許智峯與外國勢力勾結,他是英國反華組織“香港觀察”(Hong Kong Watch)和美國“香港民主委員會”(Hong Kong Democracy Council)的顧問委員會成員。他曾遊說西方政客和官員對中國內地及香港實施制裁。

許智峯一直以來都頗具爭議。他最初因在立法會抗議活動而引起媒體關注。2014年,他因抗議立法會工作小組撥款15萬港元給親北京團體而被逐出會議。

此外,在民主黨內部,他也被認為是相當激進的人物,例如反對該黨與北京官員會面。而2018年4月24日,他因搶奪保安局一名行政主任的手機並帶入立法會大樓廁所而受到警方調查。民主黨隨即暫停了他的黨籍並批評他嚴重損害了立法會議員的聲譽。

在立法會二讀《國歌條例草案》期間,許智峯曾向會議廳內投擲裝有腐爛植物物質的容器,一名議員因聞到氣味後被送往醫院。他與另外兩名議員朱凱廸和陳志全因此被控妨礙立法會工作及違反《權力及特權條例》。最終,他因在立法會投擲惡臭液體而被罰款52,000港元。

當許智峯決定棄保潛逃時,他以參加環保會議為由,在政治朋友幫助下前往丹麥,隨後前往倫敦,最終定居在他姐姐居住的澳大利亞。他表示將在阿德萊德的一家律師事務所——RSA Law全職執業,主力於民事和商業案件,並協助在該國申請庇護的香港人。許智峯在香港完成了法律學位,但此前從未執業。

他現居南澳大利亞州的阿德萊德,並誇耀雖然在香港面臨總計23項指控,有7項逮捕令,但仍通過了當地的誠信審查。許智峯聲稱他獲准成為澳洲律師是“打了香港當局一記耳光"。這也不足為奇,畢竟澳大利亞的建國歷史就是建立在輸入罪犯的基礎之上。




彭仕敦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中國銀行

彭仕敦/香港政府新聞處前總新聞主任

天娜端納(Tina Turner)的經典歌曲「Simply the Best」(最出色)多年前曾被香港旅遊發展局用來展示香港這顆「東方之珠」的特質。時至今日,約40年後,這一描述依然貼切。

國際休閒雜誌《Time Out》讚揚香港擁有全球最佳公共交通系統,這一觀點也得到了國際交通雜誌《Infra》(在意大利米蘭出版)的認同,該雜誌曾以「公共交通的世界級領導者:香港模式」為標題報導。

但交通並非我們在世界經濟體中唯一的頂級排名。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位列亞洲第一,並在全球排名中穩居第三。至於那些唱衰香港的人,香港在法治指數中的排名很高,甚至超過了美國。

是的,我們確實是最出色的,而且每天都在變得更好。香港擁有非凡的「獅子山精神」,總是願意直面挑戰。那些像史蒂夫·羅奇(前摩根大通亞洲區主席)這樣不斷宣稱香港已死的人,他們在港任職期間一直對香港視而不見;他們對香港人民的韌性一無所知。有時我們可能會跌倒,但永遠不會被打倒。

在法治指數中,香港在142個司法管轄區中排名第23位,比美國高出一位。香港特區政府當時表示,香港在整體排名中仍然處於高位,並繼續領先於一些「經常無理批評香港法治和人權狀況」的歐美國家。香港在「貪沒有貪污」方面的得分比前一年更高,全球排名第10,顯示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廉潔的地方之一。

香港長期以來被認可為亞洲金融樞紐,在全球排名中表現出色。評估全球約119個金融中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將香港列為全球第三。政府發言人表示,該報告肯定了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領先地位和優勢。香港在人力資本、基礎設施和金融業發展方面的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二,而商業環境、聲譽和綜合排名則上升至全球第三。

就公共交通而言,香港無出其右。在《Time Out》雜誌對全球18,500人的調查中,香港奪得榜首。上海排名第二,北京第三。亞洲城市在全球19個名額中佔據了9個。美國則未能上榜。

《Infra》雜誌指出,在許多城市,交通規劃師夢想著未來大多數人會選擇使用公共交通而非開車。而在香港,這個未來早已到來。

「香港在公共交通領域的領導地位是政府政策、多模式投資、精心規劃以及鐵路加物業商業模式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些因素促進並維持了高水平的公共交通使用率。」該雜誌指出,80%的香港居民使用公共交通。

該雜誌對港鐵的鐵路加物業模式讚嘆不已,這一模式使港鐵公司能夠建設世界級的交通系統並運營一個自給自足的實體,這與大多數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統需要政府補貼形成鮮明對比。港鐵的成功已在全球獲得認可。其專業知識和企業模式現已跨出香港,延伸至內地(包括北京、深圳、杭州的線路)、澳門、英國(倫敦的伊麗莎白線)、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地鐵,以及澳洲的墨爾本和悉尼西北線地鐵。

香港的確是一座不夜城。商業區的燈光晝夜不息,公共交通來去無休,不斷將通勤者送往工作場所,保持香港這座城市的運轉。

香港由此得以維持其世界級城市的地位。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