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立法會飲食界議員、行政會議成員、自由黨黨魁張宇人23日出席「香港動作協調障礙基金會」傳媒簡報會,並在會上發言,希望喚起社會對兒童動作協調障礙症的認識。
張宇人先生參加「香港動作協調障礙基金會」舉行的傳媒簡報會
據教育大學一項調查發現,香港約有一成兒童患有「動作協調障礙症」, 為數不少!動作協調困難影響日常生活,年紀越小越早處理越好,為提供患病兒童在成長期的需要,及早得到正常學習及發展的機會。
張宇人表示,他將會向教育局爭取,將培訓教師對此病症的認識加入教師課程,並將「動作協調障礙」視為一種特殊教育需要,讓老師能更好教導需要幫助的學童。亦會向醫衞局盧寵茂局長及「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黃仁龍資深大律師,提出推動政府配合各項治療及支援。
立法會星期四(3月27日)早續會,根據議程將辯論自由黨張宇人提出,「檢視中小學以小班模式教學的成效」的無約束力議員議案,但張宇人在會上以議案被教育界議員朱國強提出的修正案「騎劫」為由,決定不作動議。
立法會
張宇人在會上表示,本港面對結構性學生流失問題,教師亦持續下降,但政府對中小學教育撥款卻有增無減,他與自由黨都認為如果政府繼續維持教育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等於白白浪費冤枉錢。張宇人說,自己提出的議員動議是希望政府以宏觀角度,檢視小班教學模式成效,但朱國強提出的修正案,他認為是改變了原議案的原意,把議案範圍縮窄,只要求檢視小學小班教學成效,而就中學方面則只要求評估小班模式教學的可行性,令議案失去宏觀性和全面性。
張宇人又說,立法會有優良不成文慣例,議員之間互相尊重,提出的修正案應是聚焦原議案,強化原議案威力,而絕不會、也不應「騎劫」議題,將原議案改至面目全非,然後煙消雲散,令政策討論失焦,未能帶出預期效果。他希望可以喚起大家對問題的關注,立法會是時候檢討,就議員提出修正案,訂定指引或作出適當規範,令議案可合理地達致預期目的。
資料圖片
在張宇人發言後,立法會議事規則委員會主席謝偉俊一度提出「規程問題」,認為按議事規則,需要在沒有議員反對下才可以「撤回」議案,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說,由於張宇人並無講是撤回議案,按照議事規則,若議員不動議議案,他就不能容許繼續辯論,隨即宣布休會。
打算提出修正案的朱國強,在散會後以書面表示,對議案未能理性討論感到可惜,又對張宇人以「騎劫」形容修正案,深表遺憾,認為絕不合理。朱國強說,修正案目的是清晰表達政府已提前達成公營小學落實小班教學的預定目標,是適當時間檢視成效;中學目前未推行小班教學,在學生的學習差異、精神健康問題愈來愈嚴重,亦應持續評估其可行性,因此修正案與原議案內容並無矛盾,反而有助討論更為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