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美軍遭遇核航母處置難題 見到山東艦即逃走的尼米茲號或提前拆卸

博客文章

美軍遭遇核航母處置難題 見到山東艦即逃走的尼米茲號或提前拆卸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美軍遭遇核航母處置難題 見到山東艦即逃走的尼米茲號或提前拆卸

2023年04月16日 12:26 最後更新:12:39

美國「尼米茲」號航母近年來在中國周邊相當活躍,在4月初解放軍圍台演習之前, 「尼米茲」 號航母編隊一度試圖對參加演習的中國國產航母山東艦進行嚴密盯梢,結果演習一開始,「尼米茲」號就掉頭北逃。 美國媒體近日披露,這艘服役了半世紀的美國航母的未來命運其實早已經註定——美國海軍正在研究如何才能儘快地將它拆掉。

美媒報導截圖。

美媒報導截圖。

美國「動力」(The Drive)網站14日稱,美軍已經開始計劃研究關於「尼米茲」 號核動力航母的拆卸和處置方案。 儘管美國海軍正在努力讓這艘服役了半世紀的航母再堅持幾年,但鑒於之前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至今還未能完成拆卸工作,五角大樓認為有必要提早做好規劃。

尼米茲號航空母艦。

尼米茲號航空母艦。

報導稱,根據美國政府部門於4月6日發佈的公開通知,為了安排「尼米茲」號航母複雜的退役和拆解流程,美國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直接與亨廷頓英格爾斯公司下轄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廠聯繫,以確立相關要求。 「尼米茲」號於1975年服役,是美國海軍「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首艦。 儘管它早已經百病纏身,曾多次曝出裝備老化、系統失靈的問題,但由於接替它的「福特」號航母長期無法形成戰鬥力,再加上美國海軍維修能力不足造成可用航母數量不足,美國海軍一再延長「尼米茲」號航母的服役時間。 根據美國海軍024財年預算申請,「尼米茲」號的退役時間將推遲到2026年5月。

即便距離退役時間還有幾年,但美國海軍決心「提前動手」,其原因就在於核動力航母的退役處理工作實在過於繁雜和代價昂貴。 報導稱,「尼米茲」號不僅是一艘滿載排水量約9.7萬噸的龐然大物,建造材料中含有多種有害成分需要謹慎處置,而且它由兩座A4W核反應堆提供動力, 要解決核反應堆帶來的殘留放射性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目前美國所有核動力航母都是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建造的,也是美國海軍唯一一家能執行核動力航母退役拆解工程的造船廠。 目前美國海軍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就一直在該造船廠等待處置。 雖然早在2018年4月,該造船廠就成功地從「企業」號移除核燃料,但隨後的拆解工作陷入停頓。 根據美國海軍學會網站的說法,相關拆解工作可能要等到2025年才會執行,具體拆解成本可能超過15億美元——相當於建造一艘全新核動力航母成本的八分之一。

根據美國審計辦公室的最新報告,為降低「企業」號的拆解成本,美國海軍提出兩種主要方案。 第一種是由海軍負責拆解工作,由商業部門負責不涉及核動力零件的拆除工作。 這也意味著重達2.7萬噸裝有核反應堆的推進艙室將由美國海軍的專業團隊負責處置,最終將轉移到位於華盛頓州的漢福德放射廢物處置中心。 這種方案相對保險,但代價最為昂貴,最低也要10.5億至15.5億美元,耗時10年才能完成。 第二種方案是讓商業部門承擔所有工作,核反應堆轉運到指定的封存地點。 這需要花費7.5億至14億美元,耗時5年。

由此可見,「尼米茲」號的退役拆解工作同樣將是非常昂貴和費時的過程。 更重要的是,在「尼米茲」號之後,它的同級艦也要相繼退役,美國海軍必須提早理順和優化相關工作流程。 否則屆時這些得不到及時處置的退役核航母保管工作不僅將耗費大量資金和人力,而且它們還將佔據美國海軍造船廠有限的停泊區,進一步增加美國海軍造船廠的維修周轉壓力。

但另一方面,美國核航母的處置難題也為其他國家在發展核動力艦艇方面提出了警示。 目前大型核動力艦艇的退役處置工作的確是難題。 美國「長灘」號核動力巡洋艦的排水量僅有1.5萬噸,但它的拆解工作持續了整整17 年! 蘇聯遺留的一大堆核動力水面艦艇,大部分都只採用直接封存的方法,也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核反應爐的處置問題。 外界對於中國發展核動力航母的呼聲很高,但借鑒美國海軍的經驗,未來核動力航母的相關處置問題也需要提早準備。




止戈堂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埃及空軍「閃電」接收殲-10CE 中國無懼阻力再創超快交付記錄

2025年02月18日 14:29 最後更新:14:30

從簽約到交貨僅數月!埃及空軍「閃電」接收首批殲-10CE戰鬥機,中國創下超快交付紀錄,不僅「打臉」美國F-16升級計劃,更是中國軍售打破西方壟斷的里程碑。

多家埃及媒體近日集體歡呼,埃及空軍已經接收第一批中國殲-10CE戰鬥機。中國竟然能在短短幾個月內就開始交付,許多人都表示,實在是太意外了。

尤其是考慮到美國此前對於埃及空軍引進中國先進戰鬥機施加的強大阻力,當時不少人認為,埃及大概率是借此向美國施壓而已,真心想要的還是先進的F-16戰鬥機升級服務。如今中埃在引進殲-10CE方面的超快速度,不但表明了美國對於埃及甚至中東地區的影響力正在快速下降,而且還可能代表未來會有更多中東國家選擇中國戰鬥機。

埃及英文報紙《埃及每日新聞》稱,儘管目前沒有官方公告,但各方消息表明埃及已經從中國接收首批殲-10CE戰鬥機,改善埃及空軍戰鬥機現狀並降低未來禁運或武器限制的風險。

據稱,早在去年珠海航展期間,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就公開展示了一架專供出口的殲-10CE戰鬥機,當時外界就猜測,它的潛在客戶可能包括埃及和阿爾及利亞。而裝備殲-10C戰鬥機的中國空軍八一表演隊專程飛赴開羅參加埃及航展,以及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在埃及航展期間大力推銷殲-10CE戰鬥機的做法,都暗示了中國與埃及的這次交易絕非是空談。

報道稱,與現代化的美制F-16戰鬥機相比,殲-10CE 配備了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和霹靂-15遠程空對空導彈,能夠擊中最遠300公裡外的目標。《埃及每日新聞》稱,如果確認此次採購,埃及戰鬥機機隊將從四個不同的供應商(美國、法國、俄羅斯和中國),從而減少了對單一國家的依賴,「在開羅面臨軍事供應地緣政治限制的時候,這是一個關鍵因素」。

儘管從紙面數據上看,埃及空軍擁有上百架美制F-16戰鬥機,但它們大都是過時的早期版本,只能發射過時的「麻雀」半主動制導空對空導彈,根本不具備現代化的超視距作戰能力,被嘲諷為「戰鬥力最差的F-16」。埃及需要引進先進戰鬥機來實現空軍現代化。

美國的建議是將現有的F-16早期型號升級為最新的F-16V版本,但美國方面擔心給予埃及先進戰鬥機會影響以色列在該地區的制空權,在相關問題上反復糾結,甚至報出了讓埃及難以接受的升級賬單。而俄羅斯方面提議向埃及出口米格-29戰鬥機,但鑒於該系列戰鬥機在埃及空軍中的糟糕表現,以及當前俄羅斯深陷俄烏衝突而影響了交付能力,相關提議也就無疾而終。

此外,埃及也與法國討論過引進更多「陣風」戰鬥機的可能,但法國人昂貴的報價,以及拒絕提供先進的「流星」空對空導彈,最終讓埃及空軍打消了念頭。最終,中國的殲-10C成為埃及的理想選擇。

保加利亞軍事網站稱,埃及選擇殲-10C,也反映了埃及對與西方供應商的限制和高成本的不滿。「殲-10C採購合同被視為埃及與中國戰略結盟的一部分,與西方夥伴相比,殲-10C 不僅提供了具有成本效益的軍事解決方案,而且附加的政治條件更少。在國際上,該協議凸顯了中國在中東和北非不斷擴大的影響力,挑戰了西方武器供應商的主導地位。」

更讓中國軍迷們振奮的是,埃及購買殲-10C的戰略影響超出了其邊界。首先,在軍事方面,它可能會重塑中東和北非的空中動態,「憑借遠距離交戰目標的能力,埃及空軍可以更有效地在有爭議的地區投射力量,從而加強其作為地區安全參與者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埃及媒體稱,相關採購協議是在2024 年 8 月 19 日簽署的,中國在短短幾個月內就向埃及交付了這款先進戰鬥機,創造的超快速度也超過了工業拉垮的西方國家。

內地軍事博主「憤怒熊貓」分析稱,在國際關係層面,防務合作體現的是兩國戰略外交關係緊密度,很多武器採購的決定性因素並非是武器性能本身,而是外交關係。正如美媒所言,與美國或歐洲不同,中國在武器出口方面表現出了靈活性,可以提供先進的系統而不受西方供應商的政治約束。尤其是作為中東的傳統大國,埃及對於該地區其他國家仍有很大影響力,在埃及率先採購殲-10C後,未來中東很可能會有更多國家會選擇中國的先進戰鬥機(包括但不限於殲-10CE),同時也代表中國影響力在該地區的持續提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