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內地家長為鋪路入名校 考英語試年齡不斷下降

兩岸

內地家長為鋪路入名校 考英語試年齡不斷下降
兩岸

兩岸

內地家長為鋪路入名校 考英語試年齡不斷下降

2023年06月14日 10:33 最後更新:11:17

火熱的6月是內地升學考試季,高考、中考、小學升初中、幼稚園升小學,無一不牽動萬千家長的心。相比起每年的高考語文作文試題都被社會大眾津津樂道,對英語的關注度就相對低一些。2023年高考剛落下帷幕,有考生表示英語難度超出往屆,簡直「慘絕人寰」,甚至有家長誇張道「個別題難度比及劍橋英語CAE等級」。

劍橋英語等級證書考試,類似與托福、雅思等出國留學考試,分為5級,難度隨級別上升提高,例如第3級證書考試簡稱FCE,難度接近於內地高考;第4級證書考試簡稱CAE,難度接近於英國的大學入學水平。近年來,該考試在北京低齡化,成為衡量小學生課外英語水平的權威測試,其火爆程度也非同一般。

更多相片
學生們為了應付高考日以繼夜溫書。

學生們為了應付高考日以繼夜溫書。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圖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圖片

學生們為了應付高考日以繼夜溫書。

學生們為了應付高考日以繼夜溫書。

家長認定應從小學打好學英語基礎

儘管有人大代表在兩會上提出要降低高考英語分值,降低英語課在中學教學中的比例,但是不少家長內心清楚認定:小學階段是英語學習的最好時期,奧林匹克數學看天賦,但英語,只要起跑早,日積月累,就一定有成效。

對於北京名校選拔優秀小學畢業生的標準,家長私底下已逐步形成共識——英語拿到劍橋FCE證書。據了解,不少英語拔尖的學生在5、6年級就通過FCE,有的甚至CAE證書也到手。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圖片

社會上反對「雞娃」聲浪愈來愈高

自從國家發布「雙減」政策後,學校等各方面都堅決執行,社會上反對「雞娃」的聲浪愈來愈高。「雞娃」指的是父母給孩子「打雞血」,為了能考出好成績,不斷給孩子安排學習活動。但對於不少已經習慣於「雞娃」的家長,卻很迷茫,沒有一疊疊的奧數獲獎證書、英語證書,如何才能讓小孩脫穎而出,獲得名校青睞?

「內卷」(指同行間相競付出更多努力以爭奪有限資源)也成為現在一些5、6年級小學生的口頭禪。小學升初中的壓力通過家長也傳到孩子身上。名校情結,令部分家長不敢減負。如何調整家長心態,恐怕也是義務教育要正視的問題。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圖片

芬蘭被視為「教育先進國」,曾積極推動數碼化學習,甚至在中學普及電子教材。然而據外媒報導指芬蘭近年來出現學生成績下滑及注意力下降等問題,當地政府與學校開始重拾紙本教科書。

芬蘭自1990年代起推行教育數碼化

據日媒「讀賣新聞」報導,芬蘭自1990年代起推行教育數碼化,並在2000年開始的國際學習成就評估(PISA)中表現優異,在全球閱讀、數學及科學多領域曾名列前茅。然而,從2022年開始,芬蘭學生的PISA成績表現明顯下滑,排名跌至閱讀第14、數學第20、科學第9。教育部長坦言,教育體系無法完全適應快速數碼化,必須重新檢視方向。

里希馬基2月下旬起已重新採用傳統教科書與筆記方式授課

芬蘭小城里希馬基(Riihimäki)曾是教育數碼化的先驅,當地中學約十年前開始推行「一人一台筆記本電腦」政策。然而,2月下旬時,英語和數學等科目已重新採用傳統教科書與筆記方式授課。一位14歲的學生表示,紙本比電子書更容易理解,學習效果較佳。

七成家長和八成老師希望恢復紙本授課

該市教育長則指出,過去每週超過20小時的電腦學習,使學生專注力下降,情緒變得急躁,引發全國擔憂。在2023年底,該市也針對中學生、家長及教職員約2000人進行問卷調查,有七成家長和八成老師希望恢復紙本授課。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新加坡2023年亦決定不讓小學生使用電子設備

在2022年的PISA中取得三項第一的新加坡,也在2023年時決定不讓小學生使用電子設備,因擔心電子設備會影響孩子身心的發展。

芬蘭和新加坡的經驗顯示,教育數碼化並非萬靈丹,過度依賴科技可能適得其反。隨著這些學校逐步恢復紙本教材,或許在數碼與傳統學習方式間取得平衡,才能確保學生能獲得最佳學習效果。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