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去柬埔寨訪問,在一個場合踫巧和當地的年青記者同枱吃飯,我那一桌都是20來歲的記者,大學剛畢業,人生充滿希望。
我當時忽發奇想,問他們:「你們覺得中國是怎樣的國家?」一個年青女記者搶着答:「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
我當時有點詫異,心想連中國人也很少這樣說,即使覺得國家成功,也未必會稱為偉大,為何外國人會有這種感覺呢?所以我忍不住追問下去。
她回答說:「我們國家很多建設,都是中國幫我們興建的,沒有中國,我們就很落後。」
我後來轉一個話題,再問他們曾否出國旅行,清一式的答案是「未曾出國」。
我再問他們最想去外國哪一個地方。另一個女記者搶着答:「去上海。我在電視劇集中,看到上海很先進,很現代化,好想親身去看一看。」
聽完這班柬埔寨年青人的自白,覺得和香港年青人的想法差異很大,這班柬埔寨的年青人更愛、或者更準確地說、更仰慕中國。突然想起這好像香港的70年代,香港剛開始有電視,年青人看着美國的劇集,看着日本的劇集時,就覺得美日很先進。
但現時在發展中國家人民的眼中,中國不單先進,還協助他們做很多建設。
去年10月1日,連接柬埔寨首都金邊和西哈努克港的金港高速公路,正式開始試運營,這是柬埔寨第一條高速公路。柬埔寨姑娘達叻斯當天第一次駕車載著家人,沿著金港高速公路自駕到約200公里外的西港過周末。達叻斯興奮地朝記者揮舞高速公路的通行卡說:「第一次走寬敞平整的高速公路去西港,這種感覺,就像在做夢。」
就是中國讓柬埔塞夢想成真。金港高速是中柬共建「一帶一路」重點項目,由中國路橋公司投資建設,雙向4車道,全長187公里,橫跨柬埔寨5個省市。金港高速開通後,金邊到西港車程由5個多小時縮短至1小時40分鐘,柬埔寨人驚呼「不可思議」。
1988年,我國第一條高速公路滬嘉高速建成通車,結束了中國沒有高速公路的歷史。2012年年底,我國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9.6萬公里,當年首次超越美國躍居世界第一。到2022 年底,中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17.7萬公里,規模穩居世界第一。
中國在34年前夢想成真。如今是把自己當年建高速公路的經驗,快速推廣向柬埔塞那樣的「一帶一路」共建國。
中國不會自己發展起來,就不想其他國家也發展。
「授人以魚亦授人以漁,中國會教人捕魚的方法。」中國路橋總經理助理兼柬埔寨辦事處總經理周勇表示,金港高速的成功建設,標誌著柬埔寨從此進入「高速公路時代」,中國技術、中國高速公路服務管理理念,將會留在柬埔寨,長期讓當地受益。更重要的是,透過建起高速公路,令柬埔塞經濟走上快車道。
美國媒體一直唱衰中國「一帶一路」項目,會為相關國家帶來債務陷阱。但當地人民卻心懷感激,他們看到相反的景像,看到那些建設,正帶領他們國家走向現代化。
盧永雄
西方對香港的雙重標準,真的到了令人齒冷的地步。
「無國界記者」(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RSF)發表最新的世界新聞自由指數,香港的排名跌至歷史新低點,在180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140。「無國界記者」指,香港的情況跌入「非常嚴重」範圍,歷史上首次在新聞自由地圖上顯示為最差的紅色,外媒被拒入境,本地傳媒又被查稅等等。
我專門去「無國界記者」網站看一看它的排名,看看比香港排名高的地區,有什麼新聞自由操作,值得香港學習觀摩。
看到台灣排24。台灣綠營政府對不喜歡的媒體直接關停,在2020年就決定不續牌給藍營電視台中天新聞台,理由是中天新聞台內控機制失靈,以及持有人蔡衍明嚴重介入新聞製作等。用「無國界記者」的標準,這些理由全是莫須有的理由,可能「無國界記者」喜愛獨派政府,就把台灣捧到天上去。
看到美國排57。美國的新聞有那麼自由嗎?據記錄美國違反新聞自由的智庫「新聞自由追蹤者」數據顯示,2022年全美發生128起違反新聞自由的事件,其中攻擊新聞記者40宗,逮捕或起訴15宗。2023年,美國至少12名記者被捕及面臨指控,多名記者因正常新聞報道遭刑事定罪。所以說香港起訴記者,美國對記者也絕不客氣。
到特朗普政府上任就更厲害了,他把《美國之音》封掉,因為那裏有很多他不喜歡的記者。美國政府亦以「媒體年度輪換計劃」為由,更換傳媒在官方大樓內的採訪資格名單。被撤銷的4間媒體,都曾報道特朗普負面新聞。特朗普對《美聯社》最不客氣,因為《美聯社》不肯把墨西哥灣改名美國灣,特朗普一度直接禁止《美聯社》進入白宮採訪。
當然更嚴重的是殺害記者了,這些情況屢見不鮮。當中最典型的是「維基解密」公開的美國駐伊拉克軍隊一段秘密片段,顯示美軍阿帕奇直升機2007年7月12日在伊拉克巴格達向手無寸鐵者開火,路透社伊拉克籍攝影記者納米爾努爾-艾爾丁和司機賽義德查馬赫,遭美軍殺害。其實美軍涉嫌殺害記者的事件有很多,這件事的震憾性在於有影片記錄完整事發經過。事後並無美軍要負上殺人的責任,亦無跡象顯示美國有任何措施可以阻止類似事件再發生。「無國界記者」把美國排上57的高位,在他們的眼中,記者的命不是命。
也看到以色列排112位,這就更精彩了。2023年以軍攻入加沙,當年11月2日,巴勒斯坦電視台記者穆罕默德(Mohammed Abu Hatab)及其11名親屬,在加沙南部汗尤尼斯的家中遭以色列軍隊空襲,全部喪生。噩耗令穆罕默德正在做直播的同僚崩潰,對着鏡頭失聲痛哭。
記者在鏡頭前被殺也所在多有。2022年5月11日清早,《半島電視台》最知名巴勒斯坦記者──夏琳.阿布阿克利赫(Shireen Abu Akleh)──在報導以色列軍隊掃蕩巴勒斯坦難民營時,遭以軍打來的子彈貫穿頭部,當場死亡,終年51歲。
敢問「無國界記者」,香港有殺過一個記者嗎?有什麼比記者的生命更重要?為什麼這些公然射殺記者的國家的新聞自由排名,比香港高那麼多?死了的記者還有自由嗎?面對強權不敢吭一聲的「無國界記者」,憑什麼對香港指指點點?你們那麼厲害,先去為死去的巴勒斯坦記者討回公道吧。
香港《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保障新聞自由。但新聞自由是有邊界的,沒有濫發假新聞的自由,沒有煽動香港暴亂的自由,也沒有接受外國政府資助顛覆香港政府的自由。香港新聞界是專業的,但也有被政治凌駕的慘痛歷史,對2019年的慘痛教訓,我們沒法忘記。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