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卓敏生命科學教授林漢明及其團隊培育出耐鹽耐旱的隴黃大豆系列和大豆固氮菌菌株根瘤菌,兩者去年分別隨飛船升空。林漢明表示,香港基礎科研實力雄厚,年輕一代應運用自己的力量貢獻國家。
大豆原產於中國,但由於多種原因,國內大豆種植面積急劇萎縮。林漢明研究大豆超過20年,他創立大豆回家項目,連同內地科研機構合作培育出耐鹽耐旱的隴黃大豆系列,可在貧瘠土地栽種。
改良品種: 隴黃大豆耐鹽耐旱,可在國內土地較貧瘠的地區栽種。政府新聞處圖片
林漢明指,大豆可以通過和土壤中的根瘤菌互作,將空氣中的氮變成有機的氮,從而減少碳排放,是一種環境友善的農作物。
去年5月,林漢明兩項研究成果根瘤菌和隴黃大豆先後隨天舟六號和神舟16號飛船升空,順利到達天宮太空站,成為本港首個在太空進行空間搭載實驗的農業研究項目。林漢明期望太空的特殊環境可以為研究帶來新方向,同時鼓勵年輕一代,不論學生還是學者,把握機會貢獻國家,與國家一同進步。
大有作為: 林漢明對科研成果登上太空感到鼓舞,他鼓勵年輕一代運用自己的力量貢獻國家。政府新聞處圖片
林漢明說︰「國家的科技進步為在香港做科研的人帶來希望,我們通過這種進步可以參與其中,做一些單憑我們做不到的事。」
林漢明又指,航天科技並不局限於機械工程、人工智能之類的工學科,照顧太空人健康要運用生物醫學、令太空站糧食自給自足依靠農業,他認為每一個科學研究範疇都有可能牽涉到未來人類發展,香港基礎科研實力雄厚,應着眼如何運用能力滿足國家需要。
對於中文大學在2019年被稱為「暴大」,明年將接任中大校長的盧煜明表示,2019年發生的事情是前所未見,中大已重拾正軌,會有新開始,集中推動學術和教育。
中大校董會早上一致通過中大醫學院副院長盧煜明為下任校長,任期5年,明年1月8日起生效。
中文大學。資料圖片
盧煜明會見記者時說,他在中大服務了27年,有深厚感情,期望承先啟後,進一步提升大學在研究及創新方面的實力,學術成果在國際間發揮更大影響力,會繼續以弘揚人文精神為己任,致力為國家及香港培養學生。
他又說,校長是校董會的重要成員,形容是「一家人」,最重要團結為中大做事,又認為現任校長段崇智盡心盡力,中大在國際上的聲譽及排名都提升。
盧煜明。中大FB資料圖片
被問到他本身是政協及「再出發大聯盟」共同召集人之一,會否影響中大的自主,以及中大學者能否研究六四等議題,盧煜明回應說,他其中一項任務是將中國文化及好的東西帶回中國,又相信在內地的公職可將聲音帶到內地的決策機構。盧煜明強調尊重學術自由,但要守法合法,又舉例說從事醫學研究都要依循法律和規則,尊重病人私隱,亦有道德委員會的評審,如果屬於正常研究,相信「踩到紅線」的機會低。
中文大學。資料圖片
有記者問盧煜明能否兼顧照顧患病妻子及工作,他說這幾年來已發展了一套系統,可以令他照顧家庭,同時做到想做的事情。盧煜明又說會與學生多溝通、多聆聽心聲,學生會是學生在大學受教育過程中的重要元素,大學支持他們重建學生會,但要符合程序和法規。
他又提到愛國觀念非常重要,中大會在大學和通識的層次等方面推進。對於傳媒人區家麟曾被捕和保釋,被問到區作為中大學生宿舍的舍監及是否適合教書,盧煜明說不評論個別個案。
中大逸夫書院網頁顯示,區家麟正在休假。
區家麟(最後排右)2018年帶領學生參加逸夫書院的塞班島暑期文化學習團。逸夫書院網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