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一名醫生提醒,大便若出現4種顏色恐是患病警訊,建議儘快就醫!
示意圖
糞便形狀和顏色是反映身體健康的「晴雨表」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很少留意糞便的形狀和顏色,但其實它們是反映身體健康的「晴雨表」。
醫生將糞便的形狀分為7類
台灣大腸直腸科醫生陳威智近期就在臉書專頁上發文介紹了《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指出該分類法根據糞便的形狀可以將其分為7類,並提供了辨識健康狀況的依據。
示意圖
不同形狀的糞便代表不同的腸道健康狀況
首先,糞便呈現顆粒狀小球或是呈香腸狀表面凹凸不平,通常代表便秘問題。若香腸狀表面有裂痕或像蛇以及香腸狀表面光滑的糞便則是理想的便形。然而,若糞便呈塊狀且質地柔軟、散狀或糊狀、水狀無固體形態者則需要特別留意,長期出現恐暗示有感染及腹瀉問題。
示意圖
糞便出現以下4顏色恐是患病警訊
此外,若糞便出現以下4種顏色可能是患有特定疾病的預兆,需要引起重視,建議及早諮詢專業醫生,切勿拖延。
示意圖
1. 墨綠色
墨綠色糞便代表膽汁濃度過高,可能顯示急性腸胃炎風險。
2. 灰白色
灰白色糞便代表膽汁含量過低,或是胰臟癌或膽管癌的徵兆。
3. 黑便
上消化道出血,紅血球遭胃酸破壞釋放高濃度鐵質。
4. 鮮紅便
下消化道出血,或由痔瘡、肛裂或肛門膿瘍所引起。
醫生提醒:用力刷牙恐加劇牙周病,刷得勤或刷得用力不如掌握正確刷牙方法。
錯誤刷牙方式不僅無法清潔牙齒反加重牙周病
許多人認為只要刷牙時間夠長或刷得夠用力,就能徹底清潔口腔,因此每天花費大量時間刷牙,卻依然無法避免蛀牙或牙周病的困擾。台中慈濟醫院牙周專科醫生何曉涵指出,牙齒並非單靠用力刷或刷得長時間就能清潔乾淨,而是必須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錯誤的刷牙方式不僅無法清除牙菌斑,反而可能損害牙齒的琺瑯質,甚至加重牙周病的情況。何醫生強調,「刷得勤快、用力,不如刷對方法」才是保持口腔健康的關鍵。
示意圖
牙周病的根本成因是牙菌斑
何曉涵表示,牙周病的根本成因在於牙菌斑,若清潔不當會令牙菌斑長期堆積,起初會出現牙齦炎症狀,表現為牙齦發炎紅腫和刷牙時出血。如果未及時處理則會持續惡化,進而發展為牙周病,進一步破壞齒槽骨,導致牙齒出現鬆動、位移,甚至脫落的症狀。
示意圖
醫生教正確刷牙方法
何醫生指出,治療牙周病的關鍵除了清除牙結石外,還應學會如何正確刷牙。她提到,刷牙時刷毛應該儘可能垂直對準需要清潔的牙面。此外,舌側面因不容易看到而最常被忽略,若刷牙角度不對,則容易導致這一區域清潔不到位。雖然使用潔牙模型或影片教學能有所幫助,但醫生若能在病人口腔內實際操作並幫忙調整刷牙姿勢,效果會更好。
示意圖
個別口腔狀況需選擇合適潔牙工具
針對不同的口腔情況,何醫生建議應選擇適合的潔牙方式。例如,對於有些患者舌頭較大或口底較淺的病人、容易產生嘔吐反射、牙齒排列擁擠或傾倒等情形,則可以使用單束毛牙刷進行輔助清潔。而對於有牙橋的病人,則應使用超級牙線或牙線穿引器來清潔牙縫。
實地操作教學指導病人刷牙技巧
為了讓病人真正掌握刷牙技巧,何醫生在治療過程中會要求病人拿起潔牙工具在嘴巴裡親自操作,並根據病人的動作、口腔狀況以及牙齒排列進行指導。很多病人在接受指導後表示,「都活了這麼多年,現在才真正學會刷牙!」。
示意圖
定期回診防止牙周病復發
何醫生最後提醒,牙周病治療結束後,病人仍需每3至6個月定期回診,接受牙結石清潔和口腔衛生檢查,以確保牙周病得到有效控制,並降低復發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