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顯示,食物「趁熱吃」恐會增加患食管癌風險,建議控制在呢個「熱度」以下。
「趁熱吃」會增加患食管癌的風險
據《新浪熱點》報導指出,不少人偏好在食物熱騰騰時進食,認為「趁熱吃」會更加美味,而許多食物確實在冷卻後的口感與風味會有所下降。然而有研究指出,長期食用65℃以上的熱飲或食物恐會增加患食管癌的風險,因此,在日常飲食中,控制食物的「熱度」至關重要。
過熱的食物會導致粘膜細胞受傷害進而導致細胞癌變
研究顯示,食物從口腔到胃的過程需要9秒鐘左右,若進食的食物過熱,就意味著從口腔到食道再到胃的這段過程會一直被燙9秒,期間很多粘膜細胞都會受到傷害。因此經常「趁熱吃」,粘膜細胞就會一次次受到傷害,甚至可能在受傷的細胞還未來得及修復時,就要面臨再一次的傷害,久而久之受傷害的細胞就會不斷增多,極易誘發癌變。
過熱的食物恐會引發胃炎和胃糜爛
口腔耐熱溫度大約在65℃至70℃,而食道黏膜的耐熱溫度僅為45℃至50℃,胃黏膜的耐熱溫度更低僅40℃。因此,即使食物在口腔中覺得入口不燙,卻仍有可能對食道、胃「燙傷」,引發胃炎、胃糜爛等。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攝氏65℃以上的熱飲列為潛在致癌物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將65℃以上的熱飲列為「2A類致癌物」,由此可見食用熱食的嚴重性。此外,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人因食道癌致死的比例佔全球死亡率的2%,是不常食用熱食的國家的近3倍,這其中就和「趁熱吃」的習慣相關。相比之下愛吃三文治、漢堡為主食的美國,1年因食道癌致死的人數尚不到2萬。
食用熱食時應稍等食物降溫再進食
研究指出,「趁熱吃」滿足了味蕾卻傷害了粘膜,因此建議民眾在享受熱騰騰的火鍋或其他熱食時,應稍作等待,讓食物稍微降溫後再食用,以減少對食道和胃的傷害,從而降低患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