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河套園區推動港創科走上新台階

博客文章

河套園區推動港創科走上新台階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河套園區推動港創科走上新台階

2024年11月23日 07:00

特區政府周三公布港深河套園區發展綱要,圍繞四大方向發展,目標是2030年協同深圳,2035年發展至國際領地位,我認為,園區是新思維、新科技試驗區,更有效補足了香港長期以來缺乏,「產學研」中「產」的部份。

厚達58頁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提出香港園區將分「生命健康科技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區」和「新科技與先進製造區」3區域,及4個發展方向,包括打造世界級產學研平台、建設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中試轉化基地、營造全球創科資源匯聚點,以及開闢制度與政策創新的試驗場。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右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常任秘書長麥德偉(左二)、工業專員(創新及科技)葛明博士(右一)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秘書長鄭嘉慧(左一)介紹《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右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常任秘書長麥德偉(左二)、工業專員(創新及科技)葛明博士(右一)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秘書長鄭嘉慧(左一)介紹《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

綱要也說明了大眾關心的人員過關問題,中港兩地人員預先登記模式,可以以科技輔助實現「無感通關」,內地人員過關後可到香港其他地方,「無感過關」只適用於園區有實際需要人員,而且逗留時間也要按照香港法例規定 ; 「數據過河」方面,若數據只能在園區流通,就通過點對點傳送,例如臨床試驗相關的內地醫療數據 ; 利用無人機促進物資跨境流動等。

上述措施對香港創科發展至為重要,科技方面香港長處是醫療和生命科技,深圳是互聯網應用產業,臨床試驗相關的內地醫療數據可傳輸到香港園區,將大大幫助了本港生命科技的發展。利用無人機作跨境物資流動,有助促進本港低空經濟發展。

一直以來,本港科技發展的缺失是科研成果落地,即「官產學研」中的「產」,工商界一直強調,中試轉化(科研成果後續試驗及商品化)是將科研轉化為實質經濟效益重要一環,河套香港園區背靠「珠三角」製造業基地的優勢,是建設中試轉化基地的理想地點,《發展綱要》提出探討建設製造業創新中心和支持建立共享的智能中試工廠,以及建設中試服務中心等,相信可提高本港科研成果轉化的成功率。

除了創新科技,河套園區也是新制度的試驗場所,《綱要》提出擴展「港資港法」、「港資港仲裁」的實施範圍,以掃清國際創科企業落戶河套區的法律障礙,「港資港法」、「港資港仲裁」是特區政與內地商討,努力推動的新措施,外資企業在香港註冊為公司,投資內地特別是大灣區,可選擇用香港的法律和香港仲裁,有關措施現時在前海推行 ; 內地企業走出海外,與外國的企業合作,也可選擇以香港作為仲裁地,落戶河套區的企業,也將有機會實施港資港法,對鼓勵國際創科企業落戶河套區有助。

河套園區與北部都會區大學城是整體的設計規劃,朝著結合產學研方向發展,首三座大樓將在今年底陸續落成,已有63家創科企業及業界訂備忘錄,香港創科發展相信踏上另一台階。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陳健平




太平人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最近公布的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公布亞洲大學排名,本港共有6所大學躋身50強。香港浸會大學由2023年的第105名躍升至第50名,科技大學、城市大學及理工大學均取得亮眼成績,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續位列前十名,香港家長喜歡把子女送到歐美讀大學,但事實上香港的大學在世界排名一點不輸蝕,香港絕對有條件打造成學術之都。

香港的優勢,是國際化程度高,兼具兩文三語,教授也來自世界各地,在華人世界內屬少見,香港的高等學府,一直以來的強項是金融、經濟和語文,但近年也積極發展醫藥、數據分析等,例如浸會大學,開拓四大重點研究領域,包括創意媒體、健康與藥物研發、數據分析與人工智能,和人文及文化。

醫學是香港高等學府的重要學科,本港正籌建第三所醫學院,培養目前極度缺乏的醫療人才,多家大學包括浸會大學也提交了建議書申辦,在多家大學中,浸會大學是最早開辦中醫學科的高等學府,設有中醫門診,更是本港首間中醫醫院承辦機構,中醫醫院預料今年12月起分階段投入服務。香港中西匯聚,中醫藥服務及科研帶到國際舞台、促進中醫藥標準化和全球化的理想平台。

生物醫學和醫療科技是近年積極發展的範疇,浸會大學成立「前沿轉化醫學研究院」,由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邁克爾.霍頓爵士、劉耀南教授和霍文遜教授共同領導,以推動未來的醫療創新和技術轉化。在創新科技領域,醫療器械是香港相對較強的範疇,相信醫療科技可成為創新科技發展的突破點,浸大研發的前沿運動科學項目──即時人體數據監測,將於今年稍後舉行的全運會中應用。

浸會大學推動研究成果轉化

浸會大學推動研究成果轉化

浸大傳統明星學科是傳理系,創意媒體也自然成為重點研究領域,推動創意教育與研究,把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培養具備國際視野的創意藝術人才。

正如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所講,本港多所大學在國際排名中名列前茅,反映香港高等教育質素獲國際高度認可。兩文三語的教學環境、英語教學,香港社會對海外、非本地生都很有吸引力。加上現在美國在學生簽證、學科施加多項限制,令更多海外學生考慮到香港升學。

特首李家超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向全球推廣「留學香港」品牌,隨着國家教育高速發展,香港教育將會迎來黃金十年。

不少人提及,「留學香港」的最大困難是居住問題,推動大規模招生前,須先解決這問題,例如鼓勵市場以自資和私營方式改裝酒店和其他商廈,增加學生宿舍供應,甚至提供地皮讓市場興建新宿舍,先安居才可以集中精力學習和從事研究。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會長嚴玉麟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