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是是南京大屠殺87周年。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到觀塘匯基書院,向約900名學生講述有關歷史事件。
南京大屠殺歷史圖片
鄧家彪與學生分享後表示,愛國前題要先認識國家,包括要了解過去的歷史,亦要認識社會面貌、經濟、文化、科技等,越認識得多,愛國情感便越多,不論國家面對順境或逆境,都會以身為中國人為榮。他又希望學生能從南京大屠殺中認識要珍惜和平,並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裡,了解國家過去經歷過沉痛慘案,因此更加重視發展,要「站起來」和「強起來」。
鄧家彪。鄧家彪FB
有中五學生說,以往從課本中學習南京大屠殺的歷史,多數只有文字記載,今次在分享會中,能從影片及圖片,以及外國人所撰寫的書籍,更能深入了解當時中國人所經歷的境況。另一名中五學生表示,在分享會後更能體會到銘記歷史,珍惜和平的重要性。
匯基書院的中史科老師劉韻怡表示,學生能透過分享,增加國民身份認同,包括理解當時人民面對的苦難等,相信能激起學生的愛國心,為國家作出貢獻。
1937年12月13日二戰時期,侵華日軍佔領南京,屠殺數十萬中國軍民。為悼念南京大屠殺及抗日戰爭的死難者,國家從2014年開始,將12月13日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率社會事務委員會委員﹑九龍東團隊早前(4月2日)早上約見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康復專員陳偉偉先生等。
會議就初啟動的「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支援長者及照顧者計劃」優化措施作出全面討論交流。工聯會圖片
局方於會議上肯定工聯會持續對支援長者服務作出的努力,並承諾將積極與房屋署交流有關整理「高風險長者名冊」的工作。同時,局方亦表示社會福利署亦正在檢視公共福利金計劃下受惠者個人資料的使用細則,以達至有效支援長者生活需要的最終目標,期望今年內有所突破。
會議就初啟動的「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支援長者及照顧者計劃」優化措施作出全面討論交流。工聯會圖片
立法會議員鄧家彪重申過去提出的「四層支援」架構,即個人、鄰里、社區、政策,讓長者真的可以安享晚年,安心居安退休安老,會議並就初啟動的「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支援長者及照顧者計劃」優化措施作出全面討論交流,當中倡議包括:
1. 建立高風險長者名冊,識別有需要的長者及其照顧者;
2. 推廣居家安老的支援措施,平安鐘﹑安全扶手及家居感應系統;
3. 建立房署﹑社署﹑關愛隊及執法部門協調機制,強化社區危機處理能力。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率社會事務委員會委員﹑九龍東團隊早前(4月2日)早上約見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康復專員陳偉偉先生等。工聯會圖片
席間,團隊首先就支援計劃的具體操作表達了多方面的關注及建議。團隊根據各議員在地區收集到的意見及回饋向局方反映並獲得局方正面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