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豪飲美食煙花SHOW 歐洲各國花式跨年

大視野

豪飲美食煙花SHOW 歐洲各國花式跨年
大視野

大視野

豪飲美食煙花SHOW 歐洲各國花式跨年

2025年01月01日 15:20 最後更新:15:46

踏入新年,歐洲各地以各自獨特的方式慶祝,這些傳統不僅反映了當地的歷史和文化,也體現了人們對未來的美好祝願。

法國、愛爾蘭和匈牙利:奢華盛宴與香檳之夜

據外媒報導,法國人將新年前夜稱為「Le Réveillon de la Saint-Sylvestre」,這是一個充滿奢華盛宴的日子。人們圍在一起享用鵝肝、牡蠣等精緻佳餚,暢飲香檳。午夜來臨時,大家互相擁抱、親吻臉頰,並以「Bonne Année 」或 「Meilleurs Vœux 」的祝福語互道新年快樂。

觀看影片

在愛爾蘭,人們的慶祝方式都圍繞著美食、飲品和音樂。酒吧、餐廳和俱樂部在這一晚人滿為患,待在家中的人則會準備一場豐盛的家庭聚餐。當電視上開始播放倒計時和煙火表演時,愛爾蘭人會一起唱起《Auld Lang Syne》,共同紀念過去的一年,並向未來致意。

31日,匈牙利的居民們同樣會在的電視機前聆聽國歌,手持香檳杯等待新年的到來。總統發表完賀詞後,便是觀看絢麗的煙花時刻。傳統食物如鹹蛋糕、烤乳豬、扁豆湯和香腸是必不可少的,而為了招財進寶,匈牙利人還會在元旦當天食用扁豆,但避免吃雞肉,以免“刮走”好運氣。

葡萄牙和西班牙:鐘聲一響就吃葡萄

葡萄牙人相信穿藍色內衣能帶來好運。午夜時分,他們會在每一聲鐘響中吃一顆葡萄,祈願健康與幸福。之後,人們會走上陽台,用敲打鍋碗瓢盆的聲音驅趕舊年的不順,伴隨著香檳和煙花迎接新年。

西班牙人也會在午夜時分吃下12顆葡萄,以此祈求來年的幸運。據說,希望找到愛情的人可在餐桌下蹲著吃葡萄,會增加桃花運的機會。不過,這種做法並不總是有效。

2025年1月1日,星期三,在法國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狂歡者們在慶祝新年時觀看投影在凱旋門上的燈光秀。AP圖片

2025年1月1日,星期三,在法國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狂歡者們在慶祝新年時觀看投影在凱旋門上的燈光秀。AP圖片

意大利、希臘等地,用傳統儀式祈求好運

意大利的傳統是食用象徵財富的扁豆和一種名為「cotechino」的豬肉香腸,這個習俗源于古羅馬時期,當時人們攜帶裝有扁豆的錢包,期望它們能變成金幣。此外,紅色內衣也是意大利人用來吸引好運的選擇之一。

希臘和賽普勒斯也有著獨特的儀式,人們會在「vasilopita」蛋糕中藏一枚硬幣,被選中的那一片代表著持有者將在新的一年裡得到祝福。另一個常見的風俗是在家門口懸掛石榴,作為繁榮和好運的象徵。到了午夜,石榴會被摔破,預示著家庭將迎來健康的未來。

2025年1月1日,星期三,在法國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狂歡者們在慶祝新年時觀看投影在凱旋門上的燈光秀。AP圖片

2025年1月1日,星期三,在法國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狂歡者們在慶祝新年時觀看投影在凱旋門上的燈光秀。AP圖片

波蘭的「Sylwester」(新年前夜)充滿了派對、音樂、舞蹈和煙花。當午夜鐘聲響起,天空被五彩斑斕的煙花點亮,標誌著新一年的到來。次日,許多家庭會休息,享受一個平靜的家庭日。此外,波蘭人還會製作一種叫做「faworki」(天使翅膀)的傳統甜點,這是一種經過油炸並撒上糖粉的薄脆麵食。

德國的Silvester(新年前夜)也是一個關於煙花的節日,傳說這樣可以嚇跑邪靈。除了放煙花,德國民眾還喜歡通過「bleigießen」(鉛熔預測)窺探未來,不過現在這項活動已被禁止。另外,觀看1963年的英國喜劇《Dinner for One》也是德國人的保留節目之一。

2025年1月1日,德國柏林除夕夜,煙花在奧伯鮑姆橋的夜空中綻放。AP圖片

2025年1月1日,德國柏林除夕夜,煙花在奧伯鮑姆橋的夜空中綻放。AP圖片

每年4月30日,捷克各地會舉行「燒女巫」活動。人們點燃熊熊篝火,焚燒用稻草、樹枝製成的女巫人偶,象徵驅除寒冷與邪惡。

已流傳數百年

據外媒報道,燒女巫節(Carodějnice)是捷克流傳數百年的傳統,人們在4月30日傍晚點燃篝火,將象徵冬天與黑暗力量的女巫人偶焚燒殆盡,吸引群眾圍觀。在女巫人偶倒下、化為灰燼那刻,眾人歡呼鼓掌,場面熱鬧非凡。

觀看影片

老少咸宜的家庭活動

慶祝活動通常從下午直到深夜,有遊行、音樂、各式小吃攤與火舞表演,不少人打扮成女巫來參與。家庭成員聚在一起,圍著火堆烤傳統香腸(špekáček),是老少咸宜的家庭活動。

傳說中女巫害怕火焰與熱氣

雖然名為「燒女巫節」,但這個節慶與17世紀的「女巫審判」並無關聯,學者研究,它源於德國中世紀晚期,與德國的「聖沃爾普加之夜」(Walpurgisnacht)密切相關。

X平台影片截圖@zidenice

X平台影片截圖@zidenice

聖沃爾普加(Saint Walpurga)是一位8世紀的女修道院長,相傳她對抗過害蟲、狂犬病、百日咳與女巫,因此受德國民間尊敬,驅邪祈禱時常向她祈求庇佑。

根據傳說,冬季賦予女巫與邪靈強大的力量;4月30日晚上,正是女巫舉行盛大聚會的時刻。由於女巫害怕火焰與熱氣,人們相信只要燃起熊熊大火,便能驅離她們。

X平台圖片@kunc_zidenice

X平台圖片@kunc_zidenice

近年來引起部分反對聲浪

雖然「燒女巫節」已有數百年歷史,但近年來也引起部分反對聲浪。女性主義者指出,焚燒女巫人偶的儀式,儘管看似無害,仍可能延續對女性的恐懼與排斥,以及淡化歷史上歐洲社會對「異己」女性施加的壓迫。

另外,環保團體也關切各地篝火活動帶來的空氣污染,與潛在火災風險。捷克氣象局與消防單位提醒,若遇強風或乾旱天候,依法禁止焚火行為,以維護公共安全。

儘管如此,「燒女巫節」作為捷克春季傳統儀式,至今仍深受各年齡層喜愛。這場融合歷史、文化與社交意義的節慶,讓人們在火光搖曳中驅散餘寒,共同迎接新季節到來。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