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安徽省黃山市歙縣瞻淇村舉行了數場魚燈巡遊活動,吸引超過 73,000 名遊客,眾多遊客來此感受這座千年古村的獨特風景。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嬉魚燈」是安徽重要的傳統文化
瞻淇魚燈起源於南宋,形似鯉魚,寓意年年有餘,吉祥如意。「嬉魚燈」是當地一種重要的傳統文化和民俗活動,每年農曆正月期間,瞻淇魚燈在古村小巷穿梭遊動,栩栩如生。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近年來,瞻淇魚燈非遺傳承人在保留傳統魚燈製作工藝的基礎上進行了革新,同時延伸出數款供遊客賞玩的新式燈籠。隨著魚燈知名度擴大,魚燈研學遊、魚燈展演等業態不斷豐富。
外國學生對魚燈感興趣
比利時學生 Yan Sterckx 對遊行感到興奮不已,「我覺得這裡的氣氛非常好,很有節日氣氛。」俄羅斯學生黛安娜對活動感到非常高興,「最有趣的是最後的遊行,表演結束後,大家用巨型魚燈來慶祝,我們還有機會觸摸它們(祈求好運)。」

影片截圖
主動學習魚燈文化
這些發光的魚形燈籠由竹子和絲綢精心手工製作,需要至少一天的時間來組裝和上色,而更大的版本則需要幾天才能完成。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在師傅指導下學習工藝的泰國學生阿德麗娜十分喜歡魚燈,「我以為製作魚燈會非常困難,需要很多材料,但工藝師傅教得很好,我在大約兩個半小時內完成了三個結構。」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古老文化煥發新生機
魚燈不只有祈求風調雨順、年年有餘的美好寓意,更集納竹編、繪畫、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如今,魚燈已是瞻淇村的一張靚麗名片,這門古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煥發著新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