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馬會支持數字故宮快閃展 沉浸式體驗故宮文化

社會事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Â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社會事

      社會事

      馬會支持數字故宮快閃展 沉浸式體驗故宮文化

      2025年01月28日 12:01 最後更新:12:24

      由香港賽馬會支持及公益慈善研究院獨家捐助、故宮博物院主辦,以及大館作為合作夥伴的「FLASH! 故宮 —— 數字故宮快閃展」即日起至1 月 31 日假大館展出,市民可到F 倉展室免費參觀,毋須預約。今次展覽亦是馬會成立 140 周年「與你並肩.昨天.今天.每一天」慶祝活動之一。

      展覽運用數位技術呈現故宮寧壽宮區正門的「皇極門」經歷四季更迭之美。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運用數位技術呈現故宮寧壽宮區正門的「皇極門」經歷四季更迭之美。巴士的報記者攝

      三大重點參觀環節 

      更多相片
      展覽運用數位技術呈現故宮寧壽宮區正門的「皇極門」經歷四季更迭之美。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運用數位技術呈現故宮寧壽宮區正門的「皇極門」經歷四季更迭之美。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透過 VR 技術重現紫禁城四座角樓的搭建和彩畫繪製過程,市民可沉浸式觀賞角樓獨特的「九樑十八柱七十二條脊」建築風格。(馬會提供圖片)

      展覽透過 VR 技術重現紫禁城四座角樓的搭建和彩畫繪製過程,市民可沉浸式觀賞角樓獨特的「九樑十八柱七十二條脊」建築風格。(馬會提供圖片)

      故宮博物院的珍藏文物以數位影像方式呈現在數字多寶閣中。巴士的報記者攝

      故宮博物院的珍藏文物以數位影像方式呈現在數字多寶閣中。巴士的報記者攝

      部份故宮博物院的珍藏文物可透過觸碰電子屏幕賞玩。巴士的報記者攝

      部份故宮博物院的珍藏文物可透過觸碰電子屏幕賞玩。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以數位影像技術展現北宋末期畫家王希孟的唯一傳世作品《千里江山圖卷》。(馬會提供圖片)

      展覽以數位影像技術展現北宋末期畫家王希孟的唯一傳世作品《千里江山圖卷》。(馬會提供圖片)

      市民可透過互動遊戲「做出」珍饈美饌,了解宮廷飲食文化。巴士的報記者攝

      市民可透過互動遊戲「做出」珍饈美饌,了解宮廷飲食文化。巴士的報記者攝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巴士的報記者攝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巴士的報記者攝

      馬會董事、公益慈善研究院主席黃嘉純。巴士的報記者攝

      馬會董事、公益慈善研究院主席黃嘉純。巴士的報記者攝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朱鴻文。巴士的報記者攝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朱鴻文。巴士的報記者攝

      故宮博物院數位與資訊部副主任于壯。巴士的報記者攝

      故宮博物院數位與資訊部副主任于壯。巴士的報記者攝

      「FLASH! 故宮 —— 數字故宮快閃展」的重點參觀環節,包括一、四時故宮 — 運用數位技術呈現故宮寧壽宮區正門「皇極門」經歷四季更迭之美;二、角樓印象 — 透過 VR 技術重現紫禁城四座角樓的搭建和彩畫繪製過程,讓參觀者欣賞其獨特的「九樑十八柱七十二條脊」建築風格;三、鑒藏珍玩 — 以數位影像方式呈現故宮博物院的珍藏文物,當中 22件展品更可觸動賞玩。

      展覽透過 VR 技術重現紫禁城四座角樓的搭建和彩畫繪製過程,市民可沉浸式觀賞角樓獨特的「九樑十八柱七十二條脊」建築風格。(馬會提供圖片)

      展覽透過 VR 技術重現紫禁城四座角樓的搭建和彩畫繪製過程,市民可沉浸式觀賞角樓獨特的「九樑十八柱七十二條脊」建築風格。(馬會提供圖片)

      故宮博物院的珍藏文物以數位影像方式呈現在數字多寶閣中。巴士的報記者攝

      故宮博物院的珍藏文物以數位影像方式呈現在數字多寶閣中。巴士的報記者攝

      部份故宮博物院的珍藏文物可透過觸碰電子屏幕賞玩。巴士的報記者攝

      部份故宮博物院的珍藏文物可透過觸碰電子屏幕賞玩。巴士的報記者攝

      展覽以數位影像技術展現北宋末期畫家王希孟的唯一傳世作品《千里江山圖卷》。(馬會提供圖片)

      展覽以數位影像技術展現北宋末期畫家王希孟的唯一傳世作品《千里江山圖卷》。(馬會提供圖片)

      數位影像觀賞《千里江山圖卷》 

      是次展覽亦以數位影像技術將北宋末期畫家王希孟的唯一傳世作品《千里江山圖卷》展現眼前,又把象徵祥瑞的傳統符號及紋樣化作流動光影,讓參觀者恍如置身於一幅幅流動的古代畫卷之中。市民甚至可化身為御廚,透過互動遊戲「做出」珍饈美饌,從而了解宮廷飲食文化,亦可通過不同手機應用程式(App),「體驗」宮廷生活,深入探索古代織繡工藝等中華文化及歷史故事。

      市民可透過互動遊戲「做出」珍饈美饌,了解宮廷飲食文化。巴士的報記者攝

      市民可透過互動遊戲「做出」珍饈美饌,了解宮廷飲食文化。巴士的報記者攝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巴士的報記者攝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巴士的報記者攝

      羅淑佩:以科技為傳統文化注入新活力 

      「FLASH! 故宮 —— 數字故宮快閃展」於17日在大館賽馬會立方舉行開幕典禮,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致辭時感謝馬會和公益慈善研究院對展覽的支持。她指出,今次展覽以數位化形式來呈現故宮承載的中華傳統文化,運用科技為傳統文化注入新活力。

      馬會董事、公益慈善研究院主席黃嘉純。巴士的報記者攝

      馬會董事、公益慈善研究院主席黃嘉純。巴士的報記者攝

      黃嘉純:透過多媒體探索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 

      馬會董事、公益慈善研究院主席黃嘉純致辭時表示,與馬會一樣,公益慈善研究院致力推動藝術文化及保育的工作。是次展覽是馬會和公益慈善研究院與故宮博物院合作推動的《萬方傳播中華文明及文化科技人才培養計劃》的重點活動之一,通過互動多媒體技術,生動展示故宮的建築和文物,讓參觀者猶如置身其中,感受故宮的獨特魅力,並探索中華文明的智慧創造和深厚底蘊。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朱鴻文。巴士的報記者攝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朱鴻文。巴士的報記者攝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朱鴻文表示,展覽是故宮博物院在香港的首個沉浸式數字藏品快閃展覽,為市民和遊客提供近距離感受故宮文化的機會,更促進香港與內地在文化領域的深度交流。

      故宮博物院數位與資訊部副主任于壯。巴士的報記者攝

      故宮博物院數位與資訊部副主任于壯。巴士的報記者攝

      故宮博物院與馬會一拍即合 

      問到故宮博物院與馬會在大館合辦快閃展的緣由,故宮博物院數位與資訊部副主任于壯表示,適逢故宮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亦是馬會成立140周年,可謂一拍即合。于壯指出故宮博物院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匯聚地,也是中華文明的集大成者,而故宮博物院一直視香港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香港賽馬會,包括它的公益慈善研究院,都是本著公益和助推中華悠久傳統文化的意願,與我們走到一起,我覺得這是珠聯璧合。」

      為配合今次展覽,大館亦舉辦兩場「大館對談」講座作知識和文化交流,其中一場「藝術科技遇見傳統文化」講座探討藝術科技如何應用於歷史展覽、教育和藝術表演,另一場「承乾宮保護與傳承利用」講座則解構承乾宮的特色建築結構和歷史,了解古蹟保育對保持歷史價值和文化意義的重要性。

      去年五月,馬會和公益慈善研究院與故宮博物院簽署《萬方傳播中華文明及文化科技人才培養計劃》合作框架協議。由馬會和其慈善信託基金共同成立的公益慈善研究院撥捐約3億7,100萬元人民幣,在香港、內地和全球層面傳揚中華文化,並支持培育藝術科技人才,同時積極響應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願景。

      一如其他由馬會捐助的慈善項目,馬會對「FLASH! 故宮 —— 數字故宮快閃展」的支持,有賴其獨特的綜合營運模式,透過賽馬和博彩業務所得收益,為社會創造就業機會,並帶來稅收及慈善捐款。

      「FLASH! 故宮 —— 數字故宮快閃展」

      日期:1月17日至1月31日

      地點:香港中環荷李活道10號大館

      首屆浪琴香港國際馬術盛典將於2月14至16日在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活動首次在香港舉行,帶來世界級的卓越馬術比賽及表演。


      6匹參加「馬會退役賽駒駿展新生計劃」的退役馬匹,正為香港賽馬會樂韻騎乘表演進行預備練習。

      6匹參加「馬會退役賽駒駿展新生計劃」的退役馬匹,正為香港賽馬會樂韻騎乘表演進行預備練習。

      香港賽馬會一直致力推動馬術運動發展,適逢馬會成立140週年,馬會亦全力支持這個首度在港推行的馬術盛事。作為活動的創始合作夥伴之一,馬會憑藉其馬術籌辦工作的優勢及經驗,將為今次活動提供馬匹運輸、馬房管理、獸醫及生物安全等技術支援。
約65匹參與馬匹於本月10日已陸續從英國及比利時運抵香港,在馬會馬房助理的護送下由香港國際機場經馬會運馬車前往亞博。


      參與馬匹於周一(2月10日),在馬會馬房助理的護送下由香港國際機場經馬會運馬車前往亞博。

      參與馬匹於周一(2月10日),在馬會馬房助理的護送下由香港國際機場經馬會運馬車前往亞博。

      為期三天的盛典將包括多場馬術表演,當中香港賽馬會樂韻騎乘表演,由六匹參加「馬會退役賽駒駿展新生計劃」(RESTART )的退役馬匹參與,牠們將跟隨音樂在六分鐘內以不同步法和走位進行團體表演,是首次有退役馬匹以這個方式在港演出。


      6匹參加「馬會退役賽駒駿展新生計劃」的退役馬匹,正為香港賽馬會樂韻騎乘表演進行預備練習。

      6匹參加「馬會退役賽駒駿展新生計劃」的退役馬匹,正為香港賽馬會樂韻騎乘表演進行預備練習。

      其中負責策騎退役馬匹「銳闖」的馬會雙魚河馬術中心高級馬術策騎員葉子傑表示,他們約在半年前開始籌備今次表演,挑選適合表演的退役馬匹,並在兩個多月前開始訓練。他表示,訓練期間會讓馬匹聆聽音樂,亦會播放人群聲浪,讓馬匹熟習觀眾的掌聲。「我們會讓參與馬匹互換位置,表演講求馬匹之間及與策騎員的合拍,講求團隊精神。」他又指,今次表演是一個機會讓退役馬匹展現牠們的第二職業,並期望透過活動讓更多市民認識馬術運動。

      馬會雙魚河馬術中心高級馬術策騎員葉子傑

      馬會雙魚河馬術中心高級馬術策騎員葉子傑

      同時,馬會馬術隊成員林立信、賴楨敏和黎嘉怡將代表中國香港參加國際馬術盛典期間進行的五星級比賽,與其他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場地障礙賽騎手同場較競。當中曾在亞運會奪牌的賴楨敏對於再次參加五星級比賽感到興奮,「很高興能再代表中國香港及馬會參加這項國際賽事,希望能為觀眾帶來視覺觀賞的震撼,並向世界展示及推廣亞洲的馬術運動。」

      (左起)馬會馬術隊成員賴楨敏、何苑欣和林立信

      (左起)馬會馬術隊成員賴楨敏、何苑欣和林立信

      另一邊廂,盛典現場亦設香港賽馬會Live Zone,入場人士可享受精彩的互動講座和訪談,進一步認識馬術運動。馬會馬術隊騎手蕭頴瑩和何苑欣亦將現身,分享她們在2023年舉辦的杭州亞運會,為中國香港贏得盛裝舞步團體賽銅牌的點滴。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