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香港可向美國爭取對等關稅

博客文章

香港可向美國爭取對等關稅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香港可向美國爭取對等關稅

2025年02月14日 20:16 最後更新:21:07

特朗普的關稅第三枝大棒殺到,宣布要向所有國家徵收「對等關稅」。

特朗普一上任第一枝關稅大棒,就針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分別徵收25%、25%和10%的關稅。第二枝大棒是向來自所有國家的鋼、鋁徵收25%關稅,白宮消息人士還特別放料,對加拿大的關稅是疊加的,即是說加拿大的鋼、鋁出口到美國要付50%關稅。如今第3枝大棒就是所謂「對等關稅」,適用於所有國家,即時你徵美國多少關稅,美國就徵你多少關稅。

當然用特朗普的邏輯,所謂對等不包括高人一等的美國,美國徵收人家更加高的關稅時,她不會出聲,例如美國對所有中國入口電動車徵100%的關稅,特朗普不會同意中國對美國入口車徵100%的關稅。

特朗普周四(2月13日)在社交媒體上形容,「今天是最重要的一天,互惠關稅!!!讓美國再次偉大!!!」這些話術很特朗普。

白宮的公布這個所謂「公平與對等計劃」,點名美國和多國的關稅及規管的差異,例如美國對進口的乙醇僅徵收2.5%關稅,巴西對美國出口的乙醇就收取18%的關稅;美國依據最惠國待遇對進口農產品徵收5%關稅,但印度卻對農產品進口徵收39%的關稅。此外,印度對美國汽車徵收100%關稅,形同限制進口。

特朗普更特別公開點名印度,說「他們收取的關稅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多」,他舉了哈利電單車為例,說他記得「哈利不能把他們的電單車賣到印度,因為稅收太高了」,印度「對美國電單車徵收100%關稅,而我們只對印度電單車徵收2.4%關稅」。

人稱「莫迪老仙」的印度總理莫迪訪問華盛頓前夕,特朗普就對這個印太主要盟友來一個下馬威,等如對印度講「政治上你要幫助我,但關稅仍然照收」。美國市場顯然對特朗普加徵關稅帶來的負面影響陷入一個疲勞狀態,由於新關稅不是即時生效,而是估計要到4月1號才生效,美股三大指數因為關稅推遲生效而大幅上升。

到底特朗普加徵關稅對哪些國家或地區影響最大呢?

第一,印度的高關稅與貿易逆差。印度貿易加權平均關稅高達12%,遠高於美國的2.2%,特朗普政府多次點名印度,認為其關稅貿易壁壘阻礙美國產品進入印度市場,而且美國對印度的貿易逆差問題顯著。

第二,歐盟的汽車關稅差異。歐盟特別是德國這些汽車出口國,對美國汽車徵收10%關稅,而美國對歐盟僅徵收2.5%,特朗普亦多次批評這不對等現象,威脅將對歐盟的關稅提升至對等的10%水平。美國對歐盟的貿易逆差顯著亦加劇了特朗普的敵意。

第三,越南和巴西的關稅。越南的貿易加權平均關稅率是5.1%,巴西則是6.7%,均遠高於美國的2.2%水平。另外,美國貿易代表提名人格里爾曾點名指摘越南和巴西設置非關稅壁壘與技術標準限制。近年美國拉攏越南作為亞太區圍堵中國的盟友,越南對美國出口快速增長,如果美國實施對等關稅,越南的電子產品和紡織等主要出口產業將受到重大衝擊。

第四,台灣對美國的芯片出口依賴。特朗普對傳媒時,再進一步提到會盡速對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並點名台灣的芯片業「搶走我們的生意」,指現在幾乎所有芯片都在台灣生產,除了韓國有一些之外,「我們希望它們在我們國家製造。我們希望那些公司來我們國家(設廠)」。他說,「美國曾經有英特爾(Intel)等非常好的公司,但這一切都被奪走,我們希望把這些生意拿回來,希望它們回到美國。如果他們不把生意帶回來,我們會很不高興。」台積電2024年70%的收入來自北美客戶,特朗普已揚言要對台灣芯片收100%關稅。

第五,加拿大和墨西哥依賴美國。儘管特朗普已對兩國宣布加徵部分關稅,例如鋼、鋁的25%,但是對等關稅將會進一步打擊兩國的汽車、能源等高度依賴北美一體化市場的產業。又例如美國的紡織業有53%的產品需出口至墨西哥,加工之後再反銷美國,對等關稅會對北美的供應鏈造成嚴重的破壞。

第六,中國的受影響較少,因為在過去兩任政府,美國已經對大量中國產品加徵關稅,特朗普2.0之後亦再向中國加徵10%關稅。中國對美國出口佔比從2018年佔中國出口22%,已降至目前只佔13%。雖然美國聲稱會取消蘋果在中國生產iPhone手機入口美國的關稅豁免,但總體而言,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對中國的影響輕微。

不過特朗普祭出關稅第三支大棒,不但對個別國家造成重大衝擊,亦直接改寫長達75年的國際貿易規則,全球將進入全面引發貿易戰的新時代。過去美國給予發展中國家產品入口稅務優惠,是要那些國家聽美國枝笛,如今美國要收對等關稅,各國親美時代即將結束,發展中國家更不需要聽美國話去對抗中國。

最後可以說說香港,香港作為自由港,進口商品並無關稅,但是美國最近宣布對中國實施關稅的時候,就將香港和中國大陸劃一要加10%關稅。按特朗普的對等原則,香港作為世界貿易組織承認的獨立貿易區,美國對香港產品收10%關稅並不對等。另外美國對香港有貿易盈餘,以2023年數字計,美國是香港第3大貿易夥伴,雙方商品貿易總額達到603億美元,香港是美國的第27大貿易夥伴,過去10年美國對香港貿易順差累計高達2715億美元,在美國全球貿易夥伴之中,貿易順差以香港居首位。

近年美國對香港貿易順差減少,主要因為美國自己無端設定對香港的高科技產品禁售。香港可向美國爭取歸特朗普的「對等關稅」原則,叫美國取消對香港加徵10%的關稅,同時減少對香港輸出科技產品的限制,這樣會增加美國對香港的貿易順差,對美國大大有利,有助特朗普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目標。

盧永雄

西方國家對外國指手劃腳的日子,應該走到盡頭了,因為他們自己已經完全喪失道德高地。

英國政府最新發表《香港半年報告》,雖然以英國這種高高在上的取態而言,該報告對香港並非一面倒批評,報告結論部分表示,香港保留經濟、貨幣和金融領域的自治權,香港普通法和司法制度繼續獨立裁決民事、商業和刑事案件。但《報告》仍然就香港的政治問題意見多多,聲稱《香港國安法》繼續侵犯香港和海外個人的權利和自由,又批評香港對異見人士和新聞自由持續打壓,揚言關注黎智英、民主派人士及《立場新聞》記者遭到政治檢控等等。

英國政府這份報告,充斥著陳詞濫調,但是放在特朗普重新執政的年代,卻充滿著黑色幽默的味道。英國無視特朗普放火,卻在管香港點燈。

第一,政治自由。英國政府報告指,香港對黎智英和泛民主派人士的檢控,影響政治自由。但是美國對政治自由的殺傷,比香港嚴重得多。2021年1月,特朗普支持者不接受特朗普選舉失敗,衝到美國國會山騷亂,結果其中一個主要煽動者、極右團體「驕傲男孩」領袖塔里奧(Enrique Tarrio),他雖然不在現場,但是就被判處22年的監禁。到特朗普今年1月上台之後,就馬上特赦了塔里奧,塔里奧出獄之後聲言要「報復」,話「驕傲男孩」未來將「一如既往」。

這個事件邏輯上只有兩個可能性。第一,塔里奧這班人,就好像香港的激進分子一樣,他們發表的言論煽動暴力,意圖顛覆政府,最後受到法律制裁,但美國激進份子受到的刑罰,遠比香港的同類高。這就是拜登政府的理念。第二個可能是,這班人暴力示威有理,只是受到政治檢控,所以應該特赦他們,這就是特朗普政府的理念。不知英國政府認為如何分析美國的事態?英國何不出報告譴責美國政治檢控塔里奧、支持他報復?

第二,學術自由。英國政府的報告認為,香港實施《國安法》令學術界失聲。但現實上真正失聲的是美國的學術界,其中被針對的焦點是哥倫比亞大學。哥大被特朗普認定為反猶份子的溫床,特朗普2.0開始後,就向哥大開刀。在3月8日,哥大一個巴勒斯坦裔的研究生馬哈茂德·哈利勒被美國移民部門拘捕,哈利勒曾參加反對以色列出兵加沙地的抗議活動。

哈利勒其實已經擁有綠卡,有美國的永久居留權,他的妻子是美國公民,而且已經懷孕8個多月。但美國白宮和國土安全部回應哈利勒被拘捕時說,「哈利勒支持恐怖組織」,美國將控制加沙地帶的哈馬斯定性為恐怖組織,美國正尋求將哈利勒驅逐出境。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面警告,今後還有很多像哈利勒這樣支持恐怖分子和反猶太的人,會被捕並遭到驅逐。香港何曾驅逐永久居民?英國何不出報告譴責美國逼害哈利勒?

哥倫比亞大學更是特朗普開刀的對象。3月初,特朗普政府暫停向哥大提供4億美元的聯邦資金,透過關水喉壓逼哥大要接受政府的管控措施,結果哥大在3月21日跪低,在一份備忘錄裡默許了幾項政府的要求,包括推進在校園裡面禁止戴面罩的計劃,賦予安全官員在校園的逮捕權,任命一名新的高層管理人員主管提供中東研究課程的院系等。

特朗普政府要求哥大將有很多學生示威的中東、南亞和非洲研究系,置於「學術接管」之下至少5年,剝奪教職員工的控制權。「學術接管」是極罕見舉措,指大學管理層通過任命院系外的教授或管理人員接管該院系、修復運轉失常院系。英國《路透社》評論說,美國政府提出這樣的要求是「聞所未聞」。

特朗普是赤裸裸地進行學術審查,連英國的通訊社都提出批評,英國何不出報告譴責美國干預哥大學術自由?

第三,新聞自由。英國政府報告將香港按《國安法》檢控作出煽動的新聞媒體,侵犯了新聞自由。但在美國,即使媒體不作出煽動,只要不服從政府的指令,記者的新聞自由就會大受干擾。特朗普政府將墨西哥灣改稱為美國灣,《美聯社》不跟隨改變,特朗普就禁制美聯社進入白宮和總統專機空軍一號採訪,干擾新聞自由的動機昭昭明也。英國政府有批評嗎?

第四,法治。英國政府報告批評香港法治受損。真正無法無天的是美國,不單可以讓一個犯重罪的人出任美國總統,還可以不理法庭判決特赦重犯。這還不止,更要去逼迫律師。美國的頂級法律事務所「寶維斯法律事務所」(Paul Weiss)被認為支持拜登政府,為民主黨議員服務,特朗普就將矛頭指向它。特朗普在3月14日發布行政命令,懲罰曾經任職這個事務所的律師波梅蘭茨和寶維斯事務所,下令剝奪寶維斯員工的任何政府安全許可,限制該律師事務所進入聯邦大樓,並採取措施撤銷政府與該律師事務所及其客戶的合約。

寶維斯事務所去年的營收有26.3億美元,特朗普的命令意味著包括美國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以及環球資產管理公司阿波羅全球管理等,不能夠再成為該事務所的客戶,事務所將會蒙受重大損失。結果寶維斯事務所的一把手卡普跪低,走入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與特朗普達成協議。

結論是,英國對香港指手劃腳,但美國的情況比香港差一百倍,英國卻噤若寒蟬。奉勸大英帝國一句,在如今混亂的世道,管好你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不要再對其他國家或地區說三道四了。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