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研究團隊發表了一項針對50萬人的大型研究,發現環境因素在影響壽命和重大疾病方面比遺傳因素重要許多。其中,研究表明,多吃芝士和居住場所有明火取暖都與延長壽命相關。
研究:25種環境因素似乎與壽命長度有關
這項研究利用英國人體生物資料庫(UK Biobank)的50萬人數據,評估了164個環境因素和22種重大疾病的遺傳風險,並分析了與老化、與年齡相關的疾病和早逝之間的關係。研究團隊發現,25種環境因素似乎與壽命長度有關。
Cheese-eating and open fires 'linked to longer life' https://t.co/LyWOSYhPgB
— Tom Winslow (@SurfaceHunter) February 19, 2025
環境暴露對於肺癌等疾病的影響較大 遺傳風險對於乳癌等疾病影響較顯著
根據研究,環境因素能夠解釋17%的22種疾病死亡風險變異,而遺傳因素僅能解釋不到2%。這些疾病包括乳癌、肺癌、攝護腺癌、卵巢癌、大腸癌、胰臟癌、肝癌、食道癌和白血病。研究還指出,環境暴露對於肺癌等疾病的影響較大,而遺傳風險對於乳癌等疾病的影響較顯著。
According to scientists at @UniofOxford having a real open fire is linked to a longer life. However, we would argue that a modern clean-burning stove is even better ? - burn less wood, cleaner burning AND enjoy a longer life!https://t.co/EWncq1YOz0 pic.twitter.com/JIivX0C3AV
— Charnwood (@CharnwoodStoves) February 20, 2025
多吃芝士和居住場所有明火取暖都與延長壽命相關
此外,研究還顯示有利於延年益壽的因素包括吃芝士、有明火取暖、就業、規律運動、與伴侶同住、家庭收入較好、受良好教育等。相反,易致過早老化或早逝風險增加的因素包括常有厭倦感、貧窮、肥胖、吸煙等。

示意圖
改變後天環境和生活方式可以提高健康水平
總而言之,研究結果顯示許多因素是可以改變的,通過改變後天環境和生活方式,可以提高健康水平,降低疾病風險,甚至延長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