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通過收緊公屋「富戶」政策,除了提高「富戶」需要繳交的額外租金,亦調整須遷出單位的入息限額水平。有公屋居民歡迎增加「富戶」的額外租金,指有助增加政府收入,亦有公屋居民認為,增加「富戶」額外租金,做法更公平。
施政報告_房屋_公共房屋_公屋_
有自稱做過「富戶」的街坊指,今次加幅太大,因為經濟情況不理想,期望當局手下留情,又指不是每位同住子女都願意分擔租金開支,最後加重父母的負擔。
身兼小組委員會委員的立法會議員梁文廣認為,今次額外租金加幅比預期高,對此感到失望,但認同房委會未來要推出更多措施協助富戶向上流。
梁文廣
他說,當局文件未有透露資助出售單位計劃有何新安排吸引「富戶」買樓,如果只是多一次抽籤機會,認為吸引力未必足夠,會繼續推動當局推出「富戶」額外租金儲蓄計劃,如果自願遷出單位,儲到一定年期的額外租金,可以作為購買資助單位的首期。
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梁躍昊認為,加租這類懲罰措施對促進公屋流轉的作用,未必比得上給予富戶適當彈性和「甜頭」鼓勵主動遷出,贊同允許富戶遷出後的四年內仍保有綠表資格購買資助房屋,令住戶有充足的時間和選項物色遷住物業,減少交還單位後顧之憂。
團結香港基金報告指,公營房屋落成量正步入收成期,預計2025/26至2029/30年度期間,單靠傳統公營房屋年均3.21萬個單位,已超越《長遠房屋策略》的3.08萬個單位目標,為《長策》2014年公布以來首次出現。加上簡約公屋正在穩步推進,未來5年公營房屋年均落成量將達到3.77萬個。
團結香港基金報告指,公營房屋落成量正步入收成期。資料圖片
報告指,即使計及可能出現潛在延誤,預計未來10年傳統公營房屋落成量仍將超出《長策》目標約7%至31%,但要在2026/27年度前達成4.5年輪候時間目標,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的短期填補作用不可或缺。
報告又預計,未來4年房委會的年度建築開支將增加73%,考慮到未來有一定供應緩衝提供空間,建議當局應重新檢視「插針樓」和地形複雜的發展地盤的成本效益,以控制不斷膨脹的建築開支。
團結香港基金總裁李正儀指出,房屋市場受到高利率、高建築成本和貨尾積壓等不利因素影響,市場更趨保守。她指,經濟波動下,土地房屋策略更要有前瞻性,讓市場與政策之間靈活配合應對挑戰。
團結香港基金報告指,公營房屋落成量正步入收成期。資料圖片
基金會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總監葉文祺表示,私人住宅發展周期各階段都出現明顯放緩,預示未來落成量將逐步回落。發展周期延長及其他不利因素,導致近年賣地市場沉寂,減低發展商提交具競爭力標價的興趣和意願,建議當局繼續精簡審批程序,簡化地契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