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政府完成黃大仙竹園聯合村聯合行動 相關用地將發展公屋

社會事

政府完成黃大仙竹園聯合村聯合行動 相關用地將發展公屋
社會事

社會事

政府完成黃大仙竹園聯合村聯合行動 相關用地將發展公屋

2025年04月02日 23:00 最後更新:23:43

發展局表示,地政總署星期三(4月2日)聯同相關政府部門,在黃大仙竹園聯合村進行聯合行動,將相關用地交予土木工程拓展署,以配合日後的公營房屋發展,相關行動已完成。

發展局。資料圖片

發展局。資料圖片

發展局在社交專頁說,地政總署2023年2月已向受影響住戶及業務經營者發信,通知遷出限期,政府過往已給予相關住戶和業務經營者多次寬限,呼籲他們盡早遷離,並基於「以人為本」精神,將最後寬限期延至今年農曆新年後,但直至今日行動前,仍然有使用人表明不會離開,強調在照顧受發展影響住戶的同時,亦須確保發展計劃按時完成,因此無法再延長遷出寬限期。

發展局指出,相關住戶和業務經營者今日已全部遷出,用地隨即交予土拓署開展工程,署方與相關部門酌情安排居民盡快進入工地取回遺留的私人物品,及安排不符合安置資格的受影響人士短暫居留房屋署臨時收容中心。

發展局指,項目影響約155個寮屋住戶,涉及約271人,以及約10個於寮屋經營的業務經營者,截至昨日,合資格住戶大多數已搬離,並獲原區安置或獲發特惠津貼,餘下大約20戶和3個業務經營者仍未遷出,包括已獲安置或特惠津貼的住戶、不滿補償金額的業務經營者,以及不符合安置或申領特惠津貼資格,當中合資格住戶仍可獲搬遷津貼。

發展局又說,對於有業務經營者認為補償額不足,強調地政總署是根據立法會財委會批准的計算方法,公平對待所有受影響的寮屋佔用人,是合理的做法。

發展局推出3個生態旅遊發展片區項目,邀請發展商提交意向書。發展局常任秘書長何珮玲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針對前南丫島石礦場用地建議發展為生態旅遊地點,相對10年前的想法,當局今次希望以旅遊元素先行,降低住宅樓面的成份,由於項目附近有海灣,因此希望有遊艇會,顧問初步分析顯示財務可行,在減少發展規模及減少對基建需求下,整塊地會以單一形式推出。

何珮玲表示,針對前南丫島石礦場用地建議發展為生態旅遊地點,希望以旅遊元素先行。(立法會文件)

何珮玲表示,針對前南丫島石礦場用地建議發展為生態旅遊地點,希望以旅遊元素先行。(立法會文件)

對於當局容許發展商可以興建賺錢項目,例如住宅和酒店以提供現金流,會否擔心發展商很遲才提供生態旅遊設施,何珮玲說當局亦關注這一點,整件事與海島海岸旅遊有關,無論如何都是旅遊設施先行。當局目前有兩個想法,包括招標時是否純粹看地價,抑或會以雙信封制度要求招標人士提交技術建議,交代度假村有何住宅設施和配套,有關建議將會成為地契條款,受到規範及需要落實,外界毋須擔心。

發展局。資料圖片

發展局。資料圖片

何珮玲解釋當局可以在地契加設條款,要求酒店及康樂設施完成的日期不可遲於住宅項目。換言之,政府可以有主導角色,確保旅遊的部分按規劃去做。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