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有長期病患的69歲男子,感染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現時情況穩定。衞生防護中心相信這宗個案與星期二(4月14日)公布的個案有流行病學關聯,兩宗個案同樣在聯合醫院擴建工程A座的地盤工作,地盤位處醫院的臨床服務範圍外,不涉及院內感染風險,現時亦無員工或病人受感染。
衞生防護中心。資料圖片
中心已經到地盤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暫未發現地盤其他員工出現相關病徵,呼籲在醫院擴建工程地盤工作的人士,如出現相關病徵,應致電中心熱線2125 2374。
基督教聯合醫院擴建工程進行中。醫管局圖片
中心已向56名與該兩名病人在相同組別工作的員工派發預防性藥物,並向該地盤所有員工進行醫學監察;同時向員工提供健康教育及要求承辦商對共用設施包括洗手間、休息室及更衣室進行徹底消毒。
最新個案的69歲患者上星期三開始出現發燒、嘔吐及頭痛,翌日到天水圍醫院急症室求醫,同日入院接受治療,初步調查顯示,患者潛伏期內沒有外遊,他的家居接觸者至今沒有出現病徵。
過去10年共錄得52宗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相關個案,每年介乎0至14宗;今年暫時錄得5宗。
本港今年至目前已有5宗侵入性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個案,亞洲兒童傳染病學會主席兼世界兒童傳染病學會常務委員關日華說,數字已追平過去10年,每年有5宗病例的平均數,情況令人關注。
關日華。網上圖片
他表示,5歲以下兒童及長者等是高風險人士,個案在內地、英美及澳洲等地有上升趨勢,建議去當地旅行或長住的人士注射預防疫苗,但現時毋須納入恆常疫苗注射計劃。
示意圖
關日華說,腦膜炎雙球菌一般透過打噴嚏及飛沫傳播,病徵與傷風感冒相似,部分更是無病徵帶菌,容易在社區傳播,情況嚴重會有敗血症,身體會出現皮疹,可以用玻璃杯做測試,亦即將玻璃杯放在皮膚上滾動,如果這些皮疹仍然持續出現的話就要份外注意。
衞生防護中心。資料圖片
他續指,腦膜炎雙球菌如果入侵腦部,有機會一日間由發病到死亡;嚴重患者即使慢慢康復,都有機會出現神經系統、聽覺或視力受損等後遺症,個別更需要截肢。要預防感染,除了保持均衡飲食,有恆常運動及足夠休息,同時要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如有呼吸道病徵就要戴口罩。
資料圖片
他又提到,來自內地、香港、台灣、英國及澳洲等14個地區專家聯合提出倡議,建議在不同年齡層的嬰幼兒,因應個人情況考慮接種預防疫苗,住在院舍的青少年亦應考慮打疫苗,有關倡議早前已刊登在國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