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市民對虛擬貨幣一知半解易墮騙案

社會事

市民對虛擬貨幣一知半解易墮騙案
社會事

社會事

市民對虛擬貨幣一知半解易墮騙案

2021年08月02日 10:12 最後更新:11:18

近期有人墮入ICO(首次代幣發行)投資騙案,導致損失慘重。

涉及加密貨幣的騙案大增,警方上月特地進行街頭訪問,結果顯示大部分人對加密貨幣一知半解,容易墮入相關騙局,近期亦有人墮入ICO(首次代幣發行)投資騙案,導致損失慘重。為助市民防騙,警方昨推出「守網者」網上平台,提供科技罪案防罪等資訊。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網罪科網絡安全組葉卓譽總督察表示,警方上月在街頭訪問441名年滿18歲市民,測試他們對加密貨幣及投資風險的認知,發現有19%、82人有興趣投資加密貨幣,當中35%人對加密貨幣「完全不認識」或「不太認識」,66%的受訪者對投資風險了解不足,更有人高估自己認知,有人自認不了解仍想入市,容易墮入騙案。

涉及加密貨幣的罪案,包括收取犯罪得益和進行投資騙案,以及利用加密貨幣作為犯罪目標或誘餌犯案。 警方提供

涉及加密貨幣的罪案,包括收取犯罪得益和進行投資騙案,以及利用加密貨幣作為犯罪目標或誘餌犯案。 警方提供

據悉,警方近期發現涉及ICO(首次代幣發行)的投資騙案,騙徒聲稱新發行加密貨幣的價值均飇升,游說受害人以主流加密貨幣兌換新幣,但新幣發行後不獲市場承接幣值大跌,最終未能兌換其他加密貨幣或套現,甚至投資了不存在的所謂新幣,其實這些新幣發行成本低至數元至數十元,若沒有新業務支撐幣值,普遍欠缺市場認可,難以升值。

證監會中介機構部發牌科總監兼金融科技組主管趙嘉麗表示,ICO有機會是公眾集資,若是須向證監會申請牌照,否則可能違法。另外,她說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證監會只可向某些交易證券型加密貨幣平台發牌及監管,但政府今年5月建議修改《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擬設立新發牌制度監管所有加密貨幣交易平台,預料立法需時1至2年。

為增加市民防騙意識,警方網罪科昨推出「守網者」一站式平台,通過網站( CyberDefender.hk )以及Facebook、Instagram專頁和YouTube 頻道提供全面網絡安全、資訊保安以及科技罪案防罪資訊,亦會以專業角度提供實用保安及安全貼士,引領大眾成為醒目「數碼公民」。

加密貨幣成為近年新興投資項目,亦被不法分子用作騙財和洗黑錢。 路透社

加密貨幣成為近年新興投資項目,亦被不法分子用作騙財和洗黑錢。 路透社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緬甸遣返移交來自電詐園區111名非法入境中國籍人員

2025年02月22日 15:58 最後更新:16:32

央視新聞引述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報道,緬方周六透過緬泰友誼二號大橋,遣返移交111名來自電詐園區、非法入境緬甸的中國籍人員。

2月20日,首批200名緬甸妙瓦底地區的中國籍涉詐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國。(新華社圖片)

2月20日,首批200名緬甸妙瓦底地區的中國籍涉詐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國。(新華社圖片)

緬方指出,根據非法入境人員的供詞及初步調查,當中多數人參與電詐、網路賭博等違法犯罪行為。緬甸政府根據法律規定,遣返移交相關人員回原籍國家。

2月20日,首批200名緬甸妙瓦底地區的中國籍涉詐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國。(新華社圖片)

2月20日,首批200名緬甸妙瓦底地區的中國籍涉詐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國。(新華社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