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暑假暢泳小心耳道受感染 耳內積水增患中耳炎風險

生活事

暑假暢泳小心耳道受感染 耳內積水增患中耳炎風險
生活事

生活事

暑假暢泳小心耳道受感染 耳內積水增患中耳炎風險

2021年08月26日 17:23

暑假當然少不了游泳,期間耳朵進水屬平常之事,不過耳內積水卻有機會令病毒或細菌入侵,增加感染中耳炎的風險!

明德國際醫院耳鼻喉專科醫生賴廣麟表示,一般而言,中耳炎是指「急性中耳炎」,通常都是源於上呼吸道受感染,而鼻腔及喉嚨又與中耳相通,因此病毒及細菌可經過鼻咽管進入中耳,令中耳病毒或細菌入侵,從而引致所謂的「急性中耳炎」。他指,由於兒童耳咽管較成年人短小,加上其耳咽管構造亦令病毒更容易進入中耳,因此2至6歲的孩童患中耳炎的機會特別高,尤其在他們患感冒後,耳咽管發炎會令病毒及細菌相對容易地流入中耳,引致發炎。至於小朋友6歲後,耳咽管及頭部結構的發育相對較為健全,患中耳炎的機率亦因而逐步下跌。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可引起嚴重併發症

家長最關心的是孩子一旦患上中耳炎會出現甚麼病徵?賴廣麟表示,通常孩子患中耳炎,初期耳朵都會經常感到不適,不時會掏耳孔甚至拍打耳朵,其後更會出現耳朵疼痛、流膿、發燒及嘔吐等徵狀。他強調,由於患中耳炎的孩子年紀一般都很小,不懂向父母解釋自己生病,而中耳炎的徵狀與一般外耳(耳膜外)發炎類近(外耳發炎通常發病初期已經會流膿,而且不會發燒,中耳炎主要是有耳朵疼痛、發燒等徵狀),因此孩子一旦出現耳痛、流膿、發燒等,幼兒又不時哭鬧不安,宜盡快求醫,以免因中耳炎引起嚴重併發症。

對於孩子而言,中耳炎最大的傷害是可引起多種併發症。由於細菌可四處遊走,如進入中耳後,可引起「乳突骨」發炎、走上腦部則可引發腦膜炎。耳內積膿亦有機會令耳膜穿孔,耳膜一旦未能完全復原,日後耳膜發炎機率會明顯上升,孩子聽覺亦會受影響。

游泳期間耳朵進水屬平常之事,不過耳內積水卻有機會令病毒或細菌入侵,增加感染中耳炎的風險。資料圖片(示意圖)

游泳期間耳朵進水屬平常之事,不過耳內積水卻有機會令病毒或細菌入侵,增加感染中耳炎的風險。資料圖片(示意圖)

併發症嚴重或要開刀

治療中耳炎主要仍需依靠藥物,賴廣麟指,一般會用止痛藥及退燒藥減輕患者的痛楚,同時會處方一周藥量的抗生素,以抑制細菌滋長。如有耳內流膿,亦會用含抗生素的耳藥水,供患者滴入耳內。」他強調,用藥最重要是防止出現併發症,若發現已出現併發症,有機會需要入院治療,甚至開刀做手術。

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現時泳池只是有限度開放,但不少家長仍會選擇游泳作為孩子的消暑活動。坊間流傳游泳會引致中耳炎,賴廣麟澄清,游泳並不會增加患上中耳炎的機會,因泳池水只會在外耳積聚,即使是游泳時嗆了幾口水而引致細菌入侵,受影響亦只是外耳,因此游泳與中耳炎實際上沒太大關係。

賴廣麟補充指,外耳炎不代表不用預防,最重要是保持耳內乾爽,切忌用棉花棒挖耳孔,因為會弄傷耳內的皮膚;若真的要去除耳內水分,可用將溫度調較至微暖的風筒吹乾,很多人亦會使用耳塞,然而耳塞對防止感染耳炎沒有太大功效。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須防上呼吸道感染

賴廣麟續指,引起中耳炎的主因來自上呼吸道感染,尤其肺炎鏈球菌是其中一種常見導致中耳炎的病菌,故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是有效的預防方法。他又表示,鼻敏感會不斷流鼻水及鼻塞,影響耳咽管功能,增加患上中耳炎的機率,因此多做運動,強化呼吸系統的功能,對預防中耳炎很有效。至於市面上各種用於清潔耳鼻的噴霧,他就坦言,這類產品的作用不大,只要做好日常清潔、保持耳內乾爽衞生已足夠。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醫生提醒:用力刷牙恐加劇牙周病,刷得勤或刷得用力不如掌握正確刷牙方法。

錯誤刷牙方式不僅無法清潔牙齒反加重牙周病

許多人認為只要刷牙時間夠長或刷得夠用力,就能徹底清潔口腔,因此每天花費大量時間刷牙,卻依然無法避免蛀牙或牙周病的困擾。台中慈濟醫院牙周專科醫生何曉涵指出,牙齒並非單靠用力刷或刷得長時間就能清潔乾淨,而是必須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錯誤的刷牙方式不僅無法清除牙菌斑,反而可能損害牙齒的琺瑯質,甚至加重牙周病的情況。何醫生強調,「刷得勤快、用力,不如刷對方法」才是保持口腔健康的關鍵。

示意圖

示意圖

牙周病的根本成因是牙菌斑

何曉涵表示,牙周病的根本成因在於牙菌斑,若清潔不當會令牙菌斑長期堆積,起初會出現牙齦炎症狀,表現為牙齦發炎紅腫和刷牙時出血。如果未及時處理則會持續惡化,進而發展為牙周病,進一步破壞齒槽骨,導致牙齒出現鬆動、位移,甚至脫落的症狀。

示意圖

示意圖

醫生教正確刷牙方法

何醫生指出,治療牙周病的關鍵除了清除牙結石外,還應學會如何正確刷牙。她提到,刷牙時刷毛應該儘可能垂直對準需要清潔的牙面。此外,舌側面因不容易看到而最常被忽略,若刷牙角度不對,則容易導致這一區域清潔不到位。雖然使用潔牙模型或影片教學能有所幫助,但醫生若能在病人口腔內實際操作並幫忙調整刷牙姿勢,效果會更好。

示意圖

示意圖

個別口腔狀況需選擇合適潔牙工具

針對不同的口腔情況,何醫生建議應選擇適合的潔牙方式。例如,對於有些患者舌頭較大或口底較淺的病人、容易產生嘔吐反射、牙齒排列擁擠或傾倒等情形,則可以使用單束毛牙刷進行輔助清潔。而對於有牙橋的病人,則應使用超級牙線或牙線穿引器來清潔牙縫。

實地操作教學指導病人刷牙技巧

為了讓病人真正掌握刷牙技巧,何醫生在治療過程中會要求病人拿起潔牙工具在嘴巴裡親自操作,並根據病人的動作、口腔狀況以及牙齒排列進行指導。很多病人在接受指導後表示,「都活了這麼多年,現在才真正學會刷牙!」。

示意圖

示意圖

定期回診防止牙周病復發

何醫生最後提醒,牙周病治療結束後,病人仍需每3至6個月定期回診,接受牙結石清潔和口腔衛生檢查,以確保牙周病得到有效控制,並降低復發的機會。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