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這些史實與虛構有七三之比的故事所影響,後人自然會誤解某些歷史人物,有些人會被神化,我們會更欣賞那個人,但有一些被醜化的就相當陰功,其中一個被誤解得最深最慘的應該是蜀漢後主「阿斗」劉禪。

後人說「扶不起的阿斗」、「樂不思蜀」,這些都將劉禪刻畫成了一個懦弱無為、愚昧忘本的人物。阿斗在後世都被塑造成又肥又傻的弱智形象。蜀漢江山落入他人之手,責任都全推到阿斗劉禪身上。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劉禪雖然比不上劉備,但也不是完全懦弱無能。劉禪在位41年,時間是在三國時期所有國君中最長。當然這能歸因於諸葛亮輔佐,但諸葛亮死後劉禪還做了29年,能夠在亂世長時間做到皇帝,也要有一定才能。

劉備在生前為讓劉禪見多識廣,掌握治國本領,讓其多學《申子》、《韓非子》、《管子》、《六韜》等書,由諸葛亮親自抄寫讓他讀;又令他拜伊籍為師學習《左傳》。不僅如此,劉禪也有學武。《寰宇記》有記載:「射山,在成都縣北十五里,劉主禪學射於此。」所以劉禪並非無能,也非因為長阪坡之戰劉備摔傻劉禪。

其實丞相大人諸葛亮很滿意劉禪表現,《與杜微書》云:「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證明阿斗並非愚蠢弱智之人。蜀國在後期多次北伐復興漢室,劉禪頭腦也非常清楚,認為諸葛亮太急,曾勸過他:「相父南征,遠涉艱難;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勞神思。」諸葛亮死後,劉禪馬上暫緩北伐,認為耗國傷財,需要吳國出手才能一起征討:「須吳舉動,東西掎角,以乘其釁。」

影視中的劉禪與諸葛亮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劉禪與諸葛亮 (網上圖片)

劉禪是個有一定才智的人,亦見於處理人事政事。北伐時魏延密謀造反,但卻誣奏楊儀,由於當時魏延燒了閣道,與假裝造反費禕共謀奪兵權。劉禪聽完魏延表奏反指魏延是勇將,有能力抗衡楊儀,為什麼魏延要燒閣道呢?對魏延產生懷疑。魏延最終事敗被殺,劉禪也沒有否定他,降旨曰:「仍念前功,賜棺槨葬之。」陳壽《三國志》也指劉禪,與暴虐的吳國皇帝孫皓相比,更善於處理政務,與大臣保持良好互動。是劉禪後來寵信宦官黃皓,才敗壞政事。

為防權臣權力太重,劉禪命費禕主管政務,蔣琬主管軍事,兩人的權力相互牽制。蔣琬死後,劉禪「自攝國事」,徹底改變蜀國多年「事無鉅細,咸決於丞相」的政局。所以「阿斗」並非扶不起。

劉禪於三國演義中被認為是文武智力不全之人,在日本開發的遊戲表露出來 (網上圖片)

劉禪於三國演義中被認為是文武智力不全之人,在日本開發的遊戲表露出來 (網上圖片)

至於劉禪「樂不思蜀」的問題,指出劉禪投降後,魏國司馬昭設宴款待,席間有蜀中樂舞,令蜀漢舊臣想起亡國痛,劉禪怡然自若,司馬昭問劉禪是否念蜀,劉禪答:「此間樂,不思蜀也。」後人將「樂不思蜀」指劉禪甘心為虜不思復國,比喻在新環境有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但有人也對「樂不思蜀」提出,這反而表現劉禪聰明的地方。他在司馬昭面前表現成功扮傻,再也不懷疑他,劉禪及家眷大臣才能安穩在洛陽終老。莎士比亞說過,「扮傻」要扮得好要靠才情,身分及時機都要相當清楚,是一門藝術,自古到今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