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為建制議員說句公道話

博客文章

為建制議員說句公道話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為建制議員說句公道話

2022年02月21日 16:07 最後更新:16:12

有香港行政會議成員指責,新立法會部分人鬧政府過了火位,批評不比過去泛民弱。

在要求團結抗疫時道出此話,也是過了火位。

客觀而言,香港的Omicron病案每日以數千計,飆升勢頭還未看到天際線,醫院門外人滿為患,加上陰雨持續,老幼病人在風寒中等候收院,的確讓人睹之心痛,聞之落淚。

面對此情此景,立法會一些建制派議員為之着急,這是他們的責任,也是良知的表現。

特首林鄭月娥日前宣佈,因當前疫情仍未見頂,預計兩至三個月才穩定疫情,決定新一屆行長官選舉押後至5月8日。

隨即港澳辦發出了支持聲明,指是有利於選舉在公平、公正、公開和安全的情況下進行,也不會影響特別行政區政府換屆。

上述聲明有兩個關鍵點,一是特首選舉因疫情而調整時間,二是強調不影響特區政府換屆,換言之在5月8日前要實現清零,確保選舉“三公”和安全,確保特區政府按時換屆。

這是抗疫“清零”的時間表,也是一項硬任務。

兩個月內遏制疫情絕非易事,正如夏寶龍指出,非常時期要有非常之舉。

這些天建制派議員、民間高手各思其謀,提出了不少有意義的建議,值得政府重視和社會討論。

1、關於強制性全民檢測。

香港能否儘快“動態清零”,全民檢測是唯一可行的手段。

建制議員在第四波疫情時已反復提出,但可能各種原因未能實行。今天,香港政府終於接受全民檢測,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無論是按身分證還是分區強制性檢測,都要做到便利、簡單,方便家庭總動員參與,同時也要減少漏網之魚,減低社區進一步擴散的風險。

現在檢測人龍過長,例如,在油麻地公眾四方街球場,很多市民一家老少冒著寒風冷雨,在戶外排隊輪候檢測。

但是旁邊就有一個室內可容納千多人表演場館,為何政府不開放此地於檢測所用?

香港天文台發出了本周未來兩天寒冷天氣警告,風寒有雨,氣溫徘徊在9度左右。

 

最好的方法是,檢測點儘量安排在市民居住點附近,在核酸檢查時,排隊5分鐘至20分鐘完成檢查,讓大家感到非常方便而不擾民。

除此之外,有專家推算,本地檢測商日檢三萬樣本,過去一星期每日就發現過千陽性個案,雖然現時採樣是高危群組,但社區早已擴散,按幾何級比例推算,將有數以十萬人感染。

因此,有建制派議員提出“封城”強檢,也是一個不能排除的預案,做最壞的打算,爭取最好的結果。

政府不能因情感或面子,排除任何方案,而應面對現實,作出最困難的政治決定。

2、建立大小方艙醫院,請求內地醫護參與臨床醫治。

由於感染人每天數以千計,政府全力動員商界提供酒店,但仍然缺口較大,為此政府希望部分人士居家隔離。

這是一種方法,但對居住狹窄的市民而言,居家隔離實則是擴散家人。

我將大家提的建議作一些歸納,政府應首先徵用官方場館,以下地點:

   1. 各區學校的禮堂、有蓋操場;   

   2. 各區的體育中心;    

   3. 灣仔會展;   

   4. 機場的候機室;   

   5. 找民安隊,搭建供60人以上的大型帳幕,不是衞生署那些9m、15m的遮陽帳幕;   

   6. 在醫院停車場或醫院附近空地搭建臨時僭建建築物,等等。

目前最大問題有醫院而缺乏醫護人員,這方面的矛盾已突顯。

我曾寫文呼籲要摒棄兩地專業區隔,讓內地醫護人員參與方艙醫院的救治工作。

如果堅持專業資格不能突破,政府可否考慮啟動《緊急法》,規定在特定時間、疫情嚴重程度、醫療資質等,有條件開放內地醫護人員參與救護?

這是人命關天的事,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不應再遲疑不決。

3、專業化和科學化“安心出行”

內地能成功控制疫情的原因,健康碼很重要,不是形式而是把關的鑰匙。

4、要開通援港物資綠色通道

兩地官方已建立了物流閉環通道,但民間抗疫積極性調動起來後,不少援助抗疫物資從內地調入,有些團體反映,入港物資申報費時,其中涉及到藥物被以未納入政府公佈清單,而未能做到特事特辦。

建議政府開闢抗疫綠色通道,一是在口岸讓這類物資以最便捷的簡化手續通關,同時在關口完成消毒等程式,讓接收團體可以迅速派送,穩定人心。

二是醫療器材和藥品的綠色通道,只要接收方提供符合內地抗疫使用的標準說明,建議政府以特殊許可核准快速放行,以解決民眾和市場之需。

5、應鼓勵民間多參與,政府要提供對接渠道

有不少民間團體主動要求請戰,但不知拍哪家門口對接。

如有一家超大型的物流公司,聽說不少市民多日未能收到政府派發的檢測包等物品,他們想無償提供物流服務,但不知如何對接,要人托人找司局長詢問。這種情況不在少數。

建議政府各部門開通相關的對接渠道,方便和鼓勵大小企業、社團同心抗疫。

同時,也不必要地凡事找司局長,讓他們能集中時間和精力,做好決策、統籌和協調工作。

新冠疫情如同一場戰爭。

《孫子兵法》說“上下同欲者勝”,今天更要官民團結合作,才能實現“勝”之目標。

作者:

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董事




簡思智庫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拉動經濟懂投資,還要懂消費

2024年12月16日 14:37 最後更新:14:44

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執行主席

國內外矚目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于上周召開了,從發表的公告要點看,中央提出:將盡力穩住房市和股市,增大財政刺激;將採取適度寬鬆貨幣政策,尤其是把刺激消費的重要性放在第一位。這些提法多年來少有,令市場鼓舞。當然如何落實穩定房市股市,如何鼓勵消費,是絕不容易的。

我作為實體經濟的企業家,感受到中央提出的政策調整,比較貼地,摸到了社會體感溫度。儘管未來幾年仍是經濟轉型期、困難期,但我對中央的政策方向和決心,以及政府的執行能力充滿信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內容很豐富,從我自身的感受想講幾點看法。

第一,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明年頭號任務。

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其中一個顯著特點,從政府到企業,對於如何投資,尤其是以拉動投資來應對幾次經濟危機,都做得駕輕就熟;對於如何消費,與經濟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

有人將中央過往的政策作對比,去年的提法是“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今年則是“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作為首要任務,足見此次對消費端政策的重視,是抓住了解決當前經濟下行的要害。

相關提法包括“促進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著力提振內需,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意願和層級”,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還包括一些立足中長期的政策方向,如“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制定促進生育政策”等。

懂投資,還要懂消費。

如何提振消費,中央不是從原則到泛談,而是講得很具體。

包括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擴大服務消費,促進文化旅遊業發展。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髮經濟。加強自上而下組織協調,更大力度支持“兩重”專案。適度增加中央預算內投資,等等。

由此可見,不論是明年還是未來5-10年,擴大內需將是中國經濟的最重要任務。

而在擴內需中,首先是“大力提振消費”。

今年中央已採取行動,以國家補貼名義刺激消費,以及補助困難群眾資金共下撥2000億元,其中在家電以舊換新方面,政府補貼131.7億元從而帶動銷售約691億元,取得了倍數的增長。

這一成效可以預計,2025年仍將推行“國家補貼”,有專家估計會增加至3000億,“補貼”的行業和場景也會增多。

對於這一政策帶動的消費市場,值得投資者、供應方以及消費者重點關注。

第二,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

俗稱推動經濟的三架馬車(投資、消費、外貿),不會因大環境變化而放棄,只是側重、先後會有所調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步推進服務業開放,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持續打造“投資中國”品牌。

推動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完善海外綜合服務體系。

會聽音才會辯出重錘聲。

一般而言,高水準的對外開放是指主動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

“制度型開放”應包括:擴大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和覆蓋面,加大外貿領域信貸投放;推動世貿組織電子商務協定談判進程,壯大外貿新動能;通過穩妥推進與更多國家商簽互免簽證協定等方式,強化外貿企業服務保障,説明外貿企業穩定、開拓海外市場,穩住商品貿易基本盤;加快服務業對外開放,積極發展服務貿易等。

所有這些,特別是服務貿易正是香港的優勢。

香港的國際貿易中心地位,法治體系、會計準則、營商規則早已與世界經濟發達國家接軌。

從香港角度看,當下如何重點是以優勢鍥合內地企業新一輪的“出海潮”,從中達到雙贏。

前不久,由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助推“湘贛粵港澳中醫藥全產業鏈協同發展聯盟”,由香港承擔第三方檢測及專業服務,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打造ISO國際標準引領的品牌集群,聯合內地多省建立具有公信力的中藥材網上貿易平臺,提升中醫藥產品和服務的國際認可度和話語主導權,推動中醫藥全產業鏈高品質發展。

這是一個由香港聯手內地,共同開拓外貿市場的很好案例。

第三,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範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整治“內卷”,在過去中央層面提及不多,說明中央開始注意到“內卷”已成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障礙。

事實上,不少企業沒死在創新或銷售的路上,卻死在了“內卷”格籠中。

價格也是價值。

近幾年我看到,不少電商平臺往往“價格內卷”、“素質內卷”,不斷進行“鬥平”、“鬥爛”的惡性競爭。

從大到汽車、光伏等新興產業,小到奶茶、咖啡等飲料市場,內卷式價格戰導致行業利潤率下降,一些企業為降低成本,會拖欠上游款項、壓低供應商價格,這些行為不僅破壞產業鏈穩定,還會導致整個產業生態惡化,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生存,不但不能讓市民享受有質素的消費,更影響了中國品牌的存亡。

今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及了有關問題,相信來年中央會加強整治。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