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武術文化重要品牌---功夫閣

卓文傑 盧敬之博士

功夫閣被列入香港旅遊發展局重點推廣項目,並有許多觀光指南和小冊子作為遊客的眾多遊覽熱點之一。除了香港文化博物館外,很多人甚至將功夫閣描述為一個“功夫活態博物館”,以保育當地的傳統功夫文化遺產。

 

功夫閣的表演定在個星期日的下午2:30開始進行 – 很有趣的是看到許多老年人已經掀早開始排隊 – 如在炎熱的夏天(常常氣溫超過34度),他們下午2時就排隊了,因可以坐在有限數量的前排座位上享受精彩的功夫表演。當我們在新聞中看到許多老人家 - 獨居生活或缺乏社交聯繫(甚至生活貧困)時,我們就會思考,像功夫閣這類大眾化的文化娛樂活動,是否應該給予更多資源及長期性地維持。可能這些老年觀眾不一定很有生活保障或十分幸福美滿的家庭 - 通常他們的孩子都長大了 – 亦忙於照顧自己的孩子(孫子) - 或者他們跟配偶之間沒有太多交流。結果,許多老年人孤獨的身影往往反映了受到社會孤立的情況。事實上,對於這些老年人來說,功夫閣的存在是一個很好的舒緩生活壓力的方式,可以消磨一整個星期天的下午 - 周圍有年輕人 - 充滿活力、娛樂、年輕人做現場功夫表演 - 免費享受而不需要收取任何費用。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聽戲曲,也不一定喜歡中國象棋的靜態活動。例如儘管有空調,不是每個人喜歡去公共圖書館靜靜地閱讀。

在功夫閣進行期間,老年觀眾都會對大師們發表評論 - 他們的風格 - 或者他們年輕的時候可能已經學會了一些功夫。換句話說,功夫閣 - 具有的社會價值和功能 - 幫助了這些老年人克服社會的隔離 - 為他們提供與其他年輕人互動的平台,觸及到集體回憶,並可認識到有共同興趣的同輩。因此功夫閣是一個在公共場合舉行的社交活動平台,它有助於縮小社會鴻溝,成為當地老年人融入社會的有效模式。因此,編者希望有關當局深入了解功夫閣背後的社會價值和重要性。

文化旅遊:採用可持續發展的營銷方法 - 文化或遺產旅遊被認為是一個機會,最近被評為香港旅遊業的四大支柱之一。有人建議,發展文化旅遊的美妙之處在於,文物旅遊可以作為旅游資源,而旅遊可以幫助保存和保育最好的社區,以及展示香港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產。 從表面上看,這似乎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1999年香港旅遊協會(現為香港旅遊發展局)的訪客調查將表演藝術,藝術及文化展覽,中國傳統節日,美食及傳統列為香港入境游客的五大產品。此外,遺產活動的興趣程度在過去數年已大幅增加,由1994年的7.6%增加至1998年的23%。香港理工大學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於2000年11月進行的研究顯示,有多文化遺產地,包括黃大仙祠,大佛,各種博物館和寺廟,是吸引文化和主流遊客的主要旅遊景點。許多其他地方都有吸引力的專業文化旅遊市場 (Ho, McKercher, 2003) 。

 

香港除了是免稅購物天堂外,還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化和傳統。很多遊客會一路前往香港觀看香港文化博物館的李小龍展覽及金庸展覽 - 我們不應忽視功夫閣作為旅遊熱點(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為推廣香港旅遊業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文化遺產本身具有價值,因為是現在和過去之間的橋樑。即使很難為這些文化定下明確價值,但不可否定其作用。保護社區的文化遺產是一種表達對社區福祉尊重的措施,有助於提高大家的生活質素及豐富人文精神。 因此我們必須小心謹慎地將功夫閣定位為 “功夫活態博物館”以及維持及發展其作為旅遊資源的具大潛力。

中國近百年內憂外患,在複雜的政治環境及戰亂環境之下,眾多武術傳人流落香港,繼而紮根香港,把自身的武術發揚光大。香港又為中國傳統武術傳播海外的主要途徑。因此進一步研究、了解及分析功夫閣作為香港武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由2002年3月31日持續運作至今的成功方程式,是為所有非遺項目保育提供參考,有利香港武術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的進一步開展的重要工作。




ManKungfu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