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走進大專院校圖書館——圖書館員視角下的大中華區高等教育》

人文關懷——展現咨詢服務的核心價值

 

 

 

楊光輝

(復旦大學圖書館)

 

《走走進大專院校圖書館——圖書館員視角下的大中華區高等教育》是一本大中華區圖書館員隨圖書館事業成長發展、積極參與高校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努力促進人文通識教育、全面反映高等教育變遷的重要著作。其中館員在咨詢服務中精益求精,核心價值書籍管理轉都服務關懷讀者,慢慢地把徐徐疏離的讀者,從電子資源的世界重新帶回實體圖書館中。

從印刷術的發明和普及,到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人類的知識生產和積纍呈幾何級數增長,圖書收藏整理經歷古老藏書樓、現代圖書館,發展到網絡和智慧圖書館,圖書館員亦從古典藏書樓的司庫進展到當代參考咨詢學科館員,大專院校圖書館從傳統「服務書」爲主向「服務人」轉變。從1627年法國巴黎馬薩林圖書館館長諾代(Naude)《關於圖書館建設的意見》提出「圖書館不應該專為特權階級服務,必須向一切研究人員開放」,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公共圖書館宣言》主張「公共圖書館提供無私的服務, 不因年齡、種族、性別、信仰、國籍、語文及社會地位而有差異。」圖書館重視人文精神隨著通識教學普及成爲大專院校的共識,人文教學與人文關懷成爲圖書館員重要的專業素養,基於人文精神的參考咨詢服務與資訊素養教學成爲圖書館的核心業務。

《走進》一書,全面記錄大中華地區當代圖書館人在大專院校的轉型發展,展現圖書館員如何通過參考咨詢服務和資訊素養教學,實現圖書館和圖書館人的價值。書中比較中西傳統認爲,「在西方國家,人們普遍將領導模式劃分為僕人式領導者、變革型領導者和參與式領導者。而在中國代表性的領導哲學,主要是道家思想的無為而治,或儒家思想的以人为(原作「文」)本、修身為本、以德為本。」(頁12)書中選錄六位北京大學的圖書館員,再現北大圖書館學濃鬱的人文傳統。戴龍基館長親身經歷「內地大學圖書館的發展歷程」,提到從王重民創立北大圖書館學,到白化文繼承王重民衣鉢。他記得「白(化文)老師上課時問大家,是否知道北大文科學問最深的是哪個系嗎,有同學回答中文系、歷史系,但白老師搖頭說都不對,是圖書館系」(頁5),後來戴龍基亦成爲白化文的弟子,成爲北大圖書館館長。而法學館陳志紅館長和秦江瑩館長助理,總館張春紅主任以及CALIS中心/醫學館謝志耘副館長等北大幾代圖書館人的成長經歷和心路歷程,足証北大圖書館學與圖書館人的人文傳統流傳有序。

具體到圖書館長的領導風格,戴龍基館長認爲:「在技術問題上,目前應該以西方為主,向西方學習;在管理的指導思想,或者說是核心靈魂思想上,以及對人的看法上,應該以中國傳統思想為主導。沒有一定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修養的人,就不會成為中國圖書館界的好領導。」(頁12)基於傳統的「以人為本」思想,戴館長「格外重視學科服務」,强調「圖書館員基本上是根據別人的要求來規劃自己的工作」(頁16-17)。他特別重視師生的需求,提到圖書館的常客——北大著名的歷史地理專家侯仁之教授時,説侯教授「喜歡到圖書館看書,原因之一就是在圖書館裏遇到了他後來的夫人,相戀後一起走完了一生。圖書館還專門為他們倆拍了照,掛在閱覽室內,為後人留下一段佳話。我們還請他專門在圖書館給台灣的學生們做過講座,他講課時聲音洪亮,充滿激情,讓人感到一種藝術享受。」(頁6)圕裏的愛情故事給圖書館帶來人文精神的閃耀光芒和傳奇色彩。到了法學圖書館陳志紅館長和館長助理秦江瑩,她們在圖書館傳統借閲服務基礎上,積極推進法學信息素養教育,「幫助他們(學生)提高資訊素養技能,……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創新的精神和内在動力」(頁25-26);張春紅主任則在設計信息素養課時,不斷地調研、學習國外的優秀案例,開設包含「數據素養」(data literacy)和媒體素養等多方面綜合能力,革新課程及教學方式,輔助學生進行科研工作,提供關於研究數據的收集和利用方面的技能。」(頁132)CALIS醫學中心謝志耘副館長「對於不同專業背景的人提出了不同的忠告」,指出「當前圖書館正面臨轉型,向更深入的知識服務發展,而此時想要在醫學圖書館做好服務,必須要有醫學專業知識。……但同時還需要掌握更多的資訊學和統計學的方法,才能更好適應這個行業。……圖書館本身要想延伸發展,不光圖書館本身要轉型,圖書館人更需要持續不斷地學習」。(頁346)

其他如香港科技大學圖書館李志鴻借用哈佛大學圖書館館長薩拉·托馬斯博士(Dr. Sarah E. Thomas)的名言「圖書館員不是研究人員的女僕!」認為「研究員和圖書管理員是一種合作關係,不是僕人,而是同事、夥伴。」(頁300-01) 中國科技大學學催化的物理化學博士樊亞芳指出「圖書館的工作也類似催化劑,館員為科研人員提供所需的各類數據和資訊,加快科技研發的速度,並為學生提供培訓服務,提升他們的資訊素養,促進他們更好地研習。」(頁152)   

圖書館人文精神主要體現在圖書館服務「以人為本」上,人文精神是圖書館賴以存在的價值所在,如果圖書館失去人文關懷,圖書館事業將從根本上遭受挫折乃至解構。好在有具有使命感和責任心的館員的努力下,大學圖書館的人文精神得到重視和傳承,正如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周欣平副館長評此書:「大學圖書館是學府的心臟,它肩負著促進學術研究和培育新人的使命,而使得大學圖書館得以發展壯大的則是那些辛勤工作的圖書館從業人員。這本書以全新的視角審視了大中華地區一流大學圖書館裏館員們不懈的努力和無私的奉獻,他們都是幕後英雄。這是一本記錄詳實的力作。」

隨著圖書館從傳統的借閲空間進化為信息共享空間,成爲含社交聯誼、富蘊人文精神的心靈療癒世界,圖書館空間和讀者將會更為和諧地相處。正如靜宜大學圖書館在進行空間改造計劃時,堅持以讀者為中心的空間思考,基本目標「就是為了讓使用者愛上圖書館,讓圖書館成為師生的共同生活空間與知識的樞紐。空間從來不是單一的存在,有了空間、有了人,就有了記憶。閱讀空間的氛圍,自由的汲取各種資訊,享受知識分享的樂趣,讓圖書館成為一種資訊市集,結合社交和研究討論與生活美學空間。」(頁322)突顯圖書館員營造空間與人文關懷之間的邏輯關係。

上海交大醫學院圖書館的仇曉春館長則針對目前醫學圖書館員培訓和圖書信息學教學現狀,提出自己的箴言:「圖書館目前面臨的困難在於人員培訓的問題,因為醫學館員如果有醫學背景,工作上手會比較快,如果是純圖書館資訊背景的圖書館員則會在工作展開時面臨一些問題。目前內地的圖書資訊學的教育模式,不適應圖書館的發展,尤其是本科期間的教學設計,有必要去做改進,因為目前的教育模式跟資訊管理混在一起,沒有體現資訊的作用,沒有明確的方向。」(頁79)這種富有人文精神的反思,亦值得當下圖書館學界的深思和改進, 從而關懷滋潤讀者的身心,邁向全人終生教育的目標。

https://www.cityu.edu.hk/upress/why-the-library




ManKungfu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