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烏用蘇聯無人機突襲兩座俄空軍基地 專家:暴露俄軍心態鬆散

博客文章

烏用蘇聯無人機突襲兩座俄空軍基地 專家:暴露俄軍心態鬆散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烏用蘇聯無人機突襲兩座俄空軍基地 專家:暴露俄軍心態鬆散

2022年12月07日 12:38 最後更新:12:47

正當拜登政府閹割援烏「海馬斯」高機動火箭炮系統的遠程打擊功能,烏克蘭軍方卻反其道而行,突襲俄羅斯本土兩個軍用機場,其中一座距離首都莫斯科只有160公里,引起國際軍事專家關注烏克蘭如何達成這個「不可能任務」。

綜合英國《衛報》、《紐約時報》等外媒報道,12月5日上午,俄羅斯境內2座軍用機場遭到烏克蘭攻擊,其中一座位於俄羅斯西南部薩拉托夫地區的恩格斯(Engels-2)空軍基地,另一座則在利珊市附近的佳吉列沃(Dyagilevo),距離莫斯科約160公里。

美國馬薩爾科技4日拍到的俄羅斯恩格斯(Engels-2)空軍基地衛星畫面。網上圖片。

美國馬薩爾科技4日拍到的俄羅斯恩格斯(Engels-2)空軍基地衛星畫面。網上圖片。

《衛報》指,兩座空軍基地停迫了Tu-95戰略轟炸機,俄羅斯軍方自10月以來多次使用該批轟炸機,對烏克蘭發動攻擊,摧毀當地能源設施。據知,當時恩格斯機場跑道停迫20架戰略轟炸機,準備對烏克蘭發動攻擊。有不具名的烏克蘭官員透露,恩格斯基地遇襲後,轟炸機已經飛走。至於佳吉列沃空軍基地,烏軍攻擊造成基地油槽爆炸、3人死亡、5人受傷、2架軍機受損。

雖然烏克蘭官方未有公開承認責任,但遇襲消息傳出後,烏克蘭總統府顧問波多利雅科(Mykhailo Podolyak)在推特上寫道:「伽利略發現地球是圓的,如果有東西被發射到其他國家的領空,不明飛行物遲早會回到起飛地。」烏克蘭空軍也在推特刊登2張疑似佳吉列沃基地戰機嚴重受損的照片,貼文寫道「發生什麼事?」,並附帶一個慶祝的表情符號。

美國馬薩爾科技3日拍到的俄羅斯恩格斯(Engels-2)空軍基地衛星畫面,1架轟炸機準備起飛。網上圖片。

美國馬薩爾科技3日拍到的俄羅斯恩格斯(Engels-2)空軍基地衛星畫面,1架轟炸機準備起飛。網上圖片。

《紐約時報》形容,今次是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明目張膽」地襲擊俄國本土,標誌著基輔有新的意圖打擊俄羅斯境內的基地。

美國「動力」網站分析指,烏克蘭以往使用的自殺無人機或近程彈道導彈無法攻擊較遠的目標,如果要對更遠的俄空軍基地實施突襲,就必須依靠小規模滲透部隊,烏克蘭距離遇襲的佳吉列沃基地超過500公里,距離恩格斯基地更遠達750公里,這些都遠超烏軍常規武器的打擊範圍。

究竟烏克蘭是如何做到?

有匿名烏克蘭高官向《紐約時報》和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承認,爆炸是烏克蘭無人機造成,其中一次是靠近基地的特種部隊透過引導下進行。據知,烏克蘭投入的是上世紀80年代已經服役、最大航程達1000公里的Tu-141噴氣式無人機。

俄軍事專家指出,烏克蘭近年來對Tu-141無人機進行現代化改造,安裝了現代數字控制和導航系統,可以精準地根據預先制訂的飛行路線飛行,同時「具備低空飛行能力,可以避開俄羅斯的防空系統」。

烏克蘭總統府顧問波多利雅科在推特發文,嘲諷事件。推特圖片。

烏克蘭總統府顧問波多利雅科在推特發文,嘲諷事件。推特圖片。

《環球時報》旗下軍事微信公眾號「樞密院十號」認為,單憑被改裝的老式無人機,不足以突破俄軍防禦系統,猜測造成空軍基地遇襲有幾方面因素:一來,俄軍為應對烏軍無人機,抽調了大批先進防空系統增援前線,導致後方的防空網出現漏洞;二來,北約電子偵察部隊掌握俄軍防空網絡,為烏克蘭無人機制訂詳細的路徑規劃;三來,俄軍過於鬆懈。今年3月,一架Tu-141無人機從烏克蘭邊境起飛,連續穿越多個北約成員國領空,飛行了約560公里後,墜毀在克羅地亞。儘管意外成因未有清晰結論,俄方宣稱是烏克蘭無人機失控,但如今看來,烏克蘭似乎正改裝老式無人機和進行長距離的試飛。

烏克蘭空軍也在推特對俄軍斯空軍遇襲「幸災樂禍」。推特圖片。

烏克蘭空軍也在推特對俄軍斯空軍遇襲「幸災樂禍」。推特圖片。

「樞密院十號」批評,俄軍這種心態上的鬆懈已經導致大量損失,包括「莫斯科」號巡洋艦的沈沒、塞瓦斯托波爾遭受烏軍無人艇突襲等。當美國商業衛星於12月3日拍攝到恩格斯軍用機場大規模集結巡航導彈和戰略轟炸機後,俄軍仍沒有調整作戰計劃,背後的漫不經心也可見一斑。

值得留意的是,儘管白宮已經向基輔提供近200億美元軍援,但拒絕給予長程武器,以免基輔直接攻擊俄國境內。這點可以從近日《華爾街日報》、美國《國會山報》等外媒爆料,美國秘密改裝 20 套「海馬斯」高機動火箭炮系統,令他們無法發射超過70公里的遠程火箭彈。換言之,今次是基輔首次使用自己的科技和武器發動奇襲。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克羅地亞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國對美關鍵礦産出口管制 將影響美軍所有武器生產 包括核導彈計劃

2024年12月18日 16:04 最後更新:16:14

美國國防情報公司戈維尼(Govini)近日發布報告稱,中國對美國關鍵礦産的出口禁令,將影響美軍所有軍種的武器生産,涉及1000多個武器系統、超2萬個零部件。

12月3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宣布嚴控對美出口鎵、鍺、銻、超硬材料、石墨等相關兩用物項,禁止兩用物項對美國軍事用戶或軍事用途出口,同時强調「任何國家和地區的組織和個人違反相關規定,將依法追究責任」。

《南華早報》12月17日注意到,這份報告指出,美國的核導彈計劃也依賴於這些關鍵礦物。

推文截圖

推文截圖

據「觀察者網」,戈維尼在報告中稱,12月3日,中國商務部宣布了全面法規,以限制向美國出口具有潜在軍事用途的材料。需要注意的是,此次打擊行動將停止或减緩幾種關鍵礦物向美國的出口,包括銻、鎵和鍺。

「銻、鎵和鍺對於製造一系列軍用和民用産品至關重要,包括子彈、電纜、紅外技術、電動汽車電池等。」報道寫道,「美國國防部(以及美國海岸警衛隊)使用的2萬多個獨立部件受到該法規的影響,影響了美國所有軍種的1000多個武器系統。」

報告分析顯示,受影響的武器部件中,6335個需要銻,11351個需要鎵,12777個需要鍺。

美國超1000種使用鎵、鍺、銻的武器系統中,87%的供應鏈依賴於中國供應商。美國戈維尼公司製圖

美國超1000種使用鎵、鍺、銻的武器系統中,87%的供應鏈依賴於中國供應商。美國戈維尼公司製圖

在美國軍種中,海軍最有可能受到影響,其「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美國」級兩栖攻擊艦和「尼米茲」級航空母艦都依賴這些關鍵礦物來製造武器系統。具體而言,海軍有501個武器系統依賴於至少一種關鍵礦物,陸軍和空軍分別為267種和198種,海軍陸戰隊為113種,海岸警衛隊僅有1種。

報告還稱,美國1000多個使用鎵、鍺、銻的武器系統共有12486條供應鏈,其中87%(10829條)在某種程度上依賴中國供應商。

其中,在2768條銻供應鏈中,有2427條至少依賴一家中國供應商;在5583條鎵供應鏈中,有4733條至少依賴一家中國供應商;在4135條鍺供應鏈中,有3669條至少依賴一家中國供應商。

戈維尼最後在報告中提醒稱:「儘管已知美國有儲備,但仍需要精確地確保長期依賴這些礦物的武器系統的準備和維持。至關重要的是,國防部必須有能力繪製特定武器系統的供應圖並預測需求,以有效减輕關鍵礦産出口管制造成的風險。」

《南華早報》稱,戈維尼的分析是在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明年1月重返白宮之前,中美間的貿易緊張局勢不斷升級的背景下做出的。特朗普在總統競選期間威脅要對中國進口産品徵收60%的關稅,此後又表示將立即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加徵10%的關稅。

與此同時,卸任在即的拜登政府不斷編織「出口禁令」密網,打壓中國芯片行業發展。

當地時間12月2日,美國商務部出台對華新一輪芯片出口禁令,涉及約140家中國實體。這已經是美方近三年來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發起的第三次大規模打擊。

3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宣布嚴控對美出口鎵、鍺、銻、超硬材料、石墨等相關兩用物項。外媒普遍將此視作對美國出口管制行為的迅速反制,同時注意到了公告中的一句表述:「任何國家和地區的組織和個人違反相關規定,將依法追究責任。」

重要稀有金屬鎵(左)和銻

重要稀有金屬鎵(左)和銻

彭博社日前刊文稱,這標誌著,中國開創了禁止他國企業向美國出售産品的先例。在此之前,制裁管制方面的「治外法權」似乎一直是美西方國家的特權。

「中國終於大聲說出了此前一直私下討論的話題:中國必須擺脫美國芯片。」《金融時報》5日稱,中方「異常迅速」的回應表明,中國將「直接對抗」美國阻礙中國發展先進技術的舉措。有分析人士表示,中方對美國的技術控制行徑越來越不滿,已準備好做出回擊,這將給美國經濟和企業帶來痛苦。

彭博社此前稱,中國是美國鎵和鍺等關鍵礦物的主要來源國。據《紐約時報》介紹,中國一直供應美國54%的鍺,53%的鎵。自1987年以來,美國就沒有再開採過用於半導體的鎵。當前美國進口的鎵中有26%來自日本,21%來自中國,19%來自德國,此外還有幾個較小的供應國。

美國地質調查局在11月的一份報告中警告稱,中國全面禁止鎵和鍺的出口可能會給美國經濟造成34億美元的直接損失,並引發供應鏈運行受阻的連帶效應。

12月12日,《南華早報》獨家披露,拜登政府計劃在本月底前發布一項新規則,進一步升級對華芯片禁令,旨在阻止中企從第三方採購先進人工智能(AI)芯片。13日,路透社又援引消息稱,拜登政府將指定谷歌、微軟等企業充當美國AI芯片全球分銷的「看門人」,打壓中國芯片行業。

顯然,美國是「鐵了心」要升級中美貿易爭端。對此,美國知名經濟學家、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斯蒂芬•羅奇日前刊文指出,中方迅速反擊,對美國關鍵産業造成「外科手術式打擊」;若美國繼續升級貿易爭端,中方的報復行動可能也會隨之擴大,因為「中國手裏還有很多『王牌』」。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