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全球塑料廢物激增 研究:綠色助推可顯著減少外賣即棄餐具

社會事

全球塑料廢物激增 研究:綠色助推可顯著減少外賣即棄餐具
社會事

社會事

全球塑料廢物激增 研究:綠色助推可顯著減少外賣即棄餐具

2023年09月08日 18:22 最後更新:18:40

即棄餐具產生的塑料廢物近年激增,港大經管學院一項研究發現,綠色助推可有效增加「不需餐具」訂單的份額。

塑料廢物污染威脅全球,嚴重危害海洋和淡水生態系統。2021年,全球產生超過4億噸塑料廢物。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外賣服務越趨受歡迎,導致即棄餐具產生的塑料廢物激增,成為許多國家面臨的主要環境挑戰。

港大經管學院經濟學及管理與商業策略副教授何國俊。港大經管學院供圖

港大經管學院經濟學及管理與商業策略副教授何國俊。港大經管學院供圖

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近期以封面論文形式刊發了題為《綠色助推減少即棄餐具:來自中國外賣行業的證據》的研究。該研究由港大經管學院經濟學及管理與商業策略副教授何國俊帶領,其他共同作者包括:北京大學助理教授潘聿航、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及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朴之水、東京大學教授澤田康幸和亞洲開發銀行陳瑞娟。研究主要探討綠色助推如何有效增加「不需餐具」訂單的份額。

該研究的第一及通訊作者何國俊博士表示:「助推“Nudge”可以用作改變行為的強大誘因。 是次研究利用在中國收集的數據,發現綠色助推可以顯著減少外賣產生的塑料廢物。阿里巴巴的外賣平台透過把訂單預設定為『不需餐具』,並向消費者派發綠色積分(螞蟻森林綠色能量)作獎勵,讓選擇無餐具的訂單增加6.48倍,且效果持續。如將綠色助推推廣至全國市場,估計每年將減少超過217.5億套即棄餐具消耗,相當於減少326萬噸塑料廢物,或拯救544萬棵樹木,整體環保效益卓著。」

「餓了麼」界面的綠色助推修改。港大經管學院供圖

「餓了麼」界面的綠色助推修改。港大經管學院供圖

研究數據源自阿里巴巴訂餐和外賣平台「餓了麼」,隨機抽取近20萬名用戶在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在中國10個主要城市的每月點餐記錄、綠色積分記錄、植樹記錄和個人消費習慣的數據。這些用戶均在研究期內至少下單一次。

為遵守各城市的最新環保規定,阿里巴巴就其應用程序進行了以下修改:(i) 增加彈出窗口,要求顧客在訂單中明確選擇所需即棄餐具的數量;(ii) 彈出窗口預設為「不需餐具」;以及(iii) 提供「螞蟻森林綠色能量」作為非金錢獎勵。

港大經管學院供圖

港大經管學院供圖

研究發現,綠色助推帶動「不需餐具」的訂單比例倍增。

不論是被選作綠色助推的試點城市,還是其他城市,用戶在實施綠色助推前的下單行為大致相若。然而,在實施綠色助推後,試點城市選擇「不需餐具」的訂單比例立即顯著增加。平均而言,綠色助推使個人訂購「不需餐具」的比例增加20.1個百分點,比之前的 3.1 個百分點大增6.48倍。

第二,綠色助推未有影響業務表現。

研究期間,試點城市和其他城市的訂單總額和訂單數目趨勢相同。綠色助推對外賣平台業務沒有負面影響,也未有出現消費者因不喜歡新的選擇模式,而較少使用阿里巴巴外賣平台的情況。

第三,個別群組對綠色助推反應更正面。

在實施綠色助推後,女性消費者選擇「不需餐具」的訂單增加21.4個百分點,男性消費者的增幅為18.4個百分點。至於中老年消費者「不需餐具」的訂單比例顯著增加30至34個百分點,而18歲至24歲的消費者僅增加11.9個百分點。經常性用戶(即較少自行烹飪的用戶)對綠色助推的反應弱於非經常性用戶。若以手機價值和訂單價值計算,結果顯示,較富裕的消費者對綠色助推的反應較大。

研究團隊建議,鼓勵其他網上外賣平台,例如DoorDash和Uber Eats嘗試實施綠色助推以減少全球塑料廢物由於綠色助推並未對阿里巴巴的外賣平台業務產生負面影響,而且環保效益可觀,因此建議其他網上外賣平台,例如DoorDash和Uber Eats,嘗試實施類似的綠色助推,以減少全球塑料廢物。

團隊亦認為,私營部門和平台公司可在促進顧客支持社會行為方面發揮巨大作用。私營部門和平台公司可以更好地結合企業社會責任與環境保護措施,為地球帶來更深遠影響。

港大經管學院供圖

港大經管學院供圖

法國多家權威醫學學會聯合呼籲,應全面禁止6歲以下兒童接觸任何形式的螢幕及相關活動,因為會「長期損害他們的健康和智力發展」。

權威醫學學會呼籲「6歲以下不得接觸螢幕」

據外媒報道,法國兒科學會等五個專業機構聯合呼籲,認為當前公共衛生部門提出的「3歲以下不接觸螢幕」的建議遠遠不夠,應更新為「6歲以下不得接觸螢幕」。

約11%的15至19歲青少年在使用螢幕後感到抑鬱

根據法國統計與經濟研究所(Insee)去年發佈的研究,超過三分之一的青少年為長時間使用螢幕而減少睡眠時間,而大約11%的15至19歲青少年在使用螢幕後感到抑鬱。

專家建議限制青少年使用社交媒體

上塞納省議員阿塔爾和兒科精神病專家魯福(Marcel Rufo)提出了一系列建議,禁止15歲以下使用社交媒體、實施「數字宵禁」、未成年人每天限制使用社交媒體一小時等,以應對青少年日益嚴重的螢幕成癮問題。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強制切換黑白模式

他們提出的另一個方案是:一旦使用社交網絡達到30分鐘,就將頁面自動切換為黑白模式,持續至少一小時。他們解釋,該舉措將降低社交平台的吸引力,「彩色圖像會誘發多巴胺分泌並造成成癮,而黑白圖像則可以避免這一情況」。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