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有時很奇妙,人們有時在百年不遇的巨變當中,也察覺不到巨變的發生。「一帶一路」倡議,就是這種巨變。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週年,有逾130國元首或官員在北京出席高峰論壇,可見「一帶一路」甚受歡迎。
回想10年前習主席在哈薩克首次提出共建「一帶一路」的倡議,全世界有點摸不著頭腦,連什麼是「帶」什麼是「路」也講不清,也不知道中國這個提議,究竟只是一個理念框架,還是有實際影響。
「一帶一路」的「一帶」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一路」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是中國聯通世界的陸地和海洋路徑。有形的聯通是交通的互聯,大量高速公路、鐵路及港口基建項目就是這樣在沿線建設起來;有形互聯促進了無形的貿易和人文互通,過去10年,中國大大加強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的貿易,進出口貿易總額累計19.1萬億美元,年均增長6.4%,高於全球貿易增速,特別是國家大力加強和東盟貿易關係,是最突出的例子。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首日,舉行多場雙邊會談中,其中一場是會見來華出席高峰論壇的印尼總統佐科。
印尼是中方提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首倡之地,如今已經成爲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重要樣板。單是中國協助興建的印尼雅萬高鐵,讓印尼首都雅加達和大城市萬隆之間行車時間,由3個多小時縮短至40分鐘,打破了長期制約當地發展的運輸瓶頸。
印尼雅萬高鐵也選在「一帶一路」10週年的日子,在10月17日正式開通運營。家住西爪哇省的德博先生一家四口,首次體驗雅萬高鐵。他說「坐雅萬高鐡就像陸地飛行,很快很舒適。」到站後他高舉手機,一家四口人高高興興地與高鐵列車合影。
10年前誰可想到,印尼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國民可以坐上時速350的高鐵,而美國作為全球最發達的國家,卻只起好半條「高鐵」,時速只有200公里。在這一點上,印尼借「一帶一路」之力,超越美國,也將在人流、物流運送輸上超越,從而在經濟增速上超越。
「一帶一路」的威力就在這裏。它協助共建國把運輸大動脈打通,連通中國和世界,加大貿易量,就這樣把經濟推動起來。就像高鐵一樣,一切都開始提速了。
所以「一帶一路」不是一個虛空概念,是一個實打實的基建發展大計和民生工程。好像中老鐵路,連接中國昆明、老撾首都萬象,再接到泰國首都曼谷。老撾是一個東南亞內陸國家,根本沒有出海口,透過中老鐵路,大量老撾農產品可以出口中國,也可以借中國的港口出口。另外又如中亞國家哈薩克,她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家,透過「中哈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哈薩克接上了江蘇省連雲港,首次與大海連接在了一起,統一解決哈國和日本、韓國和東南亞貨運需求。這些聽起來普普通通的項目,是當地發展的重大機遇。「一帶一路」如今已開展了3000多個項目!
中國把自己的成功經驗,透過「一帶一路」倡議,推廣到全世界。這是中國引領的巨變,而且只是剛剛開始。
盧永雄
中國人爲特朗普改了一個混名,叫做「川建國」,實在難以想像特朗普執政才100天,就會對中國做出這麼大的貢獻。
加拿大選舉剛剛結束,本來執政自由黨在上任總理杜魯多領導下,向特朗普叩頭,搞到民望急滑,不過接任的卡尼「冷手執個熱煎堆」,乘着特朗普壓逼加拿大成爲美國第51個州的風頭火勢,強硬回擊。結果加拿大人同仇敵愾,重新支持自由黨,令卡尼勝選。
這個戲劇性的轉折,或許從加拿大人買咖啡的習慣已經可以看到。加拿大人最近痛恨美國,將「美式咖啡」改名爲「加式咖啡」,抵制美國的Netflix和迪士尼,取消到美國旅遊的計劃,甚至沽售在美國擁有的渡假房產。相信加拿大人現在也開始明白,當日緊跟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實施100%的進口關稅,是傻得很徹底的行爲。
特朗普的殺傷力,從一個民調已經看到。據調查公司IPSOS最近公布對29個國家共2萬名成年人的調查顯示,環球受訪者認爲「美國對世界事務總體上有積極作用」的人數比例,從半年前的59%急降13個百分點到46%;相比之下,中國就在同一份報告中首次超越美國,從半年前有39%受訪者認為中國對世界的總體事務有積極作用,急升到49%。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調查在3月21日至4月4日進行,特朗普在4月2日開始向全世界徵收極其離譜的超額關稅,但調查未能反映之後環球洶湧的民情。如果現在再進行同樣調查,恐怕中國領先美國的百分比將會更高。美國政治學家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提出的一個「軟實力」的概念,奈伊曾任美國負責國際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深明美國操控全球之術。他認為自冷戰以來,美國除了靠軍事和經濟的「硬實力」領導全球之外,還懂得用「軟實力」讓全世界折服。美國有讓世界艷羨的科研能力,長期標榜自由多元的生活方式,向世界輸出美式流行文化,這就是美國真正的實力泉源。
不過特朗普上任100天,就完全摧毀美國的「軟實力」。在世人的眼中,美國不僅沒有變得更加偉大,她的商品服務以至於文化,就成爲過街老鼠,特別是在盟友中的厭惡感尤大。由於美國對親密的朋友也肆意霸凌,在上述民調的29個受訪國家之中,對美國印象較好的反而是南美洲或者亞洲的發展中國家,那些認爲美國對世界總體事務擁有積極作用的人數少於40%門檻的國家,反而是美國的緊密盟友,包括英國、意大利、愛爾蘭、澳洲、西班牙、法國、德國、比利時、瑞典、荷蘭和加拿大。
特朗普在這場關稅當中,叫全世界的國家來跟美國談判,去「親吻我的屁股」。當世界各國面對霸凌顯得又怕又怒、彷徨無助之際,中國就選擇和美國硬扛,反加美國關稅。中國外交部4月29日在公衆號發布中英文的重磅視頻,題爲《不跪!》,強調面對美國關稅打壓中國不跪,「因爲我們深知中國不退,弱國的聲音就有人傾聽,霸權的欺凌就有人阻擋,世界的公理就有人守護」。
外長王毅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出席金磚國家外長會議的時候,狠批美國拿關稅作籌碼,向國家漫天要價,如果選擇默不作聲、妥協退出,只會讓霸凌者得寸進尺。王毅呼籲金磚國家共同反對一切形式的保護主義。
中國已經成爲全球反抗美國關稅霸權的先行者,發動全球南方國家和美國抗爭。有歐洲外交官私底下也表示,對中國強烈反抗美國的關稅霸凌十分讚賞,認爲只有中國才夠膽這樣做。其他國家在中國起來反抗之後,就採取觀望態度,和美國的談判時也採取拖字訣,不談怕惹怒美國,但是談的時候也不具體還價,談完和沒有談一樣。
國際社會就很像一個森林,不但比拼硬實力,還在比拼軟實力,不但比拼國家的力量,還比拼國家領袖的領導力,以及國民的堅韌性。
如今在中美第一回合的比拼中,美國這個惡霸就顯得相當無助,遇上中國的強硬反擊,遇到中國外交部發布《不跪!》的影片,連特朗普都選擇避而不戰,改爲由財長貝森特出來為特朗普執政100日總結,聲稱他得的數字是貿易戰會令中國1000萬人失業。不過,這一套靠嚇的話術,現在已經顯得蒼白無力,中國有意和美國硬扛下去。在這場軟實力的血拼中,中國已佔盡上風了。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