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成功結束,有119.3萬人投了票,進一步分析投票結果,有助於了解這一次選舉的特色。
有兩點值得關注:第一,中產選區投票跌。今次最終的投票率為27.5%,較2021年立法會選舉的30.1%投票率,少了2.6個百分點。如看分區投票率變化,有兩成分區的投票率跌幅超過5個百分點,集中在中產選區,例如愉景和薄扶林。有學者分析,上次立法會選舉還有中間派和個別非建制派可以參選,今次區選參選人清一色為建制派,因此支持非建建派的中產選民投票意欲下降,這是一批流失的選票。
第二,建制大黨得票下跌。表面來看,建制派最大政黨民建聯在兩種選舉共得109席,成為議席大贏家,但具體來看,建制大黨得票下跌。民建聯區選得48.7萬票,較2021年立法會選舉的68.1票,少了19.4萬票。如果把民建聯、工聯會和新民黨三大建制政黨加在一起,總共得79.3萬票,已佔總體投票的66.6%,但較2021年立法會選舉時同樣這3個黨合共所得的102.3萬票,少了23萬票,這是另一批流失的選票。
3大黨的得票較2021年下跌了22.5%,今次區選投票率只較較2021年立法會選舉低2.6個百分點,即只下跌了8.6%,究竟是甚麼票填補了建制大黨的得票差額,令區選的投票率能如此接近2021年立法會選舉呢?
這裡有兩個可能性,第一,建制大黨的選票轉移支持其他地區建制派人士。由於建制大黨在立法會選舉時明星很多,相比之下區選建制大黨候選人知名度較低,與其他地區團體候選人的知名度差距拉近了,所以不能排除有部分大黨的選票,流失去建制基層團體。
第二,有大量上次未有投票的非建制選民加入投票,填補了建制派選民、甚至少部分支持反對派選民流失的空隙。我認為後者的可能性相當大,這就是政府大力動員的結果。
正如我之前所講,今次區選最終投票率有27.5%,如果政府不大力不動員的話,投票率可能只得20%左右,全力催谷硬生生拉高了投票率6、7個百分點,等如拉多了30萬人投票,當中相當一部分在2021年立法會選舉中未有投票。這些新投票者可能是公務員,可能是大公司職員,也可能是在12月9號晚看了大匯演後,提醒了他們應該投票的一般巿民。就是因為政府的選舉工程,觸動這批原本未有投票的巿民出來投票,推高了投票率。
有人說現在由治及興,完善地區行政之後,參選區議會的都愛國愛港人士,所以即是建制派也覺得投不投票也無所謂,無必要花這麼多錢和精力來催谷投票率。如果在天下太平的日子,這種講法或許有一定道理。但如今國際局勢風起雲湧,美西方和中國關係惡劣,他們會利用每一個機會,借攻擊香港來向國家施壓。如果投票率低於20%,只得80多萬人投票,西方評論就有大條道理,指投票率驚人的低,連建制派都不支持新的選舉制度,看看這制席有多麼的不受歡迎。如今谷高了投票率,扭轉了惡劣局面,令最壞的情況無機會發生。
我記得2009年特區政府第一次就興建高鐵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本來支持高鐵的民意有7成,但反對派全力催谷,最後投票時支持的意見跌至只有5成。我問當時負責的運輸官員,為何政府不出來大力宣傳高鐵便利兩地交通的好處。她說反正立法會都能通過,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盡量不出來反駁。
我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一種躺平的思想。人生不可以躺平,你不去佔據陣地,陣地就會被別人佔據。你不大力做出自己制度的好,別人就會大力宣傳你制度的壞。躺平,永遠不會成功。
盧永雄